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比鐵器柔軟堅韌的青銅器,形成體制的武器製造,為何會出現在秦朝?

《過秦論》記載:"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

秦朝,是我國第一個完成了大一統的朝代。終結了春秋五霸,戰國七雄時期華夏大地群雄割據的分裂狀態。在賈誼的《過秦論》當中,寫盡了秦國到秦朝這段歷程中,南征北戰,遠交近攻的血腥與智慧。

那麼,先人究竟留下了怎樣的遺產,才足夠讓遠在偏僻之地的秦國,成就了掃蕩六合八荒的豐功偉績?

號稱即將步入鐵器時代的戰國七雄,卻為何又輸給了青銅打製軍備的秦國軍隊呢?歷史的背後,是一段大國崛起的壯闊歷程。

戰國初期七大國疆域圖

開疆擴土獲得重寶,成就兩千年前的鎮國神鋒

戰國初期,秦國臨近蜀國,蜀國和楚國經常聯手襲擾秦國的邊境,因為楚國勢力龐大,故而讓秦國無法與之升起抗衡的心思,但是弱小的巴蜀成為了秦國覬覦已久的地方。趁著楚國與其他各大國家忙著中原爭雄之際,用了幾十年與楚國周旋,終於在秦獻公時期一舉拿下了巴蜀之地。在巴蜀之地,秦獻公更是得到了一件稀世珍寶—青銅改良技術。此後,秦獻公下令仿效魏國的制度治理國家。那年,弱小的秦國大興冶金行業,修備兵甲,規定弓弩戰車等軍械零部件的使用標準。

直接的產物就是秦朝的青銅劍工藝刻在了歷史書上。越王勾踐也喜歡鑄劍,但是燒了全國無數老百姓的積蓄也就鑄就了越王八劍。官方資料是55。6釐米的長度。從現在的眼光來看千年以後依舊寒光閃爍就是他的特點了。

但是歷史書沒寫的是,百年後的西域秦國,量產的青銅劍竟然達到了接近一米的長度,而且鋒銳度更是比擬越王八劍。

比鐵器柔軟堅韌的青銅器,形成體制的武器製造,為何會出現在秦朝?

秦劍與同一時期各國的青銅劍

如圖,可以鮮明對比出秦劍的長度遠遠超過了同一時期的各個諸侯國,長度的差異背後,體現的是秦國兵器體系的高度完善和青銅冶煉技術的進步。

青銅劍的長度上升,必須連同韌性和剛度一同增長,才可以擁有更強的威能,否則一碰即碎,又怎能擔負起殺敵鎮國的使命呢?

史料中記載,秦獻公依靠著從巴蜀獲得的技術鑄就的新式青銅劍,數次發動河西戰爭,將欺壓了秦國一百餘年的魏國打得落花流水,結束了秦國百年來的衰退之勢,併為後來秦孝公時期的商鞅變法打下了基礎。

除卻秦劍,青銅冶煉技術的提升,成就的還有七米長的青銅棍身加裝各種合適的槍頭,組成戈、長矛、長短戟、鉤、鈹、等等戰國時期的主戰兵器

。毫無疑問,因為青銅技術的改良,秦國的主戰兵器的長度遠遠超越了當時六國的主戰兵器,而在選用材質上,是選用價格最為低廉的青銅,六國若需要在這方面趕上秦國,必須要使用鑄鐵,但是當時的冶金技術並不足以支援六國使用鑄鐵。故而秦獻公以後的秦國,已經有了問鼎中原的能力。差的僅僅是一個時機。

比鐵器柔軟堅韌的青銅器,形成體制的武器製造,為何會出現在秦朝?

秦獻公墓葬裡的各式兵器頭部

秦弩的發明,讓秦國的兵器體系徹底超越戰國七雄

楚國是橫貫春秋五霸,戰國七雄時期,強盛了五百多年的大國,可以說,無論是齊國,晉國還是哪個國家,在那個時期都是不敢跟楚國正面硬碰硬的。但是,哪怕是強盛了五百多年的楚國,也沒有造出青銅甲冑。秦國銳利的秦劍和秦鉤已經是可以在正面輕而易舉的將楚國的主戰部隊給擊敗了。

但是,僅僅是正面戰場短兵相接的優勢,遠遠不足以讓秦國徹底毀滅楚國這個老牌的大國,還需要一件能夠起到讓手無縛雞之力的平民也能輕而易舉的殺死楚國士兵的神器。

《荀子 議兵》記載:"楚人鮫革,犀皮以為甲。"

商鞅變法之後,秦弩橫空出世。因為青銅冶煉技術的改良,使得秦國的青銅具備了接近鍛鐵的彈性和剛度,加上商鞅變法時期,各行各業,特別是手工業,鍛鐵業的發展交融,使得木質的弩臂和青銅的機括能夠完美的融合,形成了兩千年後都依舊沿用的互換性與標準配合的制度。讓秦弩徹底在秦國時期成為秦國的制式裝備。而秦弩的優勢在於簡單容易上手,精度可以達到一百五十米內如臂如使,威能更是百米之內碎金斷石。徹底成為了秦國統一六國的決定性因素。

比鐵器柔軟堅韌的青銅器,形成體制的武器製造,為何會出現在秦朝?

正在使用秦弩的秦弩兵

比之強弓,勁弩簡單容易上手的特點使得秦國的遠端火力已經達到了那個時代令人膽寒的地步。古往今來能夠使用強弓的名將也就黃忠,李廣少數而已。但是強弓的精度在史料中記載也就是百步穿楊,約莫八十米以內能夠保持。對比之下,秦弩的恐怖就體現得淋漓盡致了。

比鐵器柔軟堅韌的青銅器,形成體制的武器製造,為何會出現在秦朝?

秦國軍事工藝改良的作用

楚國的護甲沒擋住秦國的勁弩,秦軍的鋒芒在秦弩發明的一刻達到了巔峰。後六國合縱,大軍直直撲向秦國的腹地,幾百萬的部隊在秦國的家門口跟秦國人作戰。卻是換來了歷史上最大的恥辱。

秦人走出國門迎擊,東方六國的聯軍竟然沒有一個能夠擋住秦弩的鋒芒就灰溜溜地退回了東方。

總結

只有超越了時代的技術,才能夠真正讓一個國家有復興的資本。只有幾代人共同為了發展努力,才能夠完成大一統的豐功偉業。歷史從來不會欺騙有準備的國家,天命只會賜予有準備的人。自從商鞅變法以後,秦國的國力和軍力都達到了超過戰國時期所有國家的總和,自然而然,完成大一統的千古功業,也就不足為奇了。後世的《過秦論》在分析秦國能夠統一戰國七雄,僅僅分析民心向背,筆者認為是欠缺妥當的。宋襄公仁義為先,卻是死在了歷史當中,為天下人恥笑到了現在。

參考文獻:賈誼《過秦論》、《秦國編年史》、《秦國兵器》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路,侵權請聯絡刪除。

本文系漁經獵史小仙女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絡授權,侵權必究!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援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