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春節記憶:正月十五鬧花燈

春節記憶:正月十五鬧花燈

“娃娃哎,出來玩燈呵,不要你的紅,不要你的綠,只要你一根洋蠟燭。”

農曆正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春節期間的一個重大的民俗傳統節日。

元宵節古稱“上元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按照古代傳統,正月十五叫做上元。上元之夜,便是元夜。在古代,夜和宵同義,元夜又稱元宵,所以又稱正月十五上元節為元宵節。在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在這月圓之夜加以慶賀,期盼日子紅紅火火,從而慢慢演變為今天的傳統節日。

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句容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

元宵是因為有元宵節,又因為它專在元宵佳節服食,所以叫做“元宵”,寓意團團圓圓,和和美美。但句容不叫元宵,也不叫湯圓,叫糯米糰子。“團”方言讀“妥”,有的還讀děi。

做糰子的米是糯米,村人習慣留一小塊水田種糯稻,有的是自家種,有的是幾家合種。將糯米淘淨晾至半乾,放在石臼裡舂或用石磨磨成粉,再放到竹匾裡曬乾。那時節,只要走進村莊,家家戶戶門口都擺放著大大小小曬米粉的大竹匾。

糯米糰子有大小之分,小的都為實心,用糯米搓成的小湯圓放在鍋裡煮熟後,用白沙糖沾著吃。大的如拳頭,包有餡心。餡也有好幾種,有芝麻的,豆沙的,薺菜的,醃菜的,不同的餡,自然不同的味道。煮糰子有的是清湯,有的是渾湯,湯裡面放入花生米、豆芽、乾絲,用芡粉,湯鮮味美。有些糰子收口時有意留下一個尖兒,像桃形,這是為了辨認糖圓子和菜圓子。

做湯圓先把糯米粉兌過冷水攪勻了,反覆揉搓成一大砣不沾手的粉團,再一小截一小截的揪了,實心的在手心裡搓圓即可,包餡的壓成扁皮,攤在手掌心裡,包上餡搓圓。

“上燈糰子落燈面,正月十五過小年。”落燈,燈節的最後一天。“落燈”即落下家中掛起的燈籠,六天的燈節也就結束了。這一天,家家戶戶晚上吃麵條,寓意一年到頭,順順暢暢。年雖過完,但幸福生活長長久久。

元宵節又稱燈節。

有一則傳說講得很具體。據說遠古時,天上有隻神鵝降落人間,不巧被一獵人射傷,惹得玉皇大帝火起,下旨準備在正月十五日派天兵天將去人間放火,燒燬全部牲畜財產。天宮中有位善良的仙女,冒險下凡通風報信。人們想出對策,在正月十五前後,家家門前掛上紅燈,同時放火花、火炮,做出起火樣子,哄騙玉帝,果然奏效,以後,就形成了燈節。人們歡度燈節,是為了迎豐收,慶太平。

句容的燈節起於正月十三的“上燈”,終於正月十八的“落燈”,燈期長達6 天。

“正月裡來是新春,家家戶戶點紅燈……”“上燈”為燈節的開始,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高掛紅燈籠。

春節記憶:正月十五鬧花燈

元宵節最重要的活動莫過於玩燈觀燈。

元宵到,花燈俏,正月初五一過,家家戶戶就開始忙著扎花燈了。

扎花燈是句容人的拿手好戲,黃梅街道(開發區)河橋行政村王家橋自然村還是遠近聞名的“花燈村”,花燈賣到南京夫子廟。華陽秦淮花燈名氣更大,2008 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今天懸掛在秦淮河邊、南京夫子廟的照壁上,成為標誌性景觀的“雙龍戲珠”燈組,就出自句容華陽燈綵。

元宵節前幾天,大街小巷各式各樣的花燈琳琅滿目。各式各樣的花燈一排排掛在路邊,男男女女興致勃勃地挑選自己喜愛的花燈。

俗語說“三十的火,十五的燈”。正月十五這一天晚上,家家戶戶把家裡所有能點的燈全部點起來,一片通明。有錢人家在燈節前還準備一些花燈,掛在屋外。

農村舉行迎燈遊行,俗稱“行燈”。晚飯後,孩子們帶著自己的燈陸陸續續從家裡出來,提著的、舉著的、拖著的……方燈、鼓燈、西瓜燈、蘿蔔燈、兔子燈、荷花燈、金魚燈、五角星燈……到處是移動的燈火,像人間的銀河。

城裡更加熱鬧,店鋪掛上了大紅色宮燈或一串串小燈籠,沿街扎滿竹架松棚,松棚上綴掛各種彩燈,火樹銀花,五光十色,燈火通明,燦若白晝。整條街喜氣洋洋,遊人如織。街上男男女女,人山人海,熱鬧非常。

除了玩燈觀燈,後來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等內容。舞龍燈的同時,挑花擔、打蓮湘,河蚌女精等穿梭其間。龍燈所到,歡聲雷動,遊人蟻集。一項項娛樂將年氣引向了高潮,城鄉沉浸在節日的歡樂氣氛裡。

猜燈謎也是元宵節期間一項喜聞樂見的活動。店鋪門前紗燈高懸,謎語懸之於燈,供人猜射,射中者即奉送本店出售的商品。這一促銷活動,引得店鋪門庭若市。

過去,一些廟會也在正月十五“賞燈”這一天,各村抬著菩薩神像去廟會,在看燈的人群中巡遊,同時還疊羅漢、搭牌坊,無比熱鬧,這樣的燈會一直延續到新中國成立初期。

春節記憶:正月十五鬧花燈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未婚青年女性這一天可以上街觀燈,盼望能遇見有情人。一年到頭,元宵夜晚最詩情畫意,是婦女最快樂、許願最多的夜晚。演繹了諸多一見鍾情的美好愛情故事。所以時至今日,有人提出將元宵節定為中國的情人節也不無道理。

句容還有送燈的習俗。“燈”與“丁”古音相諧,“送燈”就是“添燈”即“添丁”的意思。過去,如果新媳婦進門,三年不養,家中的上人心就慌了,元宵節前,孃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望其早日添丁。

“送燈”也是有講究的。孃家在姑娘結婚的第一個燈節要送走馬燈,上面有送子娘娘,還有諸如“天仙早送麒麟子;玉女常懷及第兒”的對子。

女兒有孕在身,為給女兒和未來的小外孫發吉兆,送石榴燈、藕燈。石榴燈寓意多子多福,藕燈寓意成雙捉對,接連不斷。

有的人家在姑娘有了孩子後不送,有的人家疼姑娘,每年元宵節仍然由外婆家送糯米糰和燈籠給外孫外孫女。送狀元燈,寓意“狀元及第”。

正月初八,孃家就將精心挑選的燈與豬肉、元宵、麵條等等送來了。婆家則要放鞭炮,辦酒席,以示回禮。

正月十八落燈日,婦女有“走三橋”“燒十廟香”的習俗。傳說在這一天走過三座橋,燒了十個廟的香,便可消除百病。

春節記憶:正月十五鬧花燈

過了正月十八日,燈節就算結束了,年也真的過完了,所謂“元宵三日後,各事都照舊。”大多數出外謀生的人最遲正月二十就動身了。店家也完全恢復了營業,謂之“大開門”。還有的人家把門窗上的掛絡撕下來,意思是年已過去,“沒得心思想了”,該忙營生了。

隨著時代的變遷,元宵節雖然有些習俗已不見,但吃元宵、觀花燈,猜燈謎等風俗仍延續至今。

句容還多次舉辦元宵燈會,讓這一傳統的節日更加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