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為什麼說蘇軾完美融合了“儒釋道”思想

說起蘇軾,我們都知道他是一位詩書詞畫俱佳的大家,是中國曆代文人中藝術成就最高的,也是才能最為突出的一位。並且這樣一位傑出的才子,還有著強大的人格魅力,著實令人佩服。

不過,當我們細細研究就會發現,其實他所取得這一切成就與他的性情密切相關,而這些又是可以追溯到他的思想上的。

為什麼說蘇軾完美融合了“儒釋道”思想

因為他是一個完美融合儒道佛思想於一身的人,儒家文化給他“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的積極進取的力量。而道家和佛家又給了他在精神上自娛自樂,看空一切的淡然與曠達。

他就像是一尾魚兒,靈活而自由地來回於儒釋道之間,遊走出世與入世之間而沒有半分衝突。他的濟世安民從未影響他的參禪悟道,同樣,他暢遊山水也從不影響他心懷蒼生。

蘇軾的內心將這三者完美地安置了下來,使得它們和諧共生,圓轉如意。

為什麼說蘇軾完美融合了“儒釋道”思想

儒家思想:仁愛

正是由於仁者愛人,所以蘇軾縱使一生坎坷而悲壯,被貶得一次比一次苦,一次比一次遠,看她依舊還是敢於逆流破浪,為民奔走。

被貶黃州期間,他發現當地有溺嬰的惡俗,就立刻組織成立了救嬰會,努力挽救那些無辜的小生命。

被貶惠州期間,他發現當地水稻種植方式落後,百姓勞作時不僅苦不堪言,而且他們的小腿還會因長期浸泡水下,生出“瘡爛之疾”。

於是他就在百姓中推行了新式農具“秧馬”,既解決了百姓的勞苦問題,又提高了水稻種植效率。

為什麼說蘇軾完美融合了“儒釋道”思想

被貶海南期間,他見當地文教不興,便在當地開闢學府,自編講義,傳授詩書,不遺餘力地養出了一大批的飽學之士。

史書記載,海南歷史上第一個中舉的姜唐佐和海南歷史上的第一個進士符確,就是蘇軾精心培養的得意弟子們。

正是因為有一顆愛人之心,便有了一腔濟世熱情。哪怕再多讒毀,顛沛流離,卻也不改初衷。

為什麼說蘇軾完美融合了“儒釋道”思想

道家思想:自然豁達

蘇軾的祖父蘇序崇通道學,年幼的蘇軾常常跟著祖父出入道觀。而且他八歲時就被送到天慶觀,跟著道士張易簡學習,因此他自幼熟稔《道德經》,道家思想在他腦海中根深蒂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被貶黃州,苦悶難遣,可他在山水中重新領悟道家的意義,於是他寫下了“長恨此身非吾有 , 何時忘卻營營 夜闌風靜縠紋平 。小舟從此逝, 江海寄餘生。”

為什麼說蘇軾完美融合了“儒釋道”思想

寄情大化的道家思想,讓他的心靈擺脫了現實的枷鎖,擴大了人生的境界,從而蛻變出了一個曠達自適的蘇東坡。

而且道家講究返璞歸真,復歸到嬰兒的純真狀態。蘇軾被貶黃州之後,這個大才子常常和混跡在街頭巷尾,和普通百姓們一起聊天、喝酒。於是漸漸地,他也“泯然如眾人”了,甚至街邊路人都未必認得出他,並且他也享受著這樣一個不為人所知的狀態。

因為蘇軾終於不用再為名所困了,他迴歸了最真實的自己,一個最普通的自己。在他眼中,那個光芒萬丈,立於廟堂舞文弄墨的蘇軾,或許充其量只是歷史上一個可有可無的才子罷了。

而回到鄉野間,褪去所有外界的期許與枷鎖的蘇軾,才是具有了穿越千年、歷久彌新力量的人。

為什麼說蘇軾完美融合了“儒釋道”思想

佛家:隨遇而安

佛家常講“即心即佛”、“心生則種種生,心滅則種種滅”。而精通佛理的蘇軾就深知這些道理,他活得是那般的透徹。

在黃州,他在東坡上饒有興趣地種地,打著拍子教農人唱自己改編的《歸去來兮辭》。

在惠州,他痴迷當地荔枝的甘甜,還直言不諱地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為什麼說蘇軾完美融合了“儒釋道”思想

其實也正是佛家的“即心即佛”,才讓半生飄零的蘇軾說出“此心安處是吾鄉”。他無往不前。把這糟糕的人生,竟也活得是有滋有味。

而且他對於生死之事也看得淡然,他覺得正是因為人有這副臭皮囊,所以才會有深老病死。如果沒有了這臭皮囊,談何蹉跎與困境。“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這大概也就是《金剛經》裡所講的,生死愛慾迷人眼,到頭來,兩手空空了吧。

為什麼說蘇軾完美融合了“儒釋道”思想

倘若你問我生命的意義在於什麼,我大概會說是且去經歷吧。因為蘇軾的一生也就是如此,縱觀他的一生,有順境,也有逆境;有出世,也有入世;有真實,也有虛幻。

試問,倘若沒有這諸多際遇,“儒釋道”三家的思想又怎會在他的身上交匯融合得如此完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