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淺談魯迅的《祝福》:誰才是殺死祥林嫂的直接“兇手”?

上世紀二十年代,我國新文化運動正進行得如火如荼,

以魯迅先生為代表的愛國文學家們將新時代的思想融入文字,寫出了許多發人深省的作品。

雖然幾千年的帝制已經被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但是封建殘餘仍舊在民間根深蒂固,無數人因此受到壓迫。

魯迅先生對百姓的水深火熱有著深刻認識,他從一件小事中,便能獲得無窮感知,也化作了他創作的來源。

《祝福》就是這樣一篇以現實人物為靈感的短篇小說,魯鎮裡壓抑嚴苛的氛圍下,祥林嫂被視作不幸的存在,她受到所有人的歧視和嘲笑,最終孤苦死在辭舊迎新之際。

數層枷鎖下,真正殺死祥林嫂的是哪一種呢?

淺談魯迅的《祝福》:誰才是殺死祥林嫂的直接“兇手”?

祥林嫂的悲苦一生

舊時期江蘇一帶的人家,在年終迎接春節之際,要置辦魚肉等很多“福禮”來祭拜神明和祖宗,希冀來年能夠風調雨順,

這種舊俗便稱作“祝福”

。小說裡的主人公在這段時期內,照舊回到了故鄉魯鎮,暫住在魯四老爺的宅院中。

由於與魯四老爺話不投機,又和整個魯鎮的氣氛格格不入,“我”本想隔天就離開,卻沒想到迎來了祥林嫂的死訊。

祥林嫂大約是在二十六七歲時來到了魯四老爺家中做幫工,

但礙於寡婦的身份,魯四老爺一開始並不中意她,嫌棄她晦氣。

可是她做事實在太勤快,又很安分,最終還是被留了下來。

淺談魯迅的《祝福》:誰才是殺死祥林嫂的直接“兇手”?

安生的日子沒過多久,祥林嫂先前的夫家人便尋了過來,魯鎮的人才知道她竟然是逃出來的。

祥林嫂反抗無果,被一群人押解著帶了回去,

魯四老爺也不能阻攔什麼,只好再尋新的女工。

可是後來的這些人,全都比不上祥林嫂勤勞能幹,非懶即饞,讓魯四老爺很不滿意。過了幾年後,魯家人與先前介紹祥林嫂來做工的人打聽起她,才知祥林嫂這幾年的境況極其波折。

祥林嫂被夫家的人綁回去之後,立馬被婆婆轉手賣給了其他人做妻子。

祥林嫂在命運的擺佈下嫁去了深山之中,沒過多久生下了一個兒子。祥林嫂的第二任丈夫倒是一個淳樸的農民,兒子也聽話乖覺。

淺談魯迅的《祝福》:誰才是殺死祥林嫂的直接“兇手”?

可是幸福似乎並沒有在祥林嫂身上眷顧多久,

丈夫因為一場傷寒感染去世,隨後小兒子又不幸被狼叼走。

和夫家的最後一點血緣也斷絕之後,祥林嫂被趕了出去,至此她好像徹底被命運摧垮。

走投無路的祥林嫂想起先前做工的魯四老爺家,只得再次投奔過來,希望能收留她。因她先前留下的印象很好,魯家人便同意她繼續做幫傭,

可是這一回,他們漸漸覺得祥林嫂不如先前那般做事麻利了。

她的不幸遭遇並未能夠贏來旁人的半分同情,反而嫌棄她不夠好用,只是將就著讓她住在這裡。祥林嫂雖然先前也不大愛說話,但起碼的交流也如常人一般,

可是這次的祥林嫂,逢人便只會訴苦,一遍一遍的重複講述她小兒子是怎麼去世的。

淺談魯迅的《祝福》:誰才是殺死祥林嫂的直接“兇手”?

鎮上的人一開始還會嘲笑她,後來也漸漸覺得無趣,只覺得這是個晦氣透頂的人,走路都要遠遠地繞開才好。臨近祝福的祭祀禮,魯四老爺千叮嚀萬囑咐絕對不可讓祥林嫂碰那些福禮,

因為經過這個寡婦之手的東西,會變得不乾淨。

祥林嫂總是如此呆滯畏縮,魯家人終於不再肯收留她,將她打發走了。沒過多久,失去了容身之所的祥林嫂便形同乞丐,

最終在魯鎮人迎接祝福的時候,孤苦死在寒冬裡。

淺談魯迅的《祝福》:誰才是殺死祥林嫂的直接“兇手”?

將祥林嫂推向死亡的多重因素

祥林嫂的死亡悲劇並不偶然,縱觀她周圍情形,幾乎得不到一點善意,

連她自己也同樣不肯安慰自己、善待自己。

魯四老爺與四嬸一家,在魯鎮當地算是大戶了,介紹祥林嫂來做幫工的衛婆子稱呼他們為老爺和太太。

他們是地主階級的代表人物,守著舊時代的思想禮教,

會對支援新文化的人破口大罵。

在魯老爺的觀念中,寡婦本就是一個不吉利的存在,因此他對祥林嫂一開始的態度就是不友善的。直到第二次聽說祥林嫂居然再嫁他人,即使知道其被逼無奈,

也依然覺得這是一個不守婦道,會玷汙祖先的人。

淺談魯迅的《祝福》:誰才是殺死祥林嫂的直接“兇手”?

