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唐朝“帝傳三世,武代李興,女主昌”是怎麼回事?唐是三代而亡?

我國有著5000年的文化歷史,在漫長的歲月中出現過很多朝代,雖然我們離古代非常的遙遠,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歷史瞭解到一些古代的知識,每一個朝代我們都有一些瞭解,比如對秦朝,漢朝 ,唐朝,明朝和清朝的一些事蹟有些瞭解。

我們不僅可以透過史料和史書瞭解每一個朝代的相關歷史,也可以透過影視劇瞭解每一代的歷史。

而在中國歷史上的眾多的朝代裡面,值得一提的就是唐朝了!

唐朝“帝傳三世,武代李興,女主昌”是怎麼回事?唐是三代而亡?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

唐朝的正式國號是“唐”,原意是晉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南部地域。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為西魏八柱國之一,被追封為“唐國公”,其後,爵位傳至李淵。李淵是隋朝時行宮居晉陽(今山西太原)留守,以尊隋為名起兵,每戰必克,直入長安,在隋恭帝楊侑禪讓帝位後便以“唐”為國號,因國君姓李,故又稱李唐,尊稱為大唐。

隋末天下群雄並起,617年唐國公李淵發動晉陽兵變,次年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因皇室姓李,故又稱為李唐。唐太宗繼位後開創貞觀之治,唐高宗承貞觀遺風開創永徽之治,之後武則天一度以周代唐,神龍革命後恢復大唐國號。唐玄宗即位後勵精圖治,開創了經濟繁榮、四夷賓服、萬邦來朝的開元盛世,天寶末,全國人口達八千萬上下。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導致國力漸衰,中後期又經元和中興、會昌中興、大中之治國勢復振。878年爆發黃巢起義破壞了唐朝統治根基,907年朱溫篡唐,唐朝覆亡,中國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唐朝“帝傳三世,武代李興,女主昌”是怎麼回事?唐是三代而亡?

唐朝是版圖最大,亦是唯一未修建長城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唐代國土在西部及北部皆超出現代中國的疆界範圍。唐朝全盛時在文化、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都達到了很高的成就,是中國歷史上的黃金時代,也是當時世界的強國之一。那時的新羅、高句麗、百濟、渤海國和日本等周邊屬國在其政治體制與文化等方面都受到唐朝的很大影響。

在唐朝的前半葉,社會經濟處於上升階段,文化先進,是歷史上中國向周邊國家文化與技術的大輸出時期,相容幷蓄的社會風氣,也給五胡十六國以來進居塞內的各個民族提供一個空前的交流融合環境,在過程中亦從外族文明汲取諸多。唐朝的後半葉,處於中國歷史的轉型期,土地、鹽鐵、賦稅制度的改革標誌著社會的變化,自中期以下的繁榮,主要表現在工商業的興盛上。

唐朝自攻滅東突厥、薛延陀後,天子被四夷各族尊為天可汗,又借羈縻制度徵調突厥、回鶻、鐵勒、契丹、靺鞨、室韋等民族攻伐敵國,並讓南詔、新羅、渤海國、日本等藩屬國學習自身的文化與政治制度。

唐代科技、文化、經濟、藝術具有多元化特點,在詩、書、畫各方面湧現了大量名家,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顏筋柳骨的顏真卿、柳公權,畫聖吳道子、李思訓,音樂家李龜年等。唐朝文化相容幷蓄,接納海內外各國民族進行交流學習,形成開放的國際文化。唐朝與當時阿拉伯帝國並列為世界上最強盛的帝國,聲譽遠揚海外,與亞歐國家均有往來,唐朝以後海外多稱中國人為唐人。

唐朝“帝傳三世,武代李興,女主昌”是怎麼回事?唐是三代而亡?

唐朝作為中國歷史上領土面積僅次於元朝的帝國,有很多歷史遺留問題,而在這其中爭議最大的問題就是關於“帝傳三世,武代李興,女主昌”。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六月初,長安城中出現了“太白(星)屢晝見”的天象。太史據此占卜得出了一個“帝傳三世,武代李興”女主昌(盛年)的卜象。

其實在此之前,長安城中民間早就流傳著一種“秘記”,說的是:“唐三世之後,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此預言是真實存在?還是武則天為了竊取李唐神器,建立武周朝而炮製的謊言呢?

