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魏國損失了5萬多精銳的魏武卒,為何再也無力重新組建?

魏國損失了5萬多精銳的魏武卒,為何再也無力重新組建?

在戰國大爭之世的背景下,戰國的所有國家都很注重軍隊建設,各國都有自己的精銳部隊,例如魏國的魏武卒、秦國的秦銳士和趙國的胡服騎兵等等。戰國的前期,魏國處於一超獨霸的強國。魏國所依靠的就是自己的魏武卒,魏武卒是戰國前期最強悍的重步兵部隊。但是與秦國的較量中,魏武卒損失慘重。那麼,在戰國的中後期,魏國為何無力重建魏武卒呢?

魏國損失了5萬多精銳的魏武卒,為何再也無力重新組建?

趙魏韓三個國家原本是一個國家,也就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晉國。三家分晉之後,魏國分到了晉國的中部地區。從現在的角度來說,魏國的地盤主要在河南省境內。眾所周知,河南地區以平原為主,土地十分肥沃,而且耕地面積很大。在戰國的初期,魏國和齊國的農耕是最發達的。在中國古代社會,農耕發達已經足以支撐一個強大的國家。正是在這一時期,魏國君主任用吳起變法,吳起在魏國的河西地區組建了著名的魏武卒部隊。魏武卒屬於戰國初期最強大的重灌步兵部隊,出現了:“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的說法。也就是說,魏武卒們穿著厚重的鎧甲,使用非常鋒利的武器,仍然能夠長途行軍。

魏國損失了5萬多精銳的魏武卒,為何再也無力重新組建?

魏國與秦國長期在河西地區拉鋸,魏國軍隊屢屢擊敗秦軍,就是依靠了魏武卒方陣。當時,魏國軍隊的傷亡遠遠低於秦國軍隊。除了與秦國軍隊作戰,魏武卒還先後兩次擊敗齊國軍隊,齊國最終選擇了求和。魏國是戰國初期的霸主,魏武卒則是霸主地區的重要屏障。仔細分析一下魏武卒的組成部分,魏武卒略微都點騎士的味道。魏武卒的官兵們都有自己的耕地,按照魏國的規定,魏武卒官兵不需要繳納賦稅,這讓魏武卒們沒有後顧之憂。戰國初期的魏國經濟發達、資源充足,能夠下資本武裝魏武卒部隊。當時,魏武卒已經開始裝備鐵製武器,同時期的秦國軍隊,則還在使用青銅武器。富國才能強兵,魏國明白這個道理。

魏國損失了5萬多精銳的魏武卒,為何再也無力重新組建?

吳起在魏國的處境很艱難,因此逃往了南方的楚國。楚王任用吳起變法,吳起按照在魏國的套路,組建了一支楚國版本的魏武卒部隊。但是由於楚國的資源有限,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制約,楚國的重灌部隊不是很出名。商鞅原本在魏國長期生活,對魏國的實際情況非常的瞭解。商鞅抵達秦國以後,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援,開始了秦國的變法事業。商鞅變法時期,秦國組建了著名的秦銳士部隊,也是重灌步兵。其實,商鞅把魏武卒的那套方陣移植到了秦國,秦國的秦銳士屬於魏武卒的升級加強版。由於秦國採用了按照戰功冊封爵位的套路,秦國官兵們的進取心非常足。秦銳士成為秦國軍隊的王牌之一,在戰國中後期的歷史上,幾乎每次戰役都有秦銳士的身影。

魏國損失了5萬多精銳的魏武卒,為何再也無力重新組建?

隨著局勢的變化,魏國的局勢已經不容樂觀。在桂陵之戰、馬陵之戰中,魏國軍隊遭遇了連續的慘敗,其中,魏武卒部隊也損失很大。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後,正在逐步崛起成為西方的強國。秦國開始重新與魏國爭奪河西地區,秦銳士和魏武卒開始了正面較量,按照荀子的說法:“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在與秦國軍隊作戰的過程中,魏武卒遭遇了毀滅性的損失。幾輪戰役之後,魏武卒已經所剩無幾,此時的魏國跌下了霸主的寶座。也許很多人都在懷疑,既然魏武卒已經損失殆盡,魏國為何沒有重新組建魏武卒呢?

魏國損失了5萬多精銳的魏武卒,為何再也無力重新組建?

在戰國的初期,魏國依靠自身雄厚的國力,組建了魏武卒部隊。魏武卒官兵的待遇、武器水平很高,花費了金錢不計其數。到了戰國的中期,魏國的河西地區已經被秦國佔領,楚國開始染指魏國的南部地區。魏國已經元氣大傷,能夠控制的土地大大縮小。在這樣的情況下,魏國貧弱的國力已經無力重新組建耗費巨大的魏武卒了。與魏國相比,秦國前後佔領了西川地區、魏國的西部和楚國的江漢地區,國力迅速增強。隨著自己實力的提高,秦銳士的數量越來越大。在著名的長平之戰中,秦國騎兵的數量明顯不如趙國,但秦國重灌步兵力挽狂瀾,封死了趙國軍隊突圍的路線。從而從古至今,軍隊戰鬥力和武器裝備有很大關係,而武器裝備又離不開國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