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深讀丨北京世園會正式收官 162天裡浙江收穫了什麼?

深讀丨北京世園會正式收官 162天裡浙江收穫了什麼?

162天,從春華走到秋實,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於10月9日正式收官。長城腳下、媯水河畔,“百園之園”的魅力,給世人留下難忘的“世園記憶”。

這是一次踮腳學習世界頂尖園藝水平的好機會。在世園會這個同臺競技的秀場,每一次比拼都能觸控到世界園林藝術的創新成果和發展現狀,正走向國際園藝市場的浙江園藝業,對此更是感受深切。

在這場世界園藝界“奧林匹克”盛會中,浙江館、浙江園驚豔亮相,摘得國內展區、中華展園兩項北京世園會組委會大獎,這也是本屆世園會國際競賽的最高獎項。園藝給生活帶來的美好體驗,園藝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從北京世園會上,我們尋到新答案。

深讀丨北京世園會正式收官 162天裡浙江收穫了什麼?

山水擔當

既然是園藝屆“奧林匹克”,那浙江園是什麼擔當?答案是山水。

4200平方米的土地上,“浙江園”的總設計師盧山帶著他的團隊,運用浙派園林的造景手法,向全世界呈現最美的浙江山水。用他的話來說,“浙江園是浙江的濃縮”,它追尋“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嚮往,使浙江的鄉韻、鄉土、鄉愁、鄉風得以延續和昇華。跨過月洞門,漫步竹林小徑,登上山水景觀廊……步入中華園藝展示區浙江園,高低起伏的地勢、錯落有致的景觀為觀眾帶來豐富立體的遊園體驗。園藝師們在這裡佈置了竹園、藥用園、茶園、菜園、水上花園等主題花園,以及杜鵑、繡球、菊花、松柏、月季、鳶尾等多個主題花境,形成了四季花園景觀。 “浙江深厚的園林文化底蘊造就了精彩的浙江園。”10月6日,記者碰到了專程來北京世園會浙江園參觀指導的中國著名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教育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孟兆禎。孟老在富春山居書房提筆即興寫下:“以一概全,浙鄉情濃,花緣易逗,園景深求”。

深讀丨北京世園會正式收官 162天裡浙江收穫了什麼?

從2018年6月21日開工奠基,到2019年4月29日正式開園,浙江園的建設週期長達10個月。

經歷延慶零下15度凍土挖不動的寒冬,面臨著因施工道路不通、大型苗木只能靠人抬的困境,也曾為主體建築“富春山居”上的一個翹角反覆論證,更為追求完美在鐵皮石斛種植後的幾毫米石頭縫裡人工一點點填充苔蘚……來北京之前,作為浙江園的施工現場負責人,吳小成沒有想到,施工條件會這麼艱苦,“白天溫度在零度以上時,我們趁著太陽出來的時候施工,等太陽快下山時,溫度下降很快,這時,我們就停止施工,用毛氈、草墊等將做好的鋪裝蓋起來,再搭上保溼棚保溫。“吳小成告訴記者,如果保暖措施做不到位,白天做好的鋪裝,晚上就會凍壞,導致白天的工作功虧一簣。”一些種好的精品樹木,如造型黑松,我們就用很厚的棉被包裹起來,以防凍傷。”

所幸,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世園會開園期間,浙江園吸引了超過140萬遊客,成為當之無愧的“網紅打卡地”。

深讀丨北京世園會正式收官 162天裡浙江收穫了什麼?

“花樣經濟”

“除了新品種、新工藝,更有新服務、新理念,哪個園區聚集的遊客最多,就是園藝產業發展的‘風向標’。”在工作間歇,洪兆龍一直在各個展園學習取經,他發現法國館的小麥麵包、德國館的自釀啤酒成為不少遊客的“打卡點”,而日本園的插花表演、遊藝體驗拉長了遊客的觀賞時間。 “花木精深加工與三產融合是這次世園會的趨勢,在這方面,浙江早已‘別轉苗頭’靈敏轉向。”

在浙江展園的農家小院內,巧用茶田、竹林、石斛牆、可食地景等景觀元素,打造兼具地域氣質與時代氣息的美好庭院情境。同時深挖竹子、茶葉、 蠶桑、鐵皮石斛等“葉子的故事”,講述浙江花卉精深加工的“花樣經濟”成果。

據介紹,近年來浙江大力發展以農產品加工業為主的第二產業,充分利用食藥同源的保健養生文化傳統,挖掘花卉的食用與藥用價值,瞄準以鐵皮石斛、三葉青、佛手、桂花、百合、月季等為主的食藥用花卉精深加工,研發花卉系列食品、香精、藥品與保健品,提升產品附加值,實現花卉產業從單一種植向健康、食品、藥品等領域的拓展。

