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客家文化傳承論

現代社會,許多民族國家面對政治、經濟全球一體化以及強勢文化的影響,都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發展的壓力,而在民族國家內部,一些相對弱勢的文化則面臨斷層與消亡。比如我國雲南納西族的納西文化就陷入後繼無人的困境。相對而言,有較強生命力的民族文化在現階段面臨的是被同化或者異化的過程。命運各異,有學者用文化失語症來描述。客家人是中國八大民系中最具有“移民”特徵的民系。客家文化在隨著客家人千百年的輾轉歷史中形成發展,凝聚了行走中所得精華,是漢文化發揚光大的重要力量,同時也是國際華人文化最源頭與重要的部分之一。

一、客家文化現狀

客家文化生存與發展的土壤是客家社會。她依存於客家人聚居地、客家人所在地,各具地域特點。目前主要的客家人聚居區域為:大陸客家人聚居地區,港澳臺聚居地區,東南亞客家人聚居地區,歐美客家人聚居地區等。客家文化是依賴於歷史上共同的社會與經濟生活所形成的。二十世紀是個大變革的時期,尤其在東方社會,季風水稻區域,最發達的傳統農業文明模式式微,工業、現代商業文明又在短短的近一個世紀裡迅速催長,激發了各種文化的震盪。客家文化在這個大背景中是什麼樣子,走向何方?

(一)軟體文化式微

軟體文化主要表現非物質文化:傳統倫理價值,客家方言、客家山歌、客家風俗、客家建築藝術等。客家文化生存與發展的土壤隨著社會的發展,出現了許多新的變化,這些新變化在不斷削弱客家非物質文化的影響力和生命力。

客家文化傳承論

客家話是客家人最重要的標誌之一。客家人有一句祖訓:“寧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世代相傳,經歷了許多血與火的考驗。不少在印度尼西亞的客家華人,在印尼政府過去的排華高壓時期仍然很注意對後代的客家話教育,偷偷在家裡用客家話進行溝通與交流。但是,現在最大的問題來自於共同的經濟與社會生活,客家人融人了當地主流語言體系中,如普通話、英語、馬來語等環境裡。適應新的環境,選擇新環境通用的語言工具就成為必然。過去,客家方言島的形成鞏固與當地相對封閉的經濟生活密切相關。許多山區客家人聚族而居,不與非客家人通婚,保持了血統、文化上的純正,也是宗族在他鄉異地“主客競爭”生存發展的必然選擇。但是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打破了傳統的封閉環境,提供了更強勢、更有吸引力的新環境。年輕人求學、務工的主要選擇多是選擇離開家鄉到經濟發達的開放地區,接受並應用其他工具語言。由於年輕人的外流,客家聚居地整體發展的生命力也被攤薄。這削弱了客家話的生命力。只有在客家人當地的環境中,客家話才是選擇。海外的客家人則要接受所在國的普適文化,很多客家人在外的第二代、第三代早就滿口“外鄉言”了。

客家山歌更有代表性。“客家山歌遠傳揚,條條唱出情意長,條條唱出郎心事,聲聲唱出妹心腸”。它繼承了《詩經》的風格,世代相傳,具有鮮明的主題和地方特色,富有濃郁的鄉土生活氣息;其藝術風格獨特,語言通俗易懂,生動流暢,耐人尋味。過去的客家人男女老少都會唱。表現形式多樣:直敘、問答、猜想、比喻、誇張、歌頌、諷刺、傾訴、咒罵、許願、感嘆等。使人興奮、陶醉、歡笑、落淚。唱山歌是客家人的傳統風俗。山歌還在不同時代發揮過不同的作用。江西興國客家山歌,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中,對打破敵人的經濟封鎖,動員人民參軍參戰、團結人民、教育人民、打擊敵人、瓦解敵人、消滅敵人起了重要作用。當年曾被稱為“一首山歌三個師”。廣東梅縣鬆口山歌仙“劉三妹”的故事在客家地區廣為流傳,素有“自古山歌從口出”之美榮譽,“從口”(客家音)是“鬆口”的客家話諧音。過去客家山村到處都能聽到山歌,現在少之又少,原汁原味的客家山歌正在無聲無息地漸漸消失。究其原由,山歌屬於口頭文學,多為口頭流傳,文字記載不多,主要反映過去客家人傳統的山區樵耕生活。“東教場裡搭歌臺,八方歌手逞歌才。山歌好比梅江水,源遠流長滾滾來”。為弘揚客家文化,客都梅州每逢中秋舉辦山歌節,大打山歌擂臺,非常熱鬧,但是因為脫離了過去傳統的生活,缺乏傳統的意韻魅力,現代生活又有其獨特的流行音樂,年輕人對於唱山歌這一傳統的風俗距離越來越遠了。老一輩山歌愛好者、山歌手、山歌王的辭世,使不少山歌作品隨之湮滅,更是一大危機。

