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詩有三境”與“詩有三格”你有何見解?這是詩文創作的什麼概念?

王昌齡在其《詩格》中最早提出了“境”這一美學範疇,並對它作出了具體的劃分和精闢的闡釋。王昌齡把“境”分作了三類:第一類“物境”,它是指自然山水的境界;第二類“情境”,是指人生經歷的情感境界;第三類“意境”,是指人內心意識的境界。

王昌齡在其《詩格》中,多次提到“境”,如“處身於境,視境於心”;“瞭然境象,故得形似”。並且他突出強調處身於境,“張之於意而處於身,然後用思”,才能“得其情”、“得其意”“得其真”。把情和景,心與物統一起來,才能表達意境。

另外“張之於意而處於身,然後用思”中的思,是指藝術靈感和想象,並不是簡單的思考,情感要透過藝術靈感和想象去觸發,才會得到真正的意境。

至於這樣的“意境”怎樣產生的問題,王昌齡提出了:“詩有三格:一曰生思。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境,率然而生。二曰感思。尋味前言,吟諷古制,感而生思。三曰取思。搜求於象,心入於境,神會於物,因心而得。”

這段話,意思是說詩歌意境的創造有三種不同途逕。

第一種就是詩人經過長久的思考,也未能產生意象,卻由於偶然的機會,靈感和想象為“境”所觸發。這是一種“心”與“境”偶然的契合,叫著“生思”。

第二種是多讀書,感悟聖賢作品,激發出自己的靈感,創造出新的新的意象。這叫“感思”。

第三種就是主動的去尋找生活中的意境,觀察生後,體驗生活,用心去感悟已經,從而創造出美的意象,這就是“取思”。

不難看出,創造意境要“心入於境”,要依賴於審美中主體的情意的“心”與客體“境”的契合和融入。另外還要多讀書,與書中內容產生共鳴。

例如他寫的《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就明顯地有著“尋味前言,吟諷古制”的跡象。如若王昌齡沒有《漢書。李廣傳》,不知李廣被成為飛將軍,那他怎麼能寫出這首意境蒼涼悲壯的《出塞》呢。

所以說王昌齡之所以被後人尊之為“七絕聖手”,與他的“詩有三境” “詩有三格”無不關係。他開創的“意境說”,對後世都有其巨大的理論意義。王國維的《人間詞話》都直接間接地受到它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