同時,“網際網路+”“花木+旅遊”等新業態模式不斷湧現。浙江立足資源環境優勢,走出了一條一二三產融合、城鄉統籌聯動、人民富足幸福的小康之路。蕭山的新街、餘姚的四明山、長興的泗安等花卉主產區農民人均收入的70%以上來自花卉行業,紹興漓渚、金華澧浦、海寧長安等一批鄉鎮因苗而興、因苗而富、因苗而美,成為遠近聞名的花卉特色小鎮。

“以浙江的竹子舉例, 山山有竹,竹竹生財成了浙江竹林產業的一大特色。” 洪兆龍介紹,竹腔施肥、竹林覆蓋等先進培育技術大大增加了竹筍產量,而“竹林+三葉青”,“竹林+竹蓀”的林下經濟,又為竹產業發展探索出了新路子,如今從竹產品到竹經濟再到竹林休閒旅遊,“一畝山萬元錢”創新模式的推廣,讓很多地方實現了畝產高至 5 萬元的目標。“青山萬里,竹林滔滔,每棵細細的竹子都在踐行著浙江的綠色夢想。不僅扮美了家園,也富裕了百姓。”

園藝還能和夜經濟掛上鉤。記者觀察到,每天傍晚,是入園遊客數量的一個小高峰。世園會設了隔夜票,下午4點以後入園,第二天還可以用這張票白天遊園 。“‘夜公園’也是“夜經濟”眾多業態中的一種,例如在日本傳統的紅楓季,京都一些古寺的夜間點燈遊園活動比白天更能吸引遊客。”洪兆龍告訴記者,夜景公園給城市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同時,也對園林管理水平、花卉品種選擇、植物照明技術等出了難題。

深讀丨北京世園會正式收官 162天裡浙江收穫了什麼?

園藝創新

北京世園會,人們不只簡單地看山、看水、看風景,更可以在各個角落都感受到“科技”的氣息。

為了克服氣候條件差異,把“江南水鄉”搬進北京的浙江展園,杭州市園林綠化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張炎良可沒有少費腦筋,用上了不少新技術。“比如,浙江園使用植物600多種,其中包括有‘植物熊貓’之稱的普陀鵝耳櫪、百山祖冷杉、天目鐵木國家一級保護樹種和具有‘活化石’之稱的金錢松、銀杏等國家二級保護樹種等。而大量浙江特色植物對生長環境的溼度要求較高,由於北京氣候較為乾燥,無法達到植物生長的溼度要求,移栽植物時,挖土要比南方深挖30釐米,園丁每天還給園內所有植物澆兩遍水。此外,浙江園還安裝了‘霧森’系統,每天自動釋放多次,既能幫助植物保溼,又能營造煙雨江南般的夢幻效果。”

深讀丨北京世園會正式收官 162天裡浙江收穫了什麼?

海綿城市理念也在此次施工中得到應用。為了最大限度實現雨水在園區的自然積存、滲透和淨化,園區內積極建設“海綿園區”,雨水透過草溝、旱溪、礫石溝等不同方式匯入水體。在浙江園,園區大面積鋪裝路面採用了傳統材料與透水材料相結合的方式,按當地降水量資料需求鋪設了盲管,既能保證古色古香的景觀效果,又能透過縫隙滿足雨水下滲與收集。“當降水較小時,雨水可透過綠地和路面自然下滲;短時降水較大時,雨水可彙集至盲管,繼而匯流入園區水系。最終達到緩排、微淨化、回收、儲存、再利用的生態效果。”張炎良說。

“同臺競技,也讓我深受啟發,大開眼界,無論從新技術、新品種、對我省未來如何加強新品種選育,如何開拓園藝產業的新領域,推進浙江花卉產業的轉型升級,都非常有意義。”世園會期間,省林業種苗管理總站站長洪兆龍和同事們也參觀了國內外不少展館,一些奇思妙想的園藝設計產品讓他大開眼界,他印象最深的是世園會內的日本展園。“日本展園主題是日式綠色生活,透過日本庭園和日本展館的花卉展示體現出日本園藝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最新形象。傳統的日本庭園、可觀賞庭園的日式展館,與充滿季節感的四季花卉渾然一體,透過融合傳統和最新技術的手法從多方位展現了深刻的園藝文化,令人耳目一新。”

“園林園藝不光是種花種樹,還是新技術應用的舞臺。”在洪兆龍看來,推動浙江園藝產業取得新突破,不能閉門造車,還應積極應用新材料、新技術,促使園藝生產管理水平和產品科技含量進一步提高,將園林園藝與改善人居環境相結合,讓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百姓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