(二)硬體文化消逝

硬體文化表現為軟體文化的物質載體,如客家民居、文物古蹟等。主要分佈於閩西、粵東、粵北、贛南等客家人主要分佈地區。其形式多種,如圓土樓、圍攏屋、土圍子、棋盤圍屋等。這些客家民居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物質載體,體現客家人傳統的宗族文化、建築文化、生活文化。是傳統客家人重要的生活場所和客家人意識培養的場所。但是,近二十年來,客家人大家族的生活模式被打破,人口流動、家庭結構分解、社會交往、居住環境需求變化等因素,傳統的客家民居因為其社會功能難以滿足人們的需求,客家人紛紛在經濟條件適合的時候離開“老房子”,同時,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在城鄉建設過程中引人流行的現代建築模式,進一步促使“老房子”被淘汰。城市裡保留下鳳毛麟角,只有在偏遠的鄉村裡保留數量與質量都還不錯。尷尬的是這些保留下來的民居大多仍然在發揮其基本的實用功能,同時,隨著居民的經濟條件改善,必將也是被“拋棄”的命運。至於工業品進人生活,傳統的生活物品現在只有在博物館裡才能見到鳳毛麟角。

當然,也有部分幸運兒,福建圓土樓群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受到了關注、保護,據說2006年將成功。但遺憾的是,當地已經沒有產生、維護、創新這種圓土樓的環境,很多技藝都失傳—土樓以其“土”被當地人漸漸放棄。留下的僅僅是“死”的建築體,失去了生命力,僅僅留下原建築面對大自然的風雨,和被利用為旅遊開發的景點,裝修成為賓館、酒樓的客家傳統民居,成為發展“經濟”的重要資源,如此方式,是對是錯值得琢磨。但是,土樓樵耕之境已經是不在了。

(三)生存危機中的發展空間

客家文化具有比較強的內斂與排他性,相對比較封閉。過去“土客”強烈的生存競爭用激烈的方式改變不了,反而促進了其韜光養晦,不斷拓展、昇華與爆發,如太平天國運動就有許多綱領體現了客家文化的精髓。但是,現在的經濟、政治、文化生活,改變了傳統觀念植根的“大陸土地思維”,代之以普適、普世的現代價值觀與現代、舒適的生活誘惑,抽絲剝繭,把客家文化的“根基”“和平演變”了。直接的後果是客家人這一族群整體的凝聚力與生命力被攤薄,以客家文化為基礎的發展空間將被替代或者同化。

