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貼餑餑熬小魚,一道流傳幾百年的家常便飯

天津是一座海濱城市,其水產品十分豐富。因此,在此地,也有著多種多樣的吃魚方式。其中,貼餑餑熬小魚,便是天津的一大特色美食。

一說到天津衛的特色美食,人們首先想到的是“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道大麻花”“耳朵眼炸糕”“煎餅果子”等等。其實天津人最愛吃的是名不見經傳的貼餑餑熬小魚。

貼餑餑熬小魚,一道流傳幾百年的家常便飯

貼餑餑熬小魚

都知道,貼餑餑熬小魚是一道美食佳餚,但是人們卻很少知道它還有一個美麗的名稱叫:佛手糕千眼魚。

之所以有這麼美的名字,據說還有這樣一段故事。

據說,在乾隆年間,天津南運河畔一帶,有一家李姓人家,家中只有父女二人相依為命。他們平時靠擺攤賣茶、賣菜為生。由於這父女倆為人忠誠厚道,來往於京津的人們都喜歡在這裡歇腳喝茶聊天。

有一天,一位氣度不凡的大商人來到茶攤喝茶水。不覺到了晌午吃飯的時間。這時,屋裡出來一位十七八歲的姑娘,粗衣素服,端著盛有金黃色餑餑的大盤子,餑餑下面還有好幾條二寸來長的頭尾交錯的熬小魚。

貼餑餑熬小魚,一道流傳幾百年的家常便飯

熬小魚

頓時,香氣撲鼻,令這位大商人肚子中咕咕叫。李老漢見狀說:“正好是個飯點,你要不嫌棄,一起吃口?”這位商人一點也沒客氣,便答應了。他拿起一個餑餑咬了一口,覺得此餅又脆又香,還有一絲絲甜滋滋的味道,好吃極了。然後他又夾起一條小魚放到嘴裡,其味道鹹淡可口,魚鮮味美。他便問道:“這飯叫什麼名字?”李老漢答道:就是家常便飯,餅子是用玉米麵做的,小魚是過往的漁夫難以出售的小魚,低價買來燉的。商人看了看餑餑,又看了看碟子裡無數條橫七豎八的魚,便說:“就叫它‘佛手糕千眼魚’吧!”

後來,人們知道在李老漢家吃貼餑餑熬小魚,而且又給其賜名的商人就是乾隆皇帝,都來詢問這道美食的做法。從此,這倒美食便名揚天下。

貼餑餑熬小魚,一道流傳幾百年的家常便飯

家常製作貼餑餑熬小魚

實際上貼餑餑熬小魚的作法最簡單,以前,人們在房前屋後用土磚坯壘起灶,再放上一口鐵鍋,放少許油,用柴木慢慢燒熱。然後放上蔥、姜、蒜、甜麵醬等調料,加水,倒上“黃瓜魚”“小麥穗魚”“鯽魚”等雜魚,燒開。圍著鍋轉圈貼上玉米麵餑餑,然後加大火燒,並要燒的均勻。大約半個小時,魚熬透了,餑餑也熟了。掀開鍋蓋,水汽嫋嫋,芳香四溢。餑餑下面浸入沸騰的魚湯中,那種美味,只有吃了才會真正感覺到。餑餑下面軟軟的散發著魚香的味道,上面則又酥又脆;鍋裡的魚被熬得連骨都酥軟了;餑餑就著小魚一起吃,香酥可口,真是別有一番滋味。

現在也有人稱貼餑餑熬小魚為“一鍋出”,在原來的基礎上也有所發明創新,在貼餑餑的同時,貼上一些白麵卷子,一白一黃,更另有別致的味道。

貼餑餑熬小魚,一道流傳幾百年的家常便飯

貼餑餑熬小魚

如今,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人們追求一種健康的生活,貼餑餑熬小魚又成了人們經常食用的一道美食。

不論是家人聚會,還是招待朋友,來上一份貼餑餑熬小魚,香甜可口,獨具特色,又有利於身體健康,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