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逼得秦始皇不得不修築長城的匈奴,現在成了哪個民族說來很難信

“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這是《詩經·采薇》中的名句,講的是一個士兵少年時便戎守邊境,直到年老時回家的那種悲傷,而之所以那麼悲傷,則是因為“ 靡室靡家,獫狁之故。不遑啟居,獫狁之故”,因為獫狁的緣故,有家就相當於沒有家,收拾好行李卻無法啟程。

《詩經》是孔子收集的一些周朝人們的民間歌曲,可見當時獫狁是讓周人非常困惑的,而獫狁又稱為犬戎,就是後來匈奴的舊稱。在周朝的時候,獫狁讓周人不得不去邊境戎守,甚至還一度攻破西周首都鎬京,導致西周滅亡,讓中原王朝進入了東周時期。

逼得秦始皇不得不修築長城的匈奴,現在成了哪個民族說來很難信

春秋時期,獫狁也就是匈奴一族成為秦國的強敵,讓秦國不得不屯重兵在北部以防匈奴南犯。

到戰國時期,新誕生的趙國多次被北方遊牧民族林胡、樓煩侵擾,趙武靈王因此開展了向遊牧民族學習的胡服騎射,軍隊戰鬥力大增,一舉趕跑了林胡、樓煩,那兩支人馬向更北處遷移,融入到了匈奴之中,趙國開始與匈奴接壤。

此時中原內戰不休,匈奴常有窺伺之意,十萬精兵屯駐邊境,趙國使大將李牧率十萬大軍駐守,李牧在

逼得秦始皇不得不修築長城的匈奴,現在成了哪個民族說來很難信

此時中原內戰不休,匈奴常有窺伺之意,十萬精兵屯駐邊境,趙國使大將李牧率十萬大軍駐守,李牧在領命之初都只是嚴令士兵在城中吃好喝好睡好,好好訓練好好娛樂,不要跟匈奴正面交鋒,匈奴騎兵一過來就進入城中,他們無法破城,自然只能無奈退去。

這樣過了十年,已經在城中待得不耐煩的趙軍們紛紛請求一戰,而匈奴們則認為趙人不敢一戰,已經失去戒備心理變得鬆懈下來,這個時候李牧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搞了一個突然襲擊,讓匈奴損失慘重,從此匈奴十多年不敢南犯。

秦朝建立的時候,匈奴漸漸又緩過氣來,侵佔了秦朝的很多地方,其中包括本屬於秦國的隴西河套地區,以及原本屬於趙國的邊境州郡,直接威脅到了秦朝首都咸陽的安危。

逼得秦始皇不得不修築長城的匈奴,現在成了哪個民族說來很難信

秦始皇那可以說得上是“天字號第一狠人”,誰讓自己吃虧那就要滅掉對方國家的主,吃了這樣大虧自然不會善罷甘休,於是他派遣大將蒙恬率領三十萬大軍北上,先是收復了河套地區,並且在匈奴還沒來得及反應過來的時候乘勝追擊,一直打到了陰山以及賀蘭山,讓匈奴後退七百餘里。

不過由於匈奴是遊牧民族,天然善騎射,有著非常強大的機動能力,若是大軍撤走以後,他們想要再攻進來是非常容易的,因此秦始皇命令蒙恬的三十萬大軍一直在那裡駐守,但這樣子下去也不是長久之計,畢竟大軍的消耗實在太多了,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呢?

在匈奴的強大壓力下,秦始皇也被逼得不得不採取了守勢,讓蒙恬的三十萬大軍帶領著百萬民夫修築成了長城,以此來抵禦匈奴的入侵。

秦朝強盛一時但卻二世而亡,十多年後就進入了秦朝末年的楚漢爭霸,匈奴漸漸又緩過氣來了,尤其是他們還出現了一個統一整個北方的冒頓單于,讓匈奴變得前所未有的強盛,地盤從陰山到貝加爾湖,從遼河到蔥嶺,有著三十多萬精銳的騎射手,讓劉邦都吃了大虧,差點就永遠地留在了白登。

逼得秦始皇不得不修築長城的匈奴,現在成了哪個民族說來很難信

那是漢朝建國未久的事情,劉邦在前200年率領32萬大軍徵匈奴,前期節節勝利,漸漸開始飄了,中了匈奴的誘敵之計,劉邦率領精銳的先頭部隊拋下大軍獨自深入追擊到白登,結果被冒頓單于率領40萬大軍圍在了白登山上,整整圍了七天七夜,眼看糧食都沒了,再玩下去就完了,因此才去賄賂冒頓單于的老婆,讓冒頓將他們給放了出去。

