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秦始皇死後,始皇后人和秦人為什麼沒有復國其實並沒有死光!

大秦是一個空前的王朝,首先它是強行完成了過渡,之前的各國割據,行政制度也千差萬別,最重要的是奴隸制的政治體系已經不適合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

所以秦始皇的成功,也是當時社會的經濟所推動的,是一種生產力快速發展的訴求,封建王朝勢必代替奴隸王朝,歷史大趨勢不可阻擋。

不過秦始皇建立的王朝卻並未延續很久,僅僅不到二十年就玩完了,走向窮途末路,在楚漢勢力二分天下後,楚軍不敵,劉邦漸漸強大。

劉邦建立了漢朝後,在剛即位之初竟然沒遇到各種反對力量,這就比較詭異了,一般在新王朝建立時,舊的前朝餘孽都會紛紛拉著旗幟組織反對力量,而一些頗有實力的民間武裝也打著前朝的旗號到處戰鬥,也想爭奪天下,比如明朝滅亡時,以朱三太子為旗號的起義從來就未停止過。

秦始皇死後,始皇后人和秦人為什麼沒有復國其實並沒有死光!

但令人費解的是,秦國人為何這麼安分,也不起來反對劉邦的統治,也沒進行“反漢復秦”的行動呢?

這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秦嬴政的暴政讓百姓心有餘悸,中原百姓無人不苦,他們不但有繁重的稅要上交,包括三分之二的收穫都要上交,而且還有勞役,全國五成男子都被派往各地修建大型工程,稍微有懈怠就被重罰。

不僅中原其他地區都苦於秦的暴政,秦國的故地也是,被秦始皇折騰得不輕,所以就算有人要光復秦朝,百姓也不會響應。

第二個原因在於項羽,在劉邦還沒坐大,局面由項羽控制,他宣告秦國滅亡後,將天下的蛋糕分成18份,於是有了18路諸侯。

秦始皇死後,始皇后人和秦人為什麼沒有復國其實並沒有死光!

而秦國被分成3份,分給三個秦國將領,其他的秦國故土劃分給了劉邦。秦國將領已經歸順項羽,他沒什麼好擔心的,何況項羽腦子裡的構想就是六國貴族那一套——分封制。

在處置秦朝土地的事情上,項羽的手段比較圓滑也比較穩妥,在那種局勢下啟用歸順的秦朝將領,他們只會幫助項羽,因為他們也沒有造反的理由,也沒有造反的實力,還不如跟著項羽所得的利益大。

秦始皇是六國之主,他擁有的是六國最美的女人,不過他的子嗣不多,才33個,兒子23,後來這些孩子都死了,只有公子嬰沒死,他成了秦三世。

秦始皇死後,始皇后人和秦人為什麼沒有復國其實並沒有死光!

項羽的鐵血政策屠殺了大量秦國王族,造成秦始皇后人幾乎不存在,他們怎麼復國呢?

第三,劉邦實行仁政,讓劉邦在秦朝故地的支援率急劇上升,在劉邦和項羽平分天下時,秦地的百姓都幫著劉邦討伐項羽,而劉邦建立政權後,秦國百姓就更沒發對的理由了。

可以說劉邦是秦國民眾找的“代理人”,是秦人一手推動上去的,他們有什麼理由反對呢?畢竟劉邦是老秦人共同選擇的“王”。

項羽此人也是自作聰明,他不如劉邦接地氣,也沒有劉邦善於籠絡人心,項羽把土地分封給劉邦是最錯的一步,他狂妄自大沒想到劉邦早有反心,根本不甘於做封地的王,劉邦利用統治時期成功地收復了秦國故地的百姓,而項羽則動輒屠殺,搶奪百姓財物,他的形象與魔鬼無異。

劉邦得到了民心,這是劉邦最大的政治本錢,正是秦人對項羽的滅國之恨,才成就了劉邦的帝業。

秦始皇死後,始皇后人和秦人為什麼沒有復國其實並沒有死光!

司馬遷在《史記》中對於項羽的英雄氣概很是欣賞,也這是從文學藝術的角度,而當時的歷史事實究竟怎樣,我們也只能根據史料來進行推測。

劉邦是比項羽更沉穩、更有城府的人,當然其人心更狠,只是一直戴著偽善的面具,討好百姓,最終讓百姓歸附,而且劉邦是平民階層的代表,百姓對自己的代表自然有更多的支援。

秦始皇死後,始皇后人和秦人為什麼沒有復國其實並沒有死光!

從現實角度來講,在楚漢膠著的時候也沒有一個有足夠勢力的“復國武裝”,秦人只能選擇一邊,而無法自立門戶,而劉邦建國後實力更加強大,老舊的力量就更沒可能推翻新生的、堅固的帝國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