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它是山東5大景區之一,以園林為表現形勢,佛教文化盛行!

聊齋城是淄川蒲家莊投資興建的。是以園林為表現形式,以聊齋故事為主題的組群式的大型名園景區,它位於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這裡是世界短篇小說之王蒲松齡的故里,屬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山東省五大旅遊景區之一。蒲翁後人為適應旅遊市場的發展要求,組建了淄博聊齋旅遊發展有限公司。他們以弘揚蒲文化為己任,不斷加大聊齋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力度,已形成柳泉、聊齋宮、狐仙園、石隱園、滿井寺、俚曲茶座、墓園等旅遊景點,使聊齋城的建設初具規模

它是山東5大景區之一,以園林為表現形勢,佛教文化盛行!

柳泉位於蒲家莊村東溝底,原名滿井,井水常滿常溢,故名。又因四周植柳百株,有柳有泉,又稱柳泉。當年,這裡是青州府通濟南府的交通要道,路人熙熙攘攘。傳說蒲松齡曾在泉邊茅亭下設茶擺煙,每逢路人經過,便邀其休息,請其談狐說鬼,藉以蒐集素材,創作《聊齋志異》 。蒲松齡非常喜歡柳泉,自號“柳泉居士”,並刻了一枚柳泉肖形圖章。在他撰寫的《募建龍王廟序》碑文中,稱此泉“水清以冽,味甘以芳,釀增酒旨,瀹增茗香,並稱“予蓬萊不易也”。如今的柳泉,雖沒有了當日噴湧而出的泉水,但茅亭儼然,垂柳依依,仍依稀可見當年的勝景。

它是山東5大景區之一,以園林為表現形勢,佛教文化盛行!

宦娘琴緣建於2002年10月,佔地12畝,建築面積600平方米,西鄰聊齋宮,以琴、緣、情為主題,設有道觀學琴、雨夜琴聲、喜結良緣、宦娘琴臺等4個景點,此外,景區每年還舉辦國際聊齋文化藝術節、聊齋文化藝術品博覽會、聊齋俚曲大獎賽、聊齋民間故事演講大賽、聊齋民間藝術燈會等活動,使景區在變中求新,新中求特,年吸引遊客達60多萬人次。同年還建成了容納1。5萬人的聊齋演藝廣場,不同的演出活動,將民俗、鄉情展現的淋漓盡致,別具風韻。

它是山東5大景區之一,以園林為表現形勢,佛教文化盛行!

蒲松齡除《聊齋志異》外,還創作了上千首俚曲作品,俚曲茶座正是演唱觀賞俚曲的上佳去處。遊客駐足品茶,聽上幾段俚曲,自是一種難得的享受。狐仙園以聊齋故事為主體設計建造,內設蒲松齡生平及著作、蒲公開鋪設館生涯、名人書畫等展室。石隱園原系畢氏花園,蒲公設館畢府30年,寫下了大量有關石隱園的詩詞佳篇。園內怪石林立,綠樹成蔭。此園移到蒲翁故里,再現了蒲公舌耕筆耘的生活經歷。滿井寺為古寺重建,以雙重門拱牌坊為入寺山門,內有天王殿、大雄寶殿、三聖殿、鐘樓等建築。

它是山東5大景區之一,以園林為表現形勢,佛教文化盛行!

《聊齋志異》,是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說集。有傳奇、志怪、軼事等,諸體兼備,為中國文言小說集大成之作。內容十分廣泛,多談狐、魔、花、妖,以此來概括當時的社會關係,反映了17世紀中國的社會面貌。書中寫的是一個花妖鬼狐的世界,既有對如漆墨黑的社會現實的不滿,又有對懷才不遇、仕途難攀的不平;既有對貪宮汙吏狼狽為奸的鞭笞,又有對勇於反抗,敢於復仇的平民的稱讚;而數量最多、質量上乘、寫得最美最動人的是那些人與狐妖、人與鬼神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純真愛情的篇章。

它是山東5大景區之一,以園林為表現形勢,佛教文化盛行!

天后宮歷史上曾進行過多次維修,規模不斷擴大,現存兩座石碑記載了清同治四年(1865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兩次重修。1897年德國佔領青島後,欲拆天后宮,後懾於中國人民的憤怒未果。1936年青島商民集資,對天后宮再次擴建,臨太平路新建大戲樓,解放後曾維修。“文化大革命”期間天后宮遭嚴重破壞。戲樓、大殿、配殿以及東西廂房尚存。1965年,天后宮用作市南區文化館和少年宮的辦公地。1982年青島市人民政府將天后宮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擬修復對遊人開放。友情提示:參觀天后宮民俗館是免費的,可自行參觀。不要跟團,避免被其中的工作人員忽悠而花冤枉錢。

它是山東5大景區之一,以園林為表現形勢,佛教文化盛行!

山東土地利用型別按一級分類共有耕地、園地、林地、牧草地、城鄉居民點及工礦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土地8大類,其特點是墾殖率高,後備資源少。因受生物、氣候、地域等因素影響,山東省土壤呈多樣化,共有15個土類、36個亞類、85個土屬、257個土種,適宜於農田和園地的土壤主要有潮土、棕壤、褐土、砂姜黑土、水稻土、粗骨土6個土類的15個亞類,其中尤以潮土、棕壤和褐土的面積較大[18] ,分別佔耕地的48%、24%和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