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陝西的地方酒文化

我國酒文化源遠流長,各省各地都有生產酒。其中,陝西就是一個生產白酒的一個地方,有著濃厚的酒文化氣息,而且陝西所產的名酒不少。那麼,陝西有什麼名酒呢?陝西酒文化的起源與發展你瞭解多少呢?

陝西有什麼名酒?

陝西有名的酒不少,如西鳳酒、城固特曲、太白酒、定軍山、秦川大麴、西安特曲、杜康酒、秦洋特曲等酒就是陝西出名的八大名酒。

1、西鳳酒

說起陝西的名酒,西鳳酒絕對排名第一,西鳳酒產於陝西省鳳翔縣西鳳酒廠,鳳翔素有“西府鳳翔”之稱。西風酒名可能由此而來。關於西鳳酒的淵源,其說不一,尚待考證。但北宋詩人蘇東坡曾有“柳林酒,東湖柳,婦人手”的詞句,讚美了當時的鳳翔酒。可見800多年前,這裡酒就已很有名。1956年,國家投資於柳林鎮建西鳳酒廠,產品定名為“鳳凰牌”西鳳酒。

西鳳酒是我國最古老的歷史名酒之一,它始於殷商,盛於唐宋,距今已有三千多年曆史。鳳翔古稱雍,為周秦發祥之地,有歷代酒鄉之稱。《史記。秦本紀》上記述的秦穆公,賜酒為盜馬“野人”解毒;《酒譜》記載的秦晉韓原大戰秦穆公獲勝後投酒於河以勞師的典故發生在這裡。可見,當時的雍地不但有釀酒業,而且出現了古老的佳釀。這裡自古以來盛產美酒,唯以柳林鎮所釀造的酒為上乘。至今,民間仍流傳著“東湖柳、西鳳酒”的佳話,唐貞觀年間,西鳳酒就有“開壇香十里,隔壁醉三家”的榮譽。到明代,鳳翔境內“燒坊遍地,滿城飄香”,釀酒業大振,地境路人常“知味停車,聞香下馬”以品嚐西鳳酒為樂事。

西鳳酒以鳳翔縣柳林鎮所產最為著名,其主要原料為高粱,使用井水或泉水(特別是清涼甘甜的西鳳泉水)。制曲原料是大麥和豌豆。釀製方法也不同於一般白酒。此酒酒液清澈透明,香氣清芬,幽雅馥郁,酒味醇厚,清洌、綿軟、甘潤。清末,西鳳酒打向海外,屢獲大獎,聲名大振。

陝西的地方酒文化

如今的“六年西風”已經成為陝西中檔酒代表。深受老百姓喜愛。

六年西鳳酒無色清亮透明、醇香芬芳、清而不淡、濃而不豔、集清香、濃香之優點融於一體,幽雅、諸味諧調,回味舒暢,風格獨特。被譽為“酸、甜、苦、辣、香五味俱全而各不出頭”。即酸而不澀,苦而不黏,香不刺鼻,辣不嗆喉,飲後回甘、味久而彌芳之妙。屬鳳香型大麴酒,被人們贊為“鳳型”白酒的典型代表。

陝西的地方酒文化

六年西風現在是陝西中檔酒的代表

2、城固特曲

產於陝西省城固酒廠,城固古屬興元府、漢中府,釀酒歷史悠久,相傳劉邦封漢王時,在此屯兵養馬,就已有釀酒。1950年由四家大麴燒坊合併為公私合營酒廠,1952年改建為現酒廠(陝西省城固酒廠)。1977年在大麴酒基礎上投產此酒。

陝西的地方酒文化

3、太白酒

產於陝西省眉縣太白酒廠,太白酒廠位於眉縣的太白山北麓,太白山為秦嶺主峰,海拔3000多米,終年積雪,雪水清爽宜人。太白酒取太白山之水為釀造用水,酒味優美,故名。解放前,太白酒產量甚微;解放後,太白酒的產量和質量不斷提高,不僅暢銷國內市場,而且還做藥酒的基礎酒,出口國外,受到好評。

陝西的地方酒文化

4、杜康酒

產於陝西省白水縣陝西省杜康酒廠,白水古屬同州,釀酒歷史悠久。據《白水縣誌》載:“杜康,字仲寧。相傳為縣之康家衛人,善造酒。當地遺有杜康廟、杜康墓,還傳有“康家河,在縣西十五里。俗傳杜康取此水造酒。水自義會溝來,繞康廟前。”杜康是我國古代著名釀酒人,被人們譽為“造酒始祖”。過去,人們為了紀念杜康,每年“正月二十一日,各村男女赴杜康廟賽烹至晚而罷”。可見白水縣釀酒源遠流長。1975年在杜康溝畔建成杜康酒廠,投產此酒。

陝西的地方酒文化

5、西安特曲

產於陝西省西安酒廠,清代《陝西通志稿》載:“酒,有三種,一曰高粱酒又燒酒,由燒鍋蒸出。一曰黃米酒,每歲冬季居民家家釀之。”1928年,西安產有“燒酒、黃酒、葡萄酒、苦南酒、雙瑰露酒、玫瑰酒、太白地酒”等酒品,並在“陝西省地方農工出品展覽會”上,有的酒品獲“二、四等”獎。1956年在舊酒坊基礎上建成西安酒廠,1973年吸取瀘型酒釀造工藝和本地傳統技術相結合,投產此酒。