當祥林嫂不再勤快能幹時,就連最後一點能夠在魯老爺這裡留下來的原因都失去了。

煮福禮的時候,四嬸對她的呵斥一次比一次嚴厲,

祥林嫂只能“訕訕的”縮回手。到最後,魯老爺的耐心終於被消耗殆盡,祥林嫂被無情地驅趕了出去。

祥林嫂的第一個婆婆與堂伯,似乎是比魯老爺夫妻更自私冷酷的人,

他們不僅嫌棄祥林嫂,還要榨乾她身上最後一點殘餘的價值。

從祥林嫂偷跑出來的行徑來看,她之前在婆家一定受到了極其嚴苛的對待。

堂伯等人找到祥林嫂後,手段粗暴地將她捆綁起來,轉手就把她賣到了深山裡。因為深山裡不容易逃跑,而且沒人知道祥林嫂再嫁的過往,更能賣出一個好價錢來。

祥林嫂不肯屈從,甚至一頭磕在了桌案上,因此額角留下的傷痕竟成了笑柄,成為了別人嘲諷她的來源。

淺談魯迅的《祝福》:誰才是殺死祥林嫂的直接“兇手”?

小說中的“我”對祥林嫂的一生也頗為了解,

但是“我”並沒能夠起到任何幫助的作用,反而更像一個無能為力的旁觀者。

在祥林嫂已經形同乞丐時,她看見“我”卻雙眼發出了亮光,好似“我”身上有她寄予的最後希望。

她想從我這個“讀書人”這裡,知道靈魂與地獄是否真的存在。“我”一方面對這個問題並不瞭解,一方面又不想跟祥林嫂有太多交集,因為覺得她如今面目實在有點駭人,遂給出了一個模稜兩可的答案:

也許有吧。

其實祥林嫂在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把“我”視作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可連“我”這個在她心裡有威望的讀書人都無法否定鬼神的存在,祥林嫂的精神終於支援不住,

帶著對鬼神的深深恐懼、放棄對生存的最後眷戀,絕望死去。

淺談魯迅的《祝福》:誰才是殺死祥林嫂的直接“兇手”?

封建禮法的“吃人”本質

無論是魯四老爺與四嬸的冷漠,還是婆婆與堂伯等人的殘酷,抑或是“我”的迴避,其實都是在封建禮法教化下的產物。

是階級特權、宗族權力對平民的迫害,也是殺死祥林嫂的直接“兇手”。

封建時代的地主階級,生而享有特權,他們習慣了頤指氣使的命令農民階級,習慣了踩在他們頭上生活。而被剝削的農民也很少知道反抗,他們為了活下去就已經要耗盡全力,

將地主對他們的收留當作一種恩惠。

不僅是地主階級的壓迫,平民之間的思想剝削也存在。

柳媽這個角色作為一個和祥林嫂地位相同的幫傭,對祥林嫂的遭遇鮮見同情之心,反而說祥林嫂本身確實有罪,勸她去捐一個門檻替自己贖罪。

淺談魯迅的《祝福》:誰才是殺死祥林嫂的直接“兇手”?

而祥林嫂顯然也相信了柳媽的說辭,怕將來到了地獄中,因為自己曾經嫁過兩個男人,閻王會把她鋸開分給他們。

她和周圍魯鎮的人一樣,將二次嫁人當作自己的恥辱,當作自己應該受到排斥的原因。

封建社會對女性的無理要求非常繁雜,貞潔便是首當其衝的一個,人們要求一個女性在丈夫去世後只能為他守寡,從一而終。

為了鼓勵這種做法,更是樹立了一種立貞節牌坊的病態風氣,為女性的行為戴上無數鐐銬。

可怕的是祥林嫂在捐完門檻之後,周圍人對她的看法依舊沒有改變,她不被允許碰觸任何跟福禮有關的東西,因此只能躲在一邊惴惴的站著。她開始懼怕所有人,這種懼怕在外形上也體現得淋漓盡致。

淺談魯迅的《祝福》:誰才是殺死祥林嫂的直接“兇手”?

祥林嫂第一次來魯鎮的時候,

雖然面色有些蒼白,但兩頰依然紅潤,

能夠麻利地幹活,也受到了老爺家的喜歡。第二次嫁人時,祥林嫂曾有過一段堪稱幸福的日子,

那時候的她人也逐漸白胖了起來。

可等到祥林嫂再回魯鎮時,

整個人瘦削憔悴,臉上一點血色也沒有了。

捐完門檻之後依然被孤立時,祥林嫂的變化越發恐怖,

她整個眼窩深陷下去,精神非常不濟,成日裡膽怯畏縮,形如木偶。

在神權的威脅下,階級特權的支配裡,祥林嫂顯得如此弱小,她終於無力掙扎,無力擺脫束縛,漠然地走向了自己生命的終點。

淺談魯迅的《祝福》:誰才是殺死祥林嫂的直接“兇手”?

結語

封建禮法的戕害下,多如祥林嫂這樣的人死在社會的陰影裡。即使出現過如我一般有學問、有見地的新知識分子,即使我同情她的遭遇,也無力對現狀做出撼動,甚至還無意間加速了她的死亡。

面對祥林嫂最終的結局,所有人都難辭其咎。

地主階級看似高高在上,與被剝削的農民涇渭分明,但其實每個人都困在封建制度內殘喘苟活,每個人都是受害者。

魯迅先生正是透過如此深刻的筆端,將祥林嫂淒涼的一生揭開,以小見大,反射出整個社會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