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沉沒成本背後的心理效應

沉沒成本背後的心理效應

“沉沒成本”

是一個經濟概念,指

已經付出且不能收回的成本,

比如你買了雙鞋,出了鞋店就不能退換,那麼你花的錢就是“沉沒成本”。

既然“沉沒成本”是不可收回的,那麼從經濟學角度出發,當我們做選擇決策的時候,它就不應成為我們的參考依據,這才是理性的。然而,理性的人總是少數的,大部分人在做決策時往往會受到先前投入時間、金錢或精力的影響,出現強烈的繼續投入的傾向,這就是

“沉沒成本效應”

沉沒成本背後的心理效應

上世紀60年代,英法兩國決定一起研發協和客機——一種大型超音速民航飛機。在搞到一半的時候兩國的專家意識到這玩意太燒錢,就算搞出來,成本也太高了,沒有競爭力。

按道理說這時候最理智的辦法就是停止研發,但是呢,兩國政府在充分了解情況後,覺得現在停止專案,那前期砸的銀子不就打水漂了,這不是浪費納稅人的錢嗎,那哪兒行啊?於是大筆一揮,加大投資,硬著頭皮繼續研發!

最後,在預算超支近6倍的情況下終於搞出來20架飛機。

但是如先前所料,這種飛機沒有競爭力,而要收回成本最少得賣出64架飛機才行,結果更虧!另外,因為這事太出名了,所以“沉沒成本效應”又被稱作

“協和效應”

人們面對收益和損失時,損失更加令他們難以忍受。

我們天生就對“損失”更加敏感,為了避免損失或找回損失,我們會變得冒險。

在做決策的時候,往往會念念不忘先前的投入,擔心新的決定而讓以前的投入付諸東流,於是不願改變現狀,白白丟掉了很多機會。

沉沒成本背後的心理效應

人們在決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時,不僅是看這件事對自己有沒有好處,也會看過去是不是已經在這件事情上有過投入。我們把這些已經發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時間、金錢、精力等稱為“沉沒成本”。

“沉沒成本”是已發生,無法回收的成本支出,它是一種歷史成本,對現有決策而言毫無價值,不會影響當前的行為或未來的決策。

它可能是那些難以割捨的東西,就像有的人家裡堆積著大量用不著的物品捨不得扔,卻想著“萬一哪天用得上呢?”。結果家裡的空間越塞越滿,找工具收拾房間花費的時間成本越來越高,生活也變得越來越沉重。

“沉沒成本”本該是我們努力排除的干擾,可很多時候,我們卻因為不自覺地過於重視它而不斷投入新的成本。它也可能是市場的錯誤投資,從一開始衝動買進,到後面陰跌不止,可你卻並沒有就此止損,反而是投入更多資金期待反彈。

沉沒成本背後的心理效應

“沉沒成本”也可能是你與他人的一段感情,雖然衝突不斷,矛盾重重,看對方越來越不順眼,可卻因為你們已經交往了好多年,不甘心就此結束。結果是彼此將就著生活,相對無言的時間越來越多,而每一次的忍讓都是內心的一次煎熬。

如果不懂得及時止損,甚至為了這個損失而追加成本,最後只會得不償失。

我們人生的困境大多源自於此。而害怕損失的人,卻往往損失最大。如何判斷哪些該留該珍惜,哪些該割腕止損,重新出發。

所以,我們每一個人做選擇時,都要問自己兩個問題:

我現在做的事情,對未來能否產生持續積極的影響?

我現在的決策,有沒有被過去的付出所左右?

想好這兩個問題,將會影響我們當下和未來的幸福水平。

沒有誰,喜歡被當作一個輕易放棄的人。同樣地,揹負著沉重的過去,也讓我們難以承受。因為,為一個錯誤的選擇而苦苦堅持,也是一種失敗。這時候恰到好處地放棄,才讓我們有機會更快接近,撥雲見日的那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