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北方端午節,為何屋門上插艾草,女孩佩戴石榴花呢?

端午節這天,大家都知道了,吃粽子,賽龍舟等。 在我國北方,端午節這天,老人都要給子女的頭上插上一朵石榴花,以祈求子女平安富貴。這個風俗流傳已久,但很少有人知道這裡面還有個感人的故事。

北方端午節,為何屋門上插艾草,女孩佩戴石榴花呢?

傳說:古時,夷安城南白羊山下有個不大不小的村子,村頭住著一位名叫榴花的女子。榴花心地善良,溫柔賢淑,與村人和睦相處。當時戰事不斷,男子都被強拉去服兵役。榴花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兒子,兒子的降生多少讓榴花有了好好生活的信心。每逢初一十五她就在自家院子那棵石榴樹下襬開香案,祈禱天下太平、丈夫平安歸來。

這年春天,夷安瘟疫橫行,榴花住的小村也未能倖免。更可怕的是,小村裡的人所患病症與別處不同,病人多伴有莫名其妙的頭痛,行醫多年的郎中也束手無策。這病一旦染上,過一段時間就會慢慢視物不清,嚴重的還會兩眼失明。榴花的兩個兒子也染上了病。

北方端午節,為何屋門上插艾草,女孩佩戴石榴花呢?

榴花遇到一位老婆婆告知她,村裡要受到懲罰。告知她,端午這天子時到卯時這段時間,你摘三朵石榴花,把我剛才握過的你那隻手的中指刺破,用血把石榴花染紅,然後戴在額前,可保你家三口性命無憂。”說完又拉起榴花的手在她掌心裡畫了畫,還沒等榴花明白過來,老婆婆突然不見了。

榴花靜心一想,後天就是端午節,想想一村人就要不明不白地死去,她的心裡很是不忍,於是她打定主意,不管受到什麼懲罰,一定要救村子的人。

端午節這天,子時剛過,榴花就起床從村裡的那棵老石榴樹上摘下一籃子花。回到家後,她點清了村裡的人數,然後數出石榴花,用錐子刺破中指,把血滴到每朵花上。剛開始血還旺,後來血出得越來越少了,她就使勁向外擠。再後來,擠也擠不出了,她就拿刀割開皮肉取血。

雞叫三遍,終於做完了最後一朵,她虛弱地都站不住了。看看天已大亮,她趕緊把兩個兒子叫起來,吩咐他們把花拿出去分給村裡人佩戴。

北方端午節,為何屋門上插艾草,女孩佩戴石榴花呢?

人們這才知道為什麼兩個孩子大清早來送血染的石榴花。大家都湧到榴花家想表達感激之情,卻驚訝地發現榴花由於失血過多,加之喪子心痛,已經停止了呼吸。

村裡人感激榴花的救命之恩,就在村口厚葬了她和她兩個兒子。

第二年,榴花的墳上竟然長出一棵石榴樹,開花時節,紅豔豔一片,從這以後石榴花都是紅色的了。

北方端午節,為何屋門上插艾草,女孩佩戴石榴花呢?

端午節繪本立體翻翻書3d立體書繪本認知讀物中國傳統節日漫畫故事繪本書籍

檢視

端午節這天,村裡人都摘了石榴花插在髮間,不單寄託對榴花的哀思,據說還能保佑家人平安健康。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

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娛樂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溼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

可見,端午節門前掛上艾葉,除了“辟邪”,更重要的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

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採藥,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北方端午節,為何屋門上插艾草,女孩佩戴石榴花呢?

據傳晉朝鄧攸,曾任吳郡(今蘇州)太守,為官清廉,愛民如子。永嘉八年,八王作亂,兵連禍結,百姓塗炭,選後吳郡失守,百姓爭相逃命,鄧攸昌為太守,因衙役四散,又無親人,只得自己挑著幼子及兄嫂遺子綏景,徒步南逃,及至泗水之濱,正遇石勒亂兵追趕來。 恐這三人在路上又有不測,便隨手採下路旁的菖蒲和艾枝,插於三人身上,並傳下軍令:“若遇身插菖蒲艾枝者,乃仁義之人,不準濫殺!” 五月五日,鄧攸等三人終於逃至福建寧化石壁洞,此處乃中原南來者之轉運站。眼看追兵將至,此地百姓將成刀下冤魂,他記起石勒親傳的軍令,忙叫各家各戶都在門上插菖蒲艾枝。

北方端午節,為何屋門上插艾草,女孩佩戴石榴花呢?

當追兵追至此地,見家家戶戶門插菖蒲艾枝,因軍令如山,不敢濫殺,乃揚長而去。而這些百姓日後轉徙閩南、臺灣各地,為感念鄧攸救命之恩,每於端午節插此以作紀念,或有貼上對聯雲:“菖蒲驅惡迎吉慶,艾葉避邪保平安。”

傳說畢竟是傳說,能流傳至今保留的端午節的地方習俗,說明人民美好的期望和祝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