1、客家中心地的發展危機

世界客都梅州被公認為客家文化的中心地,肩負著把客家文化薪火相傳的歷史責任。但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卻是尷尬的角色—位於各中心經濟文化區的邊緣。如南中國目前最有活力的的9+2模式G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2003年6月),其主體在於珠江西江、北江流域,梅州偏居東北山區之中。東有福州、廈門、汕頭一線的閩南語經濟文化圈,南有廣東話經濟文化圈,北是較落後的贛東南地區,無實際的腹地,使梅州註定成為一個需要“垂青”的閨中秀女,地位尷尬。同時,受到山區交通、資源、人口等諸多因素制約,其地區產業結構與發展速度都相對比較滯後,華僑一度成為其重要的發展依託力量。這種發展的現狀,很大程度上是歷史地理原因造成的。客家人主要聚居地都在山區,八山一水一分田,人口多,交通不便,資訊閉塞,資源優勢難以發揮,同時周邊發達地區又形成巨大的能量吸納源,許多客家籍人才、勞動力外流,制約了梅州經濟發展速度。2003年廣東經濟與社會發展綜合排名,梅州被列為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第三類地區,排名最末。這種發展的程度是難以支撐客家文化中心地建設的歷史重任的,相對弱勢的經濟水平使之失去了“話語權”,難以深耕客家文化的新時代。

2、地域獨立島生存模式解體

在國內外,有許多客家人聚居地,很多文化學者又稱為客家文化方言島模式。歷史上由於爭奪地域生存與發展空間,土客對立明顯,客家人的婚嫁圈、生活圈僅在客家人中。同樣的,漂泊到南洋的客家人也多是族內通婚,保持相對的獨立性。但是現在對立性的生存競爭消失,代之的是聯絡與互惠的融合共生競爭關係。“獨立島”則立刻受到周邊環境的同化壓力。比如,在清末,粵北韶州府(今韶關市)還是純粹的客家地區。隨著粵漢鐵路開通及工業建設,被北上的講“白話”的廣府人滲透,以中心城市和鐵路、公路分割輻射許多地區變成了“白話區”,如英德、韶關市區、樂昌,僅有幾個為始興、翁源、南雄幾個純客家縣。又如在印尼的許多客家人受到當地政治環境影響,接受基督教或者是伊斯蘭教,脫離了客家人生活模式,族群認同感漸漸被削弱。

客家區域因為地域小、人口少對於周邊地域的依賴和互動越來越強,獨立性消失,過去保證“血統純正”的獨立島模式解體,漸漸被大區域經濟文化圈同化。

3、心理共同體的多向分離

文化的生存危機除了在地域發展的角度上越來越小之外,更重要在於“客家人”這種心理認同感上。斯大林劃分民族的理論中認為共同的心理素質是最穩定的民族特徵,主要建立在認同感、歸宿感上。但是“客家人”這個群體現在表現出了許多弱化與分離的現象。這一點上,臺灣的客家人身上有非常值得玩味的現象。認同客家的與拒絕客家認同甚至拒絕中國人認同的人,共同生活在狹窄的空間裡,雖然流著同樣的血。

①地域區別取代族群區別

現在人們關注來源地而非族群區別。在大陸體現在過去注重“籍貫”到現在注重強調“出生地”的變化。隨著人口流動加強,進行定位的元素是行政區劃地,如廣東梅州人,廣東韶關人,江西贛州人,而非“客家人”“福佬人”“廣府人”等通俗認同,缺乏天下“客家是一家”的親切感覺。出生在外的客家人第二代、第三代對出生地的認同大於對“老家”的認同。尤其在經濟發達地區,許多人認為自己是廣州人、深圳人而非梅縣客家人。“老家”僅僅是一個父母的過去而已。

②不同發展狀況使“客家人”內部產生距離、分異

客家人各地的客家文化都有差異,各具特色,體現了多元與豐富性,受到各所在地發展差異影響,文化的生命力也強弱有別,但是受到大環境的衝擊,這些次一級文化隨時發生斷裂,被其他文化所同化。旅居國外的客家華僑、華人的第一代是滿口“阿姆話”,到了第二、三代對於客家文化的認同日益減少,在心理共同體邊緣地帶,大多僅僅學來隻言片語。代際間、地域間產生距離,不利於統一。

③“大民族文化”削弱了客家人的族群認同

在大陸,受到全國統一的教育、語言、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各族群間的區別被歸人統一的漢文化中,普通話成為最重要的資訊來源與載體,用規範化、模式化的方式融合各地文化,磨滅地域文化差異,客家文化不可避免地也被削弱。

