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農家美食“豆餑餑”

在膠東農村有一種美食——豆餑餑,又名豆蛋子,就是以豇豆為主餡料的豆沙包。過去物質匱乏,不捨得用豇豆,都是用地瓜幹,少放點豇豆,煮好了上碾上軋(yà)細做餡料,用麵包制而成,叫包豆餑餑。

過去,預備包豆餑餑的地瓜幹一般都是特別加工的:先選出表面光滑容易刮皮、較大的地瓜,洗淨泥土,用碎玻璃或碗瓦瓷(瓷碗的碎片)刮皮、再洗淨,晾乾打成地瓜幹,掛在鐵絲或柘(zhè)棘上曬乾,有瓦房的揚在瓦房頂上曬,最不濟也要插在向陽的牆窟窿裡曬,總之以少沾泥土為好。

農家美食“豆餑餑”

天氣晴朗,一般三、四天就幹了,曬乾的天數越少,地瓜乾的質量就越好,收起來再晾曬至徹底乾透了,留作過年軋豆餑餑或推地瓜面。刮皮地瓜幹要打厚一點,因為厚一點的地瓜幹比薄地瓜幹口感相對要好一些。也有打成地瓜絲的。有些忙不上的戶,沒有那些細膩功夫,只得挑揀一些普通地瓜幹來包。

要包豆餑餑了,第一步:先把精心曬制的地瓜乾洗淨,加少量的豇豆或紅小豆,條件好的多加,為主的是地瓜幹,加豇豆或紅小豆只是為了染個色,不捨得多加。

鍋中添水,沒過地瓜幹、豇豆,大火燒至冒大氣改用中火、小火,並開始數次翻動,以防糊鍋,如果水少了及時新增,不能太乾也不能太澇。當地瓜幹豇豆爛熟了、乾溼合適了,停火燜一會兒,趁熱上碾軋細、摶弄(tuán lòng)成各人喜好的大小適中的圓形坯料備用。

第二步:包豆餑餑的坯料一般都是預製的,是涼的,所以都要先上鍋熥(tēng)一下。熥得不能太熱也不能太涼。太熱了,就把麵皮酵母燙死了;太涼了不利於二次發酵,蒸出豆餑餑來發死、不暄,一般熥至三十左右度的溫度最好。

把發酵好的麵糰揉勻,根據坯料大小分成均勻的面劑,擀成圓形麵皮,麵皮要稍厚一些,否則蒸出的豆餑餑發死。再包入溫熱的坯料,然後封口團圓,發酵半小時。冷水上鍋,大火,蒸至鍋四周都冒氣了,稱“全汽了”,改小火燒二十分鐘即可關火,燜五至十分鐘後開鍋,一鍋暄軟、好吃的豆餑餑就做好了。

農家美食“豆餑餑”

過去,過年時每家都要包好幾鍋豆餑餑,放院子陰涼處凍著,作為一個正月的主要食物。

包豆餑餑的主料是地瓜幹,用豇豆、紅小豆少的可憐,只不過是為了變換花樣吃地瓜幹就是了,豇豆都留著用來推面擀麵條吃調劑生活,有時也把推豇豆麵剩下的豇豆皮加上。即是這樣,也美其名曰“豆餑餑”,其實應該叫“地瓜幹餑餑”才合適,根本拿不出手招待客人。

所以坊間有“不拿豆餑餑當乾糧”的俗語,這很形象地就道出了豆餑餑在人們心目中如“雞肋”般的尷尬地位。可是,出了正月,就連這樣的豆餑餑也撈不著吃了。過去的日子真是很窮啊。

農家美食“豆餑餑”

豆餑餑外包的麵皮更是五花八門:有白麵、黑麵(次粉,又稱黃粉、下面或三等粉等,是小麥加工的最後一遍面,帶有細麩子,現在都成了好東西了)、地瓜面、玉米麵等等,白麵皮的要留給老人、孩子,過去那種艱難日子可見一斑。

過了小年,大部分家庭就開始包豆餑餑了。每到年根,人們忙著軋米、軋年糕、軋發麵、軋豆餑餑、軋地瓜乾等,全村為數不多的幾盤碾也忙不開了,挨號排隊晝夜不停。斗轉星移歲月悠悠,碾及吱吱嘎嘎的軋碾聲,也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退出歷史舞臺。誰也不知道,到底是在哪一年、哪一天,農村人賴以生存的碾徹底消失了。

現在包豆餑餑,已經沒有碾來製作了,其實即使還有碾,現在包的那點陷,還不夠佔碾底的。現在都是以豇豆、紅小豆、花生仁、綠豆等為主料,有時為了增加豆餡的黏性和甜度,才加上少量的地瓜或地瓜幹,混合煮好了,用擀麵杖擀細、或用酒瓶子搗細做成坯料,用白麵包起來,別說,這還有點傳統豆餑餑的特色。

農家美食“豆餑餑”

時過境遷,鹹魚也能翻身。豆餑餑還是它以前的樣子,但成分變了,成了名副其實的“豆餑餑”了,名至實歸;其身價也不同往昔,可以堂而皇之的招待客人了,“不拿豆餑餑當乾糧”的“雞肋”尷尬地位也已成為歷史了。

你是否吃過山東農村的豆餑餑呢?沒吃過的話,回頭來山東做客,一定要嘗試一下啊。現在有好多農村的父母進城看望子女,都這當成最稀罕的禮物送給孩子。每次這個禮物總能得到一致的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