那麼我們在擴充套件一下,被神化的“太白星”來源,古代用於指什麼?

“太白金星”預言,屬於陰陽家,占卜學的說法。天象上,陰陽家認為太白金星是武神,掌管戰爭之事,主殺伐。只要太白金星在特殊時間特定區域出現,即是爆發革命或政權變異的前兆,也代表要發生更替的大事,這種現象叫“太白經天”。

歷史可追溯被人用“太白金星”說法,有幾次重大事件,比如劉邦起義,化為“白帝子”;比如唐太宗的“玄武門之變”;比如王莽的政變。當然在司馬遷的史記中,也闡述過“太白金星”的說法,他想表明的意思就是,國家更迭,王朝更替,不是誰都可以去做,也跟漢朝董仲舒主張一致“君權神授”的鬼神之說。

所以,個人覺得李淳風是該死的,金星出現在白天這種現象雖然不常見,可是從古至今出現過無數次了,武則天平時在御書房幫皇帝批奏摺這件事,讓外界知道了而已,於是才出現的卦象,至今的卦象都不具可信度,卦象就是留心觀察,然後用你的智慧推斷出以後會發生的事情,這便是卦象,俗稱,封建迷信。

而武則天性格本就高調,又愛張揚,至於唐三代而亡,這純粹就是巧合,因為這個卦象,要武則天全家滅亡,武則天本來就是一個不服輸的女人,他要自保,那怎麼辦,只能得到權利,然而,慾望越來越大,就想當皇帝了,或許就是這個巧合,成就了李淳風,讓後代人更加相信算卦。

唐朝“帝傳三世,武代李興,女主昌”是怎麼回事?唐是三代而亡?

這次的預言是不是真的呢?還是所謂民間傳說,或是別有用心的散播罷了。

由於傳言與卜象相合,故李世民得知後極為擔心和惱怒。面對這樣的傳言、卜象,李世民起了“誅盡武氏”的念頭。李世民秘密召見太史令李淳風,問他:“‘秘記’所云,信有之矣。”李淳風答道:“臣仰稽天象,俯察歷數,其人已在陛下宮中,為親屬,自今不過三十年,當王天下,殺唐子孫殆盡,其兆既成矣。”李世民聽後,道:“疑似者盡殺之,何如?”

而李淳風面對李世民如此說,也不是像電視劇所演的那樣,而是對李世民說道:“天之所命,人不能違也。王者不死,徒多殺無辜。且自今以往三十年,其人已老,庶幾頗有慈心,為禍或淺。今借使得而殺之,天或生壯者肆其怨毒,恐陛下子孫,無遺類矣。”

這段話的意思就是,這個人已經在宮中了,還需要過三十年才能當皇帝,那時候已經老了,或許可以網開一面,如果唐太宗這麼濫殺無辜,上天會降下更年輕的人代替,那麼李姓皇族將被全滅。

如果這個預言是真的,那麼李淳風還是具有良心與見地的,因為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的景象就是多麼慘烈,及時阻止了唐太宗的所為。

唐朝“帝傳三世,武代李興,女主昌”是怎麼回事?唐是三代而亡?

雖然這個預言也同樣被收錄在《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九》之中,那麼我們是否真的認為是此事屬實?

也未必,大家要知道的是《資治通鑑》這本書是作為帝王之術,作為帝王的必備工具書。它的定位是為了如何當好一個皇帝,如何成為一位明君,如何借鑑古代。那麼司馬光收錄這個預言未必不是想告誡當朝皇帝或是後來者,如果不實行仁政,君主昏聵無能,那麼上天會懲罰,出現“太白金星”星象來更迭,出現新朝代。

那麼我們只是從預言及書籍定位講述了,這個預言可能不一定是真的。

但我們又可以從另一個方面去想,這些預言的出現,已經是太宗皇帝李世民的晚年時期了,是不是也表明李世民晚年做的事情不如之前,出現昏聵甚至昏庸的現象呢,只是用天象學這樣的鬼神理論來警醒李世民,當行王道,而不能昏庸無道呢?

