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黃皮”消食健胃,順氣鎮咳,消暑降火

每天學一點中醫知識

本草綱目--果部

黃皮果

(明 · 李時珍)

“黃皮”消食健胃,順氣鎮咳,消暑降火

黃皮百科:

芸香科,小喬木,高可達12米。小葉卵形或卵狀橢圓形,兩側不對稱,圓錐花序頂生;花蕾圓球形,花萼裂片闊卵形,花瓣長圓形,花絲線狀,果淡黃至暗黃色,果肉乳白色,半透明,種子1-4粒;4-5月開花,7-8月結果。

地理分佈:

原產中國南部。臺灣、福建、廣東、海南、廣西、貴州南部、雲南及四川金沙江河谷均有栽培。世界熱帶及亞熱帶地區間有引種。

成分

:含豐富的維生素C、糖、有機酸及果膠;果皮和葉含揮發油,葉又含酚類、黃酮甙和氨基酸;樹皮含小檗鹼、黃柏鹼、掌葉防己鹼等多種生物鹼、甾醇、黏液質、酚類成分。

性味

:甘酸而溫、味微苦、辛。

歸經

:人肺、胃、大腸經。

黃皮果實:

果有消食化痰、理氣功效,用於食積不化、胸膈滿痛、痰飲咳喘等症,並可解鬱熱,理疝痛,葉性味辛涼,有疏風解表,除痰行氣功效,用於防治流行性感冒、溫病身熱、咳嗽哮喘、水脹腹痛、瘧疾、小便不利、熱毒疥癩等症。

①治痰咳哮喘:黃皮果,用食鹽醃後,用時取五錢,酌加開水燉服。(《福建民間草藥》)

②治食積脹滿:醃黃皮果五錢至一兩。水燉服。(《福建中草藥》)

“黃皮”消食健胃,順氣鎮咳,消暑降火

黃皮樹根:理氣止痛,通利小便,祛溼退黃,祛溼退黃。

①《福建民間草藥》:“治胃痛。”

②《南寧市藥物志》:“消腫,止氣痛,利小便。治黃疸,瘧疾;預防流感。”

黃皮樹葉:

黃皮葉,即是黃皮的樹葉,全年常綠,因此,黃皮葉全年可採摘。嶺南地區的人們很早就開始使用黃皮葉,但卻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才被記錄於蕭步丹的《嶺南採藥錄》:“黃皮葉:消風腫,洗疥癩,去熱散毒,酒煎服,通小便,煎水洗,解穢惡。”《山草藥指南》也認為:“黃皮葉,煎水洗疥癩,能去熱散毒,消腫解穢惡。”在嶺南地區,人們把黃皮葉看作是祥瑞之物,因此,最常用的功效就是“解穢惡”,人們在參加葬禮後,或探病後,甚至諸事不順時,摘取新鮮的黃皮葉煮水洗澡,用來驅邪、避穢、消毒、祈福等,還常常與新鮮的柚子葉同用。

①治流感,感冒,瘧疾:黃皮葉五錢至一兩。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②治痰溼喘咳:鮮黃皮葉一至二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③治瘧疾:鮮黃皮葉一兩,紅糖五錢。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④解穢惡,消風腫,治疥癩,去熱散毒:黃皮葉煎水洗。(《嶺南採藥錄》)

⑤通小便:黃皮葉四、五片,酒一、二兩煎服。(《嶺南採藥錄》)

黃皮果核:

理氣,散結,止痛,解毒。治胃痛,疝氣,瘡癤。

①《生草藥性備要》:“治疝氣。”

②《南寧市藥物志》:“治胃痛,外敷治蛇傷。”

③《廣西中藥志》:“行氣,淌滯,散結。治食滯胃痛,睪丸腫痛。”

黃皮果食用禁忌:

1、小孩子不可多食。黃皮味酸、性平、微涼,食用有助於清熱降火,消食解暑,但小孩子年紀尚幼,消化系統不健全,食用多了會傷害腸胃,容易造成拉肚子。

2、脾胃虛寒的人或患有胃炎的人也應注意,不可多食,否則會造成腹瀉。

4、高血糖者慎食。黃皮中含豐富的維生素C、糖,能夠幫助補充能量和營養,但如果血糖長期較高的,最好不要吃。

5、黃皮果不可多食,否則易動火,發瘡癤

“黃皮”消食健胃,順氣鎮咳,消暑降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