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夏朝,部落聯盟發展的基礎建立的,其興亡都因其國家機構!

大家好,我是英潔。接下來小編將為你們展現夏朝的興亡及其國家機構的建立。

夏朝,部落聯盟發展的基礎建立的,其興亡都因其國家機構!

夏族,姒姓,是居住在中原的古老部落。他們大概首先活動於晉南,繼而向南發展,渡過黃河,逐漸定居於豫西一帶,伊水洛水之間是他們的活動中心。禹都陽城(今河南登封),後累次遷都,但都不出豫西範圍之外。

夏朝,部落聯盟發展的基礎建立的,其興亡都因其國家機構!

夏朝是在堯舜部落聯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起來的。堯舜時期,軍事首領的權力不斷加強。到大禹時期,傳說大禹到會稽山祭祀群神,因防風氏來遲,禹就訴諸暴力把他殺死。到禹的後期,氏族制度已徹底崩潰,他已將權力攫取到他的家族手中,所以當禹死後,其子啟就繼承父位,當上了夏王,從而,“禪讓”制被“世襲”制所代替。夏朝從禹始到桀亡,共傳十四代十七王。歷經四百餘年。

夏朝,部落聯盟發展的基礎建立的,其興亡都因其國家機構!

從“禪讓”制到世襲傳子制標誌著從“天下為公,選賢與能”的“大同”社會進入“天下為家”“大人世及以為禮”的“小康”社會。這種新制度的確立需要經過激烈鬥爭才能鞏固下來。啟繼位後,首先遭到東夷部落首領伯益的反對,啟把他殺了,取得了勝利。接著,夏族在從西向東的發展過程中,在甘水附近(鄭州附近),與有扈氏發生大戰,大敗有扈氏,這樣夏啟才穩定了王位。啟死傳子太康,太康荒淫無度,而被東夷族有窮氏后羿篡位,此為“太康失國”。後由於內部紛爭不止,到第四代少康,經過努力,才壯大了自己的力量,最後打垮東夷的寒浞,重建了夏朝,史稱“少康中興”。夷夏之爭,經過四代人、百年之久的鬥爭,最後夏朝取得勝利重新復國。

夏朝,部落聯盟發展的基礎建立的,其興亡都因其國家機構!

在夏的統治範圍內,有許多同盟“國”。夏朝以姒姓為主,但也包括其他許多姓。早在夏族建國前,由於生產力發展,人口繁衍,氏族部落的分裂和擴散,使部落聯盟的血緣紐帶開始受到破壞。夏族建國後,各部族頻繁交往,各族間遷徙流動,必然要進一步破壞牢固的血緣關係,乃至於最後要按地區來劃分他們的臣民。禹夏“九州”這一共同的地城概念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現的。與此同時,早期的華夏族是在炎帝、黃帝兩部落集團的基礎上,聯合了東夷和西戎,相互融合而逐步形成。這些都是夏國家形成的重要標誌。

夏朝,部落聯盟發展的基礎建立的,其興亡都因其國家機構!

夏建立的國家是小邦,統治範圍狹小,權力機構簡單。處於天下“共主”地位的是一個世襲的夏王,或稱夏後,他不僅對家內奴隸可以任意生殺,而且對同族成員亦漸具有絕對權威。“夏鑄九鼎”就是王權的象徵。“夏后氏百宮,”是指夏的國家機構有不少官吏。夏國家對平民的剝削採取“五十而貢”的辦法。夏朝有了簡單的典章制度,制定了“夏禮”、“夏訓”、“夏書”。據說孔子對“夏禮”已有所瞭解,他指出“殷禮”就是參照“夏禮”修訂的。從1958年開始,考古工作者在豫西、晉南的“夏墟”之地進行了夏文化的探索工作,發現了許多重要遺址,其中以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為典型,故名二里頭文化。它大致分佈於夏族活動地區豫西、晉南一帶。從時間順序看,它介於河南龍山文化和鄭州二里崗早商文化之間,分四層,年代測定約自公元前1,900——前1,600年。這個年代同依據文獻推算的夏紀年大體相符。

夏朝,部落聯盟發展的基礎建立的,其興亡都因其國家機構!

由於戰爭的需要,夏朝建立了一支部隊,啟和有扈氏大戰於甘,出動了戰車部隊。史載“以銅作兵”,即用青銅作兵器。少康子杼發明了鎧甲。這些都在一定意義上反映著軍隊和暴力已經產生。相傳當時還制定了“禹刑”(不是成文法,而是指處罰手段)。夏朝也設立了監獄,叫“圜”,或稱“夏臺”。夏桀時“乃召湯而囚之夏臺。”

夏朝,部落聯盟發展的基礎建立的,其興亡都因其國家機構!

夏的社會矛盾漸趨於尖銳。大概從十一代王孔甲開始,他“好方鬼神,事淫亂。夏后氏德衰,諸侯畔之。”末代國王夏桀更荒淫無度,他大修宮室、臺榭,揮霍百姓錢財,殘暴橫虐,使階級矛盾異常尖銳。大量奴隸逃亡,導致貴族經常喪失自己的“臣妾輿馬。”民眾非常痛恨夏桀,咒罵他:“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在夏王朝陷入內外交困時,這時,商族從東方興起,在首領成湯的率領下,一舉攻滅了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