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漢元帝:一代天子,易欺難悟

【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

客觀地說,漢元帝不失為一位多才多藝、品行不錯的好人。但是,好人不一定成為好君。作為君主,漢元帝談不上優秀,主要是性格與能力問題。史書說他

柔仁好儒

。其實,這並非弱點,一個君主胸懷寬宏柔軟,主張行仁政,偏好重用儒臣,應該是天下人福分。問題是,漢元帝的寬柔最終表現為優柔寡斷、軟弱可欺,不能駕馭局勢,聽任宦官專權。

漢元帝:一代天子,易欺難悟

黃龍元年,大漢王朝的第八位天子即位,改元黃龍。大漢的虎威,自武帝時期,便已經被揮灑的淋漓盡致。自此後,大漢國力漸漸衰落,雖然仍是東方霸主,卻難恢復當年威氣。天子者,待天牧民,受萬民供養,護百姓生存。

漢元帝:一代天子,易欺難悟

身為天子,本沒有說情談愛的權力,可何況是一位柔儒善術的天子。他沒有資格,也沒有興趣去說什麼愛。女子,不過是維繫江山,傳宗接代的工具而已。他不是天縱英主,甚至連他的父親漢宣帝都難以企及。他沒有識人善用的目光,甚至會被宦官矇蔽

。知子莫若父,在漢元帝仍是太子之時,宣帝就曾言:

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德教。

”“

亂我家者,太子也。

一味的追求儒術,便顯得有些優柔寡斷。

漢元帝:一代天子,易欺難悟

漢元帝又不是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因此,宣帝中興的事業在此時慢慢崩壞

。宣帝本為元帝留下了輔政大臣,遺詔以史高、蕭望之、周堪共同輔政。史高是外戚,蕭望之和周堪都是德才兼備的人傑。元帝初政,蕭望之和周堪一心謀國,卻被史高外戚和宦官弘恭、石顯所排斥。漢元帝目光並不清澈,最終罷黜了周堪,蕭望之被迫自殺。

從此君權旁落,外戚崛起,從此再無霸道之教,只有一味德教施於天下。

政治腐敗,官吏貪殘,各地起義層出不窮,也許這是施展儒術的前提,也是原因。尊崇儒學,經義為本,治理國政。譭譽參半,到底是有好處的。帝王本無情,卻又也多情。

漢元帝:一代天子,易欺難悟

漢元帝為太子時,他最愛的司馬良娣病死了。臨死前,她哽咽著對太子說:“我死非天命。是其他姬妾得不到太子寵愛,妒忌詛咒我,活活要了我的命!”這本是無稽之談,可漢元帝卻深以為然,竟然悶悶不樂,拒絕無數宮人求見。這怎是太子所行之事,宣帝怒了,可又不好多言,為了讓太子重新振作。宣帝讓王皇后挑選了些良家子。雖然沉溺於司馬良娣死去的哀傷中,可為了敷衍,還是選擇了一個女子,王政君。一夜風流,王政君竟然有孕,現在他只得認可。可一個王政君,永遠不會是終點,甚至連起點都不是。

每年都會有無數良家子獻女進上,漢元帝乏了,他沒有精力去寵幸所有的人,註定有一大部分少女將在掖庭終終老矣。為了能夠在自己有限精力的範圍內,多見識一些青春靚麗。他選擇讓毛延壽去為掖庭宮女作畫,美麗者,便寵幸一番,醜陋者,便置於深宮

。至於毛延壽怎麼做,宮女如何想,他管不了,也沒時間管。因為這個時候,帝國和匈奴又有了摩擦。

漢元帝:一代天子,易欺難悟

匈奴郅支單于自以為與漢朝距離遙遠,加之怨恨漢朝支援他的仇敵呼韓邪單于,就有與漢絕交之意,並且與康居王勾結起來,在都賴水畔興建了一座郅支城,作為自己進一步擴張勢力的基地。郅支將勢力向漢西域發展,直接威脅漢朝在西域的統治。建昭三年,新一任西域太守對匈奴發動攻擊,獲得大勝。本是勝利,卻有多少事情要去安排,要去撫慰,至於宮女,如何能與錦繡江山相比。

抽個閒暇,也曾看了看毛延壽所畫之人。不管庸脂俗粉,能入眼者十無一二。其中至醜陋者,便是那王嬙。自己從來沒有懷疑過毛延壽,所以王嬙必然是不堪入目

。恰好,郅支被殺之後,呼韓邪單于既為消滅政敵而高興,又畏懼漢朝的威力。竟寧元年正月,呼韓邪單于第三次入長安朝漢,並表示願娶漢女為閼氏。

元帝也願意用婚姻的形式鞏固漢、匈之間的友好關係,便選取了

醜陋至極

的王嬙許配給他。

和親殿上,漢元帝第一次見到了王昭君。

漢元帝:一代天子,易欺難悟

世間竟有如此美麗的女子,漢元帝后悔了,他想留下王嬙,可王嬙五年在掖庭,已經看透了這位天子,她寧願選擇和親。痛失美人,漢元帝縱然殺了毛延壽洩憤,但也於事無補。匈奴和大漢的關係,始終是第一位,一個女子,即便在美麗,也不過是工具而已。遺憾沒有很久,便在掖庭中再次流連。昭君是悲慘的,可更悲慘的是那些在掖庭終久久不見天日的女子。帝王本是無情,又何曾在意這些弱小的工具。

司馬光評漢元帝的話,應該是一語中的。

甚矣,孝元之為君,易欺而難悟也。

【圖片來自網路。圖文無關,如有侵權聯絡刪除】

“希望得到更多的關注,謝謝小夥伴哦,也希望大家多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