二、傳承思考

海德格爾指出“人”的基本心理需求是“詩意地棲居”。西方的成就和進步實際上並不幸福,反而讓人困惑。“存在自身沒有顯現、敞開、領悟出來,真理處於幽暗之中。世界上的高談闊論、能言善辯以及種種誇飾、詭秘的言語並沒有說出真實的語言……因為人們沒有思考存在,而存在才是思想所思和應思的。相反,人們只是思考在者、物件等等。思考的詩意由此被遮蓋,導致了邏輯、計算、測量的瘋狂肆虐。”現代“科學世界”發展迅猛,創造了許多物質的奇蹟,但其許多弊端也深刻地影響著人類社會。“SAM”“人類幹細胞胚胎研究之爭”到“蘇丹紅事件”等,被工業化、商業化、產業化的人類生活進人了社會發展的“機械鏈條”之中,導致對人的“物化”以及對人存在意義的忽略,還原“人”自然的本義成為人文關懷最重要的價值。21世紀是東方的世紀,除了在政治經濟領域中東方崛起的勢頭迅猛之外,還在於東方傳統的文明日益成為全人類新世紀價值源泉,滿足人類心理的寧靜與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伴隨“中國熱”、“少林功夫熱”、“中醫熱”、“老子熱”,東方文化被寄予成為為人類找尋的“香格里拉”。

(一)傳承價值與意義

“全球化”所寄予的是對現代物質文明頂禮膜拜的一種情感。雖然科學一日千里,人類仍然是站在封建的農業文明的濡養下進行“思考”。和自然界一樣,人類文明的源頭都站在最高最古處,人類在下游享用文化的盛宴與膚淺,傳統文化在現在就是流過的大江,滋潤大地,但是卻在人類密集處被“硬化”、“汙染”、“分流”,最後被“異化”,人海口“赤潮”肆虐。傳承的價值就在於“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微妙博弈中獲得“人與自然”的協調生態。 客家人的“家族觀念”、“發展觀”在歷史中都是歷史上南中國發展的典範,其顯著的特點在於“綠色生產力”,“和諧建設生活家園”。在現在人類社會發展的經驗裡,不但沒有落伍,反而是一種非常值得推廣的價值觀。如廣東省梅縣雁洋鎮雁南飛茶田度假村,總面積450公頃,在青山綠水間濃墨重彩揮灑而就的融茶葉生產、加工和旅遊度假於一體的山區“三高農業”、“生態農業”、“旅遊農業”的開放型旅遊度假區。雁南飛茶田度假村按照“茶田風光、旅遊勝地”為發展方向,透過茶葉種植、加工、茶藝、茶詩詞等形式營造了濃厚的茶文化內涵並融客家文化於其中,既有自然風光,又有農業開發、度假功能。良性發展了近20年,成就了一個客家文化品牌,天人合一,是客家人傳統文化濡染的必然結果。傳承客家文化,在多元文化世界中,無疑對於保持客家文化獨特性、保持世界文化基因的多樣性意義重大,透過文化,負載人類發展的價值,負載人類共同的世界。

(二)傳承的方式思考

基於對客家文化發展危機的判斷,我們必須建立相對比較保守的“保護性傳承”的思路。源於文化的多元與非物質特性特徵一面,文化就像江河,浩浩蕩蕩,千迴百轉,是一個最宏大的物質和能量迴圈模式。處理不好,就像黃河下游,成為地上懸河,威脅黃河兩岸,是“堵”是“疏”?人們選擇的方式其實就是選擇一種生活,只是“近現代”發展二百年,文化的懸河已經形成,人們已經漸漸適應了“地上懸河”邊的生活方式。當黃河咆哮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鞏固堤防,把水流限制在一個狹窄的區域,成為一種炫耀人力的工程。而文化的大河,現在又何嘗不是用西方文明的堤壩,把傳統的文化束縛住。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基本上是依靠行政機構進行,變成了政府行為:山歌節、民俗文化村、客家風情遊、客家美食等等,最後演變為仰仗政府的附庸地位,成為政府進行經濟發展的一項內容,一個舉措,“文化搭臺,經濟唱戲”形象地說明了這一點。同時,受到行政資源的制約,有錢的地方大辦,沒錢的地方小辦或不辦。同樣,在文化的殿堂,客家學研究也因為客家地區分散、區域性明顯,難以形成一個整體、核心,使客家文化傳承受到制約。