陝西的地方酒文化

6、定軍山

產於陝西省勉縣三糧液酒廠,勉縣古稱沔縣屬興元府、漢中府,釀酒歷史悠久。1954年在私人燒酒作坊基礎上合併成營酒廠,1958年改建為“地方國營勉縣綜合廠”,1971年改名為勉縣酒廠,1976年投產此酒,1986年易名為現廠名。

陝西的地方酒文化

7、秦川大麴

產於陝西省寶雞縣西秦酒廠,寶雞古屬鳳翔府,釀酒歷史悠久,據歷史記載是我國最早種植稻的地區之一,也是最早以稻制釀酒的地區之一。1928年陝西省地方農工出品展覽會上寶雞縣賈玉權高粱酒獲四等獎。於1950年將西鳳號、同心福等13家酒坊合併,在虢鎮建成西秦酒廠,按傳統工藝釀製白酒,以西鳳酒之名投放市場。1960年則為雙鳳牌西鳳酒,1968年改為秦川大麴酒,1976年易為雙鳳大麴,1978年又更為秦川大麴。

陝西的地方酒文化

8、秦洋特曲

產於陝西省洋縣酒廠,洋縣古稱洋州,位於漢中盆地東首,南依巴山,北瀕秦嶺,清澈碧綠的漢江水繞城東瀉,素有“小江南”之稱。釀酒歷史悠久,洋州酒品頗受歷代文人詩客的讚譽,據《洋縣誌》載,清代民間釀酒極盛,全縣主要釀酒作坊有13處,百餘戶。1954年將各酒坊組建成合作社,1958年以四名祖傳老酒匠為骨幹組建成國營洋縣綜合工廠,1968年改名為洋縣酒廠,1975年投產此酒。

陝西的地方酒文化

陝西酒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陝西酒文化伴隨著酒的起源及其延綿數千年的發展歷程。酒作為文化的一種,它從一個側面輻射出陝西這個特定區域在不同時代的社會經濟、政治、宗教所呈現的不同態勢。

酒的發祥地在陝西。傳說周代的時候,有個人不經意地將蒸多的米倒進門前的一個樹洞裡,過了一些日子,他聞到了那個樹洞裡飄出的芬芳。原來樹洞裡的米發酵了。這僅僅是一個有關酒的起源的傳說,然而,傳說中剩餘的糧食正是酒賴以產生的物質基礎。陝西是農業的發源地,自古就是農本之地,在《詩經》中就有許多是形容陝西的糧食豐收的詩句。古代的人慶祝豐收要舉行祭祀天地的儀式,酒作為糧食的產物便被當成上好的佳品用於表達人們對天地的謝意。酒文化較初就體現在祭祀這一較高形式的文化活動當中。

陝西的酒文化真正演化成世俗的文化是秦漢以後的事。這時候,酒的功用不再侷限於祭祀或壯膽,人們喝喜酒,也喝喪酒。社會上不同層面與地位的人較廣泛地將酒與日常的聚散離合緊密相連。飲酒成為這個農耕民族不可或缺的活動,酒文化在這一時期建立起來豐厚的群眾基礎。

隋唐時期是我國封建文化的頂峰時期,唐都長安就在今天的陝西。隋唐以文取士,當時的文人騷客雲集長安,酒,便成為作文較好的引子。“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春絲暮成雪。”在浪漫主義詩人的佳作中,飄逸、灑脫的“醉話”如隱如現。酒這種神奇的飲品如此熱烈地引發著詩人的才情又含蓄的深沉地創造著自身的文化。事實上,宋代以前的酒,均為米酒或稠酒,李白之所以“斗酒”不醉反而“詩百篇”也是因為他所飲的並非現代意義上的白酒。宋代後,造酒工藝發生變化,酒文化的載體由米酒或稠酒轉換為燒酒,也就是今天人們常說的酒。

陝西不僅是酒和酒文化的發祥地,更是產名酒之地。明清之際,陝西商幫盛極一時,在商人四處活動時,飲酒成為他們與人交往的一種形式,

陝西的酒隨陝西商人的活動被帶到我國各地。明末清初,陝西鹽商開發了四川井鹽,在“川鹽入黔”的途中,他們將貴州茅臺村設為一個販鹽碼頭。“鹽走赤水河,秦商居茅臺”就是當時陝商活動的形象寫照。當時的貴州經濟落後,只有一種酒,即黃庭堅詩中所言及的“貴州有洋河”。一位姓劉的陝商居茅臺村,為無酒而苦,情急之下,回到故鄉——西鳳酒的發源地陝西柳林鎮。他找到一位姓田的配酒師,帶他來到茅臺村,從西鳳酒配方加赤水河水,九次勾兌,造出香醇可口的茅臺燒鍋。因此,可以說陝酒西鳳乃茅臺之母,而陝西酒文化也隨陝西酒的傳播而向外擴張延伸。

令人遺憾的是陝西八大名酒,現在只有西鳳酒得到了很好的繼承和發展,其它的有些雖然還在苦苦堅持,但已經沒有昔日的輝煌了,有些已經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成為歷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