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忽必烈勸降文天祥3年,卻在他妥協時下令殺了他,發生了何事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的才名威震天下,無數南宋百姓,因為敬佩他的氣節,加上與元軍刻骨銘心的仇恨,選擇離開家鄉,投軍報國,而這樣的人物,必定要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忽必烈勸降文天祥3年,卻在他妥協時下令殺了他,發生了何事

在文天祥被元軍俘虜之後,忽必烈因為愛其才華,一直想要讓他為元朝服務。因此,哪怕他已經成為俘虜了,依舊優待他,不斷找人勸降。三年之後,文天祥總算鬆口了,並提了個小小的要求,但是忽必烈卻馬上殺了他,這又是為什麼呢?1、志存高遠的玉面書生

《宋史》中,對於文天祥有這樣的外貌描述,“體貌豐偉,美皙如玉”,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身材偉岸,容貌迤邐,面板白的就像是美玉。由此看來,文天祥必然是個身材顏值俱佳的讀書人。

據傳:文天祥不光人長得好看,還特別有才華。年少時便聰慧過人,經多年寒窗苦讀之後,二十歲就一舉考中進士。可別小看了進士,這是讀書人進入官場的第一步,看過“范進中舉”的情景,就知道有多難考了,更別提文天祥在殿試中,還被欽點為狀元。

忽必烈勸降文天祥3年,卻在他妥協時下令殺了他,發生了何事

美貌與才華並存,說的就是文天祥這樣的人,與此同時他還十分上進。幼時看到胡銓、歐陽修等大臣,追封的諡號都是“忠”。當時就下定決心,自己長大後如果不能像他們一樣,那就枉為男子漢。事實證明,他也一直在向這個目標努力。2、鬱郁不得志時

初入官場的文天祥,還是個官場菜鳥的他,一來背景不夠強,二來不願與其他人同流合汙,所以很快就受到了同僚排擠,而皇帝對於這個自己欽點的狀元也並不放在心上。因此,悲催的文天祥經常會被貶斥外放。

在他外放贛州的時候,大宋江山已經岌岌可危,大半國土都深陷元軍之手。朝廷裡也是人人自危,是戰是和,大家爭論不休。當時的皇帝,只是個年幼的孩童,對於這種國家大事,根本就沒法拿主意。無奈之下,謝太后下詔勤王,暗地裡卻向元軍投降。

忽必烈勸降文天祥3年,卻在他妥協時下令殺了他,發生了何事

文天祥在收到勤王詔書之後,就準備進京了。他下令拿出全部家資,成功在當地招募了數以萬計的人馬。安排好所有事宜後,便開始向京城出發。當時有朋友勸他,元軍殘暴,遲早要攻破京城,此去不過是羊入虎口。

文天祥聽後,則堅定地回答,哪怕是羊入虎口,此行也是必須要去的。國家庇護百姓三百餘年,如今正逢大難,該是我輩熱血男兒保衛國家的時候。就算全軍覆沒,大家都殉國了,也是死得其所。3、苦戰元軍時

離開贛州之後,很快文天祥所部,便陷入了與元軍的苦戰之中。打得正激烈時,宋廷決定投降了,而文天祥被臨時任命為右丞相,負責去元軍大營商討議和之事。生性正直的文天祥,面對元軍的無理要求,怎麼也不肯退步,議和一事不歡而散。

忽必烈勸降文天祥3年,卻在他妥協時下令殺了他,發生了何事

因此事,文天祥被捕入獄,後來他趁人不備逃了出來,向溫州進發。在這期間,元軍已攻克京都,太后、皇帝及一眾大臣,都被押解到了大都。這個國家,徹底失去了領導人,所有臣民都陷入惶惶不安之中,不知道下一刻會不會成為亡國奴。

文天祥這時身處溫州,已經與其他有志之士會合。經過眾人商量之後,覺得國不可一日無君,便擁立了年僅七歲的趙昰為帝,即宋端宗。國家混亂,外敵入侵,君主卻還年幼,不得不說真是南宋之大不幸啊!

忽必烈勸降文天祥3年,卻在他妥協時下令殺了他,發生了何事

隨後文天祥便開始到處招兵買馬,為挽救這個國家,做著最後的努力。但僅靠滿腔救國熱情,又怎麼敵得過對方的鐵騎呢?忠勇之士不斷戰死沙場,貪生怕死之輩則靠著投敵平安活了下來。因此,文天祥的隊伍越來越小,只能一步步敗退。在這個過程中,妻女也成了俘虜。

禍不單行,1278年,瘟疫橫行,文天祥的母親和兒子也被感染,最終不幸去世。但是在這個時候,文天祥還來不及悲痛,就再次投入激烈的戰鬥中。後來,有一個叫陳懿的人暗中勾結元軍,突襲文天祥部隊。在退無可退的情況下,文天祥被俘。4、被俘之後

當忽必烈聽說文天祥被俘之後,甚為欣喜,對於文天祥這樣有才華和氣節的人,他是非常敬重的。因此,先後派人前去遊說文天祥,還承諾,只要文天祥肯為大元效力,那麼自己願意給到中樞宰相的官位,但是文天祥寧死不屈,只求殉國。

忽必烈勸降文天祥3年,卻在他妥協時下令殺了他,發生了何事

後來,忽必烈還讓文天祥的女兒寫信給他,向其傾訴被俘之後的艱難日子。文天祥看罷,眼淚情不自禁地流了下來。身為父親,知道女兒過著什麼樣的日子,但為了心中的大義,無法挽救女兒。自古忠義兩難全,如今文天祥也遇到了。

忽必烈深知文天祥在南宋人心中的地位,因此並不肯輕易放棄他。畢竟如果能夠勸降對方,那麼在統治這片土地時,受到的阻力也會更小。因此,忽必烈雖然把他關押了三年,但是卻儘可能地給予優厚待遇。這期間,也沒間斷過派人勸降。

忽必烈勸降文天祥3年,卻在他妥協時下令殺了他,發生了何事

終於有一天,文天祥鬆口了,不過卻也提出了一個小小的要求。他說國亡了,那麼自己也應該殉國。如今讓自己投降,那麼就得先放自己回鄉出家,之後再以外人的身份來效力。忽必烈想了想,這只是個小要求,也不是不可以。

然而,當時有個南宋降臣叫留夢炎的,跟文天祥有私仇,並不願意讓對方滿意。因此上書說,文天祥這是詐降,只是為了逃出去。他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很高,到時候振臂一呼,再召集一群人反叛,又該怎麼辦?

忽必烈勸降文天祥3年,卻在他妥協時下令殺了他,發生了何事

忽必烈聽後,也覺得有道理,為了以絕後患,他還是處死了文天祥,一代英雄人物就這麼魂飛天國。估計此時他心裡也輕鬆了,之前只求殉國,如今總算是得償所願了,而他的氣節,也在鼓舞著千千萬萬的後人,國家危難之際,便是我輩挺身而出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