文化地理學領域“伯克利學派”將文化看作控制人類行為的重要力量,是一種穩定的力量。文化、環境和人三者間,文化是動力,人是行動者,環境是改造物件。人—按照文化原則行動的人—如何改變了自然環境而創造了相應的文化景觀。客家文化如何引導客家人在“全球化”現實下確保自己的社會空間,張揚自己的價值,重新分配客家人的社會空間?我們可以認為以文化危機為轉向的誘因,由精英分子與客家人群體繼往開來共同譜寫新世紀的客家文化。文化是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客家人之外的“第三者觀察”的成果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部分,許多外國的研究機構介入客家學研究,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一個新平臺。如法國高等教育學院教授勞格文((JohnLagerwey)博士主持編寫的《客家傳統社會叢書》目前已經出版20多本,內容極其“本土化”,在客家文化研究上的價值主要表現在記錄客家人地區文化基因,“搶救性保護”正在流失的文化。

1、整理、發掘、發展通常的客家文化,慎重提“揚棄”

基於客家文化與現世文化的交集部分進行發展,而在此外的部分,從立場、情感、價值多方面對客家文化進行分析,慎重進行“揚棄”,保留客家文化的原生態狀況,防止被現世流行文化侵蝕。半個世紀裡,“文革”、“經濟掛帥”對文化的破壞的教訓是非常深刻的。文化的多樣性價值不是短短几十年或者是一種價值觀念可以度量的。每一代人都有一個接力棒交接的任務,都需要付出非常多的努力,。重要的是客家文化精髓不變,在這個前提下,對於客家文化就需無大小、無鉅細、無尊卑地整理、發掘、發展。這需要有高素質的客家文化研究群體。

2、竭力保留文化的物質載體

文化的物質載體,圍攏屋、圍樓、客家傳統服裝、生產器具等,受“風化作用”影響非常大,一種是來自於自然環境的各種物理、化學風化作用,直接破壞其物質本身基本形態,一種是來自於社會環境的新舊替換、淘汰。風化過程是不可逆的過程,需要給予相當的重視,採用修繕、維持、博物館整理、民間保護等方式多方面進行。不至於在未來留下對空憑弔的遺憾。

3、燃點客家精神新火炬

客家人群體,分散世界各地,支脈眾多,演繹各異,其人、物、文化要素都有其獨立性,但是來自客家人驕傲的成就,歷史以來客家精英在政界、商界、學界、軍界等各領域留下的奮鬥事蹟卻是客家人共同的精神火炬,成為激勵客家子弟奮發進取的重要力量。新時代,也需要有客家傑出人才扛起振奮客家精神的旗幟,用富於時代氣息的客家人精神,激發全體客家人的凝聚力,“實幹闖未來”。

三、結論

文化的發展不是均衡的狀態,始終都有發展,但是歷史不能選擇,過去就不會回來,由此體現其珍貴。客家文化傳承,所載甚多。有歷史有發展,自我調適、理性選擇、融匯創新,需要提高客家人維護客家傳統文化的意識;發展客家地區的綠色生產力,提高客家人的綜合素質;客家區域廣泛、深入交流、聯絡,整合客家能量;在發展的過程中傳承帶有現代特色的客家文化,凝聚一批客家才俊,激發亞洲世紀中的“客家之光”。

(作者:廖文,廣州市鐵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