自那以後,漢朝在很長時間裡在對匈奴的外交政策上,一直都是採取“和親”政策。直到漢武帝時期,有了多年和平休養生息的財富積蓄,有了衛青、霍去病那樣的絕世名將,才一改當年方針,將匈奴給打得抱頭鼠竄,收復河南地區,奪取河西走廊,滅掉匈奴十多萬人馬,還有十多萬匈奴人向漢投降,匈奴就此由盛轉衰,被迫不停地向更北方、更西方遷移。

在失去了大量地盤的情況下,匈奴本身的內部矛盾也更為嚴重,出現了種種內訌,其中失敗的一方要麼被清洗,要麼投降漢朝,匈奴實力越發降低。

尤其到46年的時候,匈奴境內發生天災,人畜死亡大半,民心不定,到48年就有匈奴貴族率領四萬人歸降漢朝,這些匈奴人被稱為南匈奴,而留在大漠的則是北匈奴,他們依然在大漠上過著極其艱苦的生活。

逼得秦始皇不得不修築長城的匈奴,現在成了哪個民族說來很難信

草原上的生活很艱苦,北匈奴過得很難受,於是隔三岔五地就劫掠一番漢朝邊境,這個時候已經是東漢了。

東漢一方面讓南匈奴去打北匈奴,同時發出外交辭令,讓更北方的鮮卑等遊牧民族也去打北匈奴,同時自己還派出大將率領大軍不時攻打北匈奴,北匈奴的民眾日子過得很苦,短短兩三年裡就有八十多批人歸降漢朝,每一批的人數從幾百到數千不止。

89年,東漢大將竇憲、耿秉率軍猛攻北匈奴,俘殺一萬三千多人,北匈奴二十多萬人歸降,到91年的時候,北匈奴已經往西邊撤退到了西域以西,到160年的時候更有一支族人撤退到了“去長安萬二千里”的康居,也就是現在中亞的部分地區。

那些不停西遷的北匈奴人融合了其他多個民族,被很多歐洲的學者稱為“匈人”,他們在經過上百年的發展壯大以後,在4世紀時擊敗黑海附近的阿蘭人和哥特人,就此進入歐洲,並且橫掃歐洲,在那裡建立了龐大的帝國,他們的領袖阿提拉被歐洲人稱為“上帝之鞭”,意為上帝派來懲罰自己的人。

逼得秦始皇不得不修築長城的匈奴,現在成了哪個民族說來很難信

不過匈人雖然戰鬥力強大,但並沒有先進的文明,帝國雖然龐大卻只是為了方便統治者掠奪,因此很快就分崩瓦解,而匈人也在歐洲與各個民族通婚,他們留下的混血後裔是現在位於歐洲東南部保加利亞的保加爾人。

至於留在中原大地的南匈奴,本來一直被安置在河套地區,後來曹操將其分為左、右、南、北、中五部,分別遷到陝西、山西、河北等地,由漢人監督統率,在東漢末年三國爭霸的時候,這些匈奴人也蠢蠢欲動,但被曹操打得毫無脾氣。

直到三國歸於司馬,西晉完成大一統沒多久後爆發了八王之亂,中原才真正陷入亂局,這些匈奴人中也就有人趁亂起事。304年,南匈奴後裔劉淵(因漢朝與匈奴通婚,其後裔隨母姓)自立為漢王,追尊蜀漢後主劉禪為孝懷皇帝,立國號為漢,不過史書上通常將其稱為漢趙,因為8年後他的後裔將國號改為了趙。

逼得秦始皇不得不修築長城的匈奴,現在成了哪個民族說來很難信

漢趙於328年滅亡,匈奴走向了徹底衰落,這段時間也是民族大融合的時期,匈奴人與鮮卑人、月氏人、柔然等民族大量通婚,漸漸匈奴這個民族也就不存在了,如果說一定要探究匈奴後裔究竟是誰的話,那麼現在位於保加利亞的保加爾人倒勉強算得上,雖然是混血後裔,但除此之外,匈奴在歷史上的痕跡基本就無影無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