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形象上中國獨有的餃子文化

餃子是中國的特色食物,講究的是薄皮大餡。

餡兒是餃子的內涵,餡兒好吃了,餃子才好吃。

皮兒是外觀,皮薄了才顯得晶瑩剔透。

形象上中國獨有的餃子文化

薄皮大餡的餃子

食物講究的是色香味俱全。

餃子,可以看到“色”,可以嚐到“味”;說實在的,很難聞到“香”。

看是滿足視覺,一道菜,很好看,在沒有品嚐之前,我們就會想象很好吃;一道菜,看起來像是黑暗料理,想要嘗試的人會少很多。

品嚐味道,是一種滿足感,每個人的滿足感不一樣,體會也不一樣,各人有各人的口味,有甜口的,有鹹口的,有辣口的,有酸口的……

一個人的形象,外在的,類似餃子的皮兒;內涵,類似餃子的餡兒。

形象上中國獨有的餃子文化

餃子也開始注重外在的“色”

過去,中國對於一個人的內外都講究,人靠衣裝馬靠鞍裝,重仕輕商,重才德,重文化;後來,文化的斷層,我們更加重視內在而忽視了外在,更重視餃子的餡兒好不好吃,不在餃子皮兒上做文章。

形象上中國獨有的餃子文化

古時候,穿衣打扮,色彩布料選擇都是有

形象上的“餡兒”文化

雖然沒有多少年,還是影響了幾十年,幾代人。媽媽的審美大致決定了孩子對待美的態度。我們有很多媽媽焦慮於孩子的成績,卻少有焦慮孩子的穿衣打扮的。因為我們的媽媽就是這樣教育我們的,除非我們自我覺察。

記得楊瀾說過,過去她的媽媽教給她的理念是能力最重要,後來在國外的際遇,讓她明白了,外在也很重要。在她那個年代,有這個覺察的,很少,很多人是因為職業的原因而非自身內在的認知改變。

之前一次家庭聚會,我和小侄女提到如何穿衣,找到更符合自己的氣質風格……嫂子(她的媽媽)發出了靈魂問話:形象有那麼重要麼!(對,我不是問句,是感嘆句。)

心理學上的研究表明,外貌具有很大的影響力,我們更容易相信漂亮的人,我們也更容易認為漂亮的人善良,職場上漂亮的人或者打扮得體的人更佔優勢,就連政治選舉都是這樣(面對你不認識的人,或者你根本不瞭解的人,你是不是傾向於給顏值高的人投票)……這些實際上是和遺傳學相關的。

形象上中國獨有的餃子文化

斑雉美麗的羽毛是雌性選擇的結果

性選擇決定了美的進化

大家都瞭解達爾文的物種進化,也就是自然進化的過程;達爾文還有一個理論是性選擇,審美的進化是依靠性選擇的,自然界中,雌性的審美決定了美的進化,鳥類各種各樣漂亮的羽毛就是性選擇的結果。符合審美的,更容易留下後代,也更容易傳承。

人類也是一樣,當女性的經濟獨立之後,不再需要依附於男性,審美就發生了變化,女性越來越欣賞“攻氣十足”,也越來越喜歡“花美男”。

形象上中國獨有的餃子文化

短髮中性打扮越來越受歡迎

形象上中國獨有的餃子文化

男性也越來越精緻

餃子皮兒太薄了,餡兒太多了,煮好之後,看起來軟踏踏的,皮兒很容易破,“色”上就不佔了優,看起來就減少食慾;

餃子皮兒太厚了,餡兒太少了,賣相上還不錯,吃起來就差強人意,感覺吃了麵疙瘩。

最好的餃子,薄皮大餡,看起來隱隱透出裡面餡兒的色澤。

我曾經在形象課堂上說:你永遠也無法預測你的形象變化之後帶給你的到底是什麼!

形象上中國獨有的餃子文化

形象改變前後對比

我的一個客戶在改變形象之後說:老師,你讓我知道我可以變成我喜歡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