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衡山“紅繡才”6年繡出20米長《清明上河圖》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8月16日訊(記者 徐德榮 通訊員 趙詩 彭馨)186萬多個繡布格、2萬多根繡線、2千多個日夜、400餘根繡斷的針……這是衡山縣十字繡手工藝人劉小紅,為繡制心愛的畫作記錄下的一組數字。究竟是什麼樣的作品,有著如此大的魅力呢?

衡山“紅繡才”6年繡出20米長《清明上河圖》

△十字繡作品《清明上河圖》

這幅精美“畫卷”,就是劉小紅的十字繡作品《清明上河圖》,色彩豐富、動態逼真,大到城牆、橋樑,小到雨傘、貨架,原作汴京兩岸的自然風光和繁榮景象在這幅十字繡作品中盡數體現,而精湛的手工技術與畫作的迷人神韻互相輝映的同時,劉小紅其實也在與她的手工作品相互成就。

記者瞭解到,這幅作品長20米、寬0。7米、重約20多公斤,繡有人物684人、牲畜96頭、房舍122座、轎子8頂、舟船25只、樹木124棵,此外,還有許多其他景物。

衡山“紅繡才”6年繡出20米長《清明上河圖》

△十字繡作品《清明上河圖》

“我覺得最繁華,最難繡的,就是這個虹橋。這個是當時汴京的一個重要的樞紐,這個橋是石板加木質的橋,反映了當時汴京的一個交通繁華的景象和交通要道。這裡車水馬龍,河流,船舶,來集市上的人,這密密麻麻的都是人群,還有樹枝……”劉小紅說起自己的作品,整個人顯得神采奕奕。當記者問起她為何選擇《清明上河圖》這種有難度的作品時,她告訴記者,這其實源於是她和女兒之間的一個約定。

原來,劉小紅的女兒十分喜歡《清明上河圖》,當女兒把《清明上河圖》中的故事分享給她後,她便被這幅畫作的魅力折服了,隨即四處託人買材料,開始耗時6年的大“工程”。

衡山“紅繡才”6年繡出20米長《清明上河圖》

△劉小紅在繡十字繡

當同齡人在跳廣場舞時、在茶館牌館娛樂時,劉小紅卻坐在家中“閉關”。為了完成這幅作品,劉小紅需要搓無數根繡線,因此她的每根手指上都有厚厚的繭。

“也有過放棄的念頭,但每次想到作者懷著這種愛國的情懷,把當時社會的繁榮景象、老百姓安居樂業的狀態用畫筆記錄下來,我就有動力了,因為我也想把這幅畫繡出來,注入自己的情感,也讓這幅畫更生動、更有活力。”劉小紅透露,在繡制時,她常常會被畫作中盛世景象感染,為北宋當時的繁榮景象有被記錄下而感到高興,也為當下能有這樣的幸福生活而感到慶幸。

衡山“紅繡才”6年繡出20米長《清明上河圖》

△劉小紅在繡十字繡

“十字繡其實是一個相當傳統的手藝。而且以前穿的東西,很多都是手工做的,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賦予了物品一種特殊的價值。所以我認為這種傳統手工藝,值得我們一代代人都瞭解並傳承下去。”劉小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