愛伊米

無人機全程植保 130畝“數字稻田”豐收

無人機全程植保 130畝“數字稻田”豐收

無人機準備起飛實施田間作業。

本報記者 羅彥坤

木蘭縣新民鎮新華村有片“不一樣”的稻田:需要精心呵護的“夏管季節”,竟然看不見一個人下地。施肥、除草、檢視長勢……全靠無人機。別人家的地靠人工施一遍肥,需要五六天時間,無人機照看的130畝稻田,施肥兩小時就完事。更神奇的是無人機飛一趟,光譜測試就能顯示莊稼缺不缺肥、缺多少。

秋收過後,“無人機稻田”豐收了。這片稻田的“主人”是31歲的袁秋野、24歲的韓慶宇、30歲的龐宏偉。前不久,他們為這種種植模式申請了寒地水稻數字種植管理專利。他們已商定,明年這種“數字種田”方式擴大到1000畝。

當植保“飛手”,一天賺過七八千元

合作種植發起人袁秋野是團隊中第一個接觸無人機的人,2016年,正在從事餐飲行業的袁秋野經人介紹,學習了無人機操控,成為了一名植保“飛手”。很快,在他的帶動下,朋友韓慶宇也入了行。

二人結伴開拓業務,到各地做植保“飛手”,一個夏天奔走四五個市、縣,出省也是常有的事。“當時‘飛手’遠沒有現在這麼多,植保活兒多得是,最好的時候一天下來,每人能賺七千多元。”袁秋野說,後來隨著無人機越來越普及,植保“飛手”遍地都是,哪個上規模的種植合作社都有自己的無人機和專職“飛手”。植保的活越來越不好乾,工錢也一降再降,如今好的植保“飛手”一天頂多能掙2000元。

再後來,二兄弟就開始琢磨轉行了。

轉型當代理商,種植130畝試驗田

2019年,“大疆”開始在縣城鋪設銷售網店,憑藉著在“飛手”領域的“江湖地位”,袁秋野拿下了地區銷售代理權,在木蘭縣城盤下一個店面,轉行做起了無人機經銷商。

“飛”了多年,各地的“飛手”都認識這哥倆,換裝置、修機器、買配件都找他們,無人機銷售的生意很快風生水起,業務逐漸做大。無人機植保的實操過程中,常會遇到一些問題,這哥倆憑藉多年經驗,動手修改機器引數,小成本解決大問題,他們在行業內名聲日盛。

一個偶然的機會,袁秋野和韓慶宇遇到一位老朋友——本地種田大戶龐宏偉,聽老朋友抱怨,如今村裡年輕人越來越少,招工越來越難。哥仨越嘮越貼心,覺得這是一個深度合作的難得商機。

三人商定,龐宏偉出130畝稻田做試驗田,袁秋野和韓慶宇提供無人機種植管理。袁秋野和韓慶宇在原銷售公司的基礎上成立了哈爾濱三沃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龐宏偉將水稻種植合作社升級,成立哈爾濱宏偉利達糧食貿易有限公司。

試驗稻田採取“漫撒籽”方式幹籽播種,不用浸種育秧苗,節省了育苗場地和人工,從播種到收割全程無人機植保。

袁秋野算過一筆賬:以噴葉面肥為例,無人機作業2分鐘完成一趟,人工需要半小時以上。130畝的稻田,施肥除草最少需要5遍,用無人機可節省數百個人工。

擔心土地積溫不夠,三兄弟今年沒敢選高產水稻品種,秋收測產,平均畝產900斤以上。“這個產量不低,刨除節省的人工錢,比打1300斤糧的地剩錢多。”龐宏偉說。

引進多光譜遙感技術

開啟“數字種田”模式

為了增加植保無人機續航里程和載重量,三兄弟將無人機負荷引數進行了多次改良,他們的無人機可攜帶30公斤負重,播種、施肥、除草、管理全程實現數字化。

看著三個年輕人雙腳不沾泥、就輕鬆搞定了100多畝地,鄉親們都來瞧稀奇,大夥都說:“動動手指不費啥勁,明年把我們的地也種了唄。”龐宏偉來者不拒,全都笑著應承下。

“今年‘無人機稻田’的產量能這麼好,全靠‘多光譜遙感’監測技術。”袁秋野撫摸著掌心一款小巧的白色無人機說:“這是省內第一臺‘多光譜遙感’無人機,市場價十幾萬元,全省只有3臺。在地裡飛一趟,6個攝像頭能監測出莊稼缺不缺肥、缺多少,比如氮肥多了,畫面就會發黃,一目瞭然。”

憑藉精確的數字化管理,今年臺風災害,試驗田的莊稼倒伏較少,“讓鄉親們稱奇的秘密其實就在科技種田裡。”龐宏偉說,“這都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靠無人機推行 ‘農業三減’、推廣有機水稻種植才是我們的發展方向。”

前不久,三兄弟將團隊自主研發的“寒地水稻數字種植模型”申報國家專利。該技術的優勢在於播撒均勻、出苗全、抗倒伏、除草徹底等,同時可節省大量人工。

今年的米賣得不錯,不過哥仨沒分錢,而是商量好要將收益全都用來購置新的機器,為明年大幹做準備。他們打算明年把無人機稻田擴大到1000畝。“其實,我們本可以種更多地,但考慮‘數字種田’還需要資料積累,不宜把步子邁得太大。畢竟農業關係民生,每一步都要走得慎重。”袁秋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