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左宗棠設定一邊關哨所,民國仍然有兵駐守,見我軍到來換裝了!

網上有一句很流行的話:“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在和平時代,我們能夠在祖國的庇護下生活,感受平凡的幸福。但一些人卻總是忘記,這樣的幸福,是靠很多默默無聞卻偉大的人在背後付出,保家衛國、站崗放哨,守衛同胞安全,才換來的。

左宗棠設定一邊關哨所,民國仍然有兵駐守,見我軍到來換裝了!

我國是一個五千年的文明古國,千百年來,這片華夏土地上燃起過無數戰火。到了近代,民族面臨危機時,許多人投身了抗戰隊伍,戰死沙場,英烈之名流芳千古。其實除了在戰場前線上計程車兵,那些值守國土邊境的人,同樣值得敬佩。

公元1887年,晚清名臣左宗棠率軍收復了南疆後,建立了賽圖拉哨所。當時的賽圖拉哨所是由100多名清軍中的敢死隊員建起來的,他們騎著駱駝瘦馬,翻越重重險阻,來到了當時我國最西邊境的賽圖拉,跟當地的百姓一起,把簡單的哨卡修建起來。

左宗棠設定一邊關哨所,民國仍然有兵駐守,見我軍到來換裝了!

這裡臨近印度,海拔非常高,達到了3800米,氣候寒冷、環境惡劣。但是,賽圖拉的地理位置險要,不能沒有守軍,否則殖民者的野心,隨時可以越過這簡單的邊界線。事實上,賽圖拉哨所是一個統稱,它包括了三十里營房、康西瓦等分卡,範圍廣闊。

原本它還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一個交通點,有“天險”之稱。在這裡,普通人很容易產生高原反應,一不小心丟了命也是可能的。在賽圖拉哨所守衛計程車兵,想把它下面的分卡全部巡邏一遍的話,保守估計需要3個月的時間。

左宗棠設定一邊關哨所,民國仍然有兵駐守,見我軍到來換裝了!

在那種艱苦的環境下,很難想象他們是怎麼堅持下來的。清朝滅亡後,這裡還是留下了少部分人駐守,民國時期外界混亂,物資匱乏,很多東西運不進來,哨兵們就靠自己撿牛糞生火,每到夜晚,氣溫更低,大家緊緊挨在一起取暖,他們吃的最好的東西是玉米麵糊糊。

有時候,連玉米麵糊糊也吃不上。國軍時期,這裡4年才換防一次,駐守在這裡的國軍士兵,每天只能看到連綿無盡的雪山。雪山上空氣氧含量不到我們身邊的45?而紫外線強度卻高出50?官兵們一般是花半年時間巡防,半年時間守衛哨所。

左宗棠設定一邊關哨所,民國仍然有兵駐守,見我軍到來換裝了!

1950年,我軍將士發現了這一哨所,派軍進駐,沒想到,這裡還有一個班的國軍士兵,他們對外界發生的事情一無所知,看到終於有人來換防,喜極而泣,但見到我軍將士的軍服後,他們好奇地問:“又換軍裝了?”

我軍士兵看到他們穿的軍服已經破爛不堪了,也不禁流下了感動的淚水。說明了外界情況之後,這些國軍士兵十分感嘆。其實不管什麼時候,不管是清朝士兵還是國軍士兵,他們都是中國人,都為國家做出了貢獻。

左宗棠設定一邊關哨所,民國仍然有兵駐守,見我軍到來換裝了!

或許有一天,他們會忽然在崗位上犧牲,也不會被歷史濃墨重彩地記錄,但哨兵這個身份做出的奉獻,永遠值得我們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