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雙麻火燒,嘗一口時間的味道

都說“民以食為天”,食物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初到開封的遊客不僅會被這裡的盛景吸引,還會被眼前的各種美食所誘惑。有一種看似平實的美味不得不品嚐,那就是開封的古老名吃—雙麻火燒。雙麻火燒是當地人喜愛的一種日常食品,外地人對它可能不太熟悉。雙麻火燒的外形是圓的,直徑大約有10釐米,厚度約1。5釐米,焦黃的雙面佈滿烤得金燦燦的芝麻,因此得名。火燒聞起來香氣襲人,吃起來皮焦裡酥,讓人回味無窮,而且便宜實惠,深受大眾的青睞。

雙麻火燒,嘗一口時間的味道

說起雙麻火燒的來源,可謂是歷史悠久。它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經出現,本名叫“胡麻餅”,據說是從西北的少數民族地區傳入中原的。由於西北少數民族生活方式的特殊性,他們為了方便長期儲存面制食品,就在地上挖坑生火,待坑壁烤熱之後,將和好的麵糰拍成餅狀,在坑壁上用火烤熟,於是火燒因此而得名。火燒由於水分少,不易發黴變質,便於儲存,就成了他們生活和遷徙中的主食。隨著人口的流動,這種製作方法逐漸傳到內地。

雙麻火燒,嘗一口時間的味道

在開封街上售賣雙麻火燒的人家是比較多的,但是最好的當數開封城東的清真寺“東大寺”周圍的“沙家”“丁家”“海記”“李記”等回民做的雙麻火燒。他們做的最受歡迎,幾乎供不應求,這也難怪,這本來就是他們古的傳統食品。

雙麻火燒,嘗一口時間的味道

說到吃,我是停不下來的,走在古都悠長的街道上,清晨的薄霧剛剛消散,街道兩旁的小吃早餐店就開門營業了,哪怕是隔了老遠也能夠清楚地聞到美食的味道。

雙麻火燒,嘗一口時間的味道

雙麻火燒的香味隨著我走近越來越濃烈,我走進一家掛著“仁香齋”招牌的雙麻火燒店鋪,感覺不算太大,可顧客還不算少,可能都是慕名而來的吧!他們做的火燒外表黃燦燦的,又香又脆。據說雙麻火燒最關鍵的工序就都,灶火在開封的紙醉金迷裡飄蕩,是處理芝麻以及令外皮香脆。

做火燒的師傅都是手藝嫻熟,動作麻利,先把芝麻用涼水浸泡,去除外邊的薄皮,剝成芝麻仁備用,然後把適量的油倒入鍋內,燒到八成熱再離開火口,再把麵粉倒進去用鐵鏟翻勻,攤到案板上晾乾,加入各色作料就成酥麵糰了。後面的工序更是複雜,我坐在靠近師傅製作火燒的餐桌旁,看著他們運作自如的神態,真是不得不佩服,做一個雙麻火燒居然要如此多的工序。等待一個火燒出爐,也需要一點耐心,但是為了美食,我還是堅持等下來。

雙麻火燒,嘗一口時間的味道

不一會兒我的香噴噴的雙麻火燒烤好了,看著金黃的雙面芝麻麵餅,頓時激起了我的食慾,還沒等品嚐,我就忍不住流口水了。聽說火燒配油茶是最好的吃法,可惜這家店裡沒有,我也只能用一碗粥來代替油茶了。

雙麻火燒,嘗一口時間的味道

我拿著火燒,輕輕咬下第一口,滿口的焦脆感覺,這火燒雖然不是什麼大魚大肉之類,但卻是實實在在的美味,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道美食的背後都有各自的故事,古老的、有趣的、悲傷的,吃著雙麻火燒,能感受到來自古老少數民族的智慧,口感香噴、用料實在的火燒,就如同他們誠摯樸實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