唐朝“帝傳三世,武代李興,女主昌”是怎麼回事?唐是三代而亡?

如果這個猜想是真的?那我們就看看李世民晚年現狀是不是存在昏聵呢?

1、在長孫皇后死了之後,接連二三出現白髮人送黑髮人的事情長公主長樂公主李麗質,最疼愛的女兒晉陽公主李明達的去世,自己的兒子太子李承乾與寵臣侯君集的謀反,最看重與得意的兒子魏王李泰奪嫡,被驅逐到湖州,這些重大的打擊讓李世民心神疲勞,壽命耗損的特徵。

2、魏徵的墓碑被李世民給砸了,也是為了出出魏徵這麼多年給李世民勸諫的氣,況且魏徵舉薦的人參與了謀反,這不是表明自己都做不到,還要求朕做好。當然最後又重新豎起來了,還翻新了。

3、古代的皇帝基本上是早期英明,晚年昏聵。李世民從早年兵馬征伐天下,自己還患了風疾等病,而且晚年的身體不如中年,這精力跟不上,造成更多的事情會隨心所欲。

4、求仙,追長生不老,這也是秦皇漢武的把戲,唐太宗李世民也染上這樣的惡俗,修煉長生,煉製長生不老藥,那或許是李世民知道了身體多病,平常的湯藥已經無法在醫治,轉頭只能求助於上天神仙賜藥解救,讓我看著這大唐帝國一直持續昌盛。

5、出征高句麗,使國庫耗損,生靈塗炭,高句麗一戰,也是出師不利,最後由於天氣天寒地凍和糧草問題,最終不得不退兵,無功而返。

唐太宗李世民的種種表現,如果跟歷史有名的昏庸無能的皇帝相比較,他是比較剋制而自知的皇帝,但相比他自己的早期皇帝生涯來說,那就是昏聵而自大,無所顧忌的狀態了。這或許預言就是為了警示他的失政失德罷了。

如果唐太宗李世民作為唐朝一把手,他也會想到不管是不是真的,都會抹殺一切才對,只是為了李氏王朝千秋萬代傳承。

既然已經知道了此人就在宮中,或許他也知道了是武媚孃的時候,他為什麼不殺了她呢?

當然還有武則天的面貌與智慧能夠讓她存活下來機會增加變數。

貞觀十二年,唐太宗李世民聽聞老朋友武士彠家裡有位千金儀容舉止美,召她入宮,封為五品才人,賜號“武媚”,時年十四歲。才人在皇宮裡是不入流的地位,那就不會時常得到臨幸的機會,重視度不足以讓李世民警醒就是此人。

一直到李世民晚年,武則天才有機會接近於李世民,或許是唐太宗李世民晚年的慘狀,就需要有人來陪伴,有人能夠說體己話,而武則天不被外物與權力所薰染的痕跡太少,使得李世民更加放心下來。

因為以李世民這樣自詡“天可汗”的人物,實在不可能想到武則天這樣的五品才人會能夠取代李氏王朝,這或許他也會笑醒了吧。

唐朝“帝傳三世,武代李興,女主昌”是怎麼回事?唐是三代而亡?

也或許是女人當家的武則天,她的政治興趣與政治才能,這根本與其他女人不一般,她有著對政治天數的敏銳與潛能,加上女人的可怕直覺,她知道什麼是該做,什麼事情不能操之過急,這樣的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做事風格。讓她在李世民的臨死之前的懷疑之下,能夠逃脫出來。

也或許是“唐高宗李治”這個最大的變數拯救了武則天,轉換了武則天的命運。

也或許是唐太宗李世民裝了一輩子的聖明之君,開明君主,為讓史書更加正名這一沉重的包袱,讓他不敢輕易大開殺戒,讓他殉葬等手段,使得自己汙名滿聲。

也有可能最大的謊言就是:“這段預言不是在唐太宗朝出現的,而是在唐太宗死後,武則天準備竊取李氏神器的時候,安排李淳風故意一手炮製的謊言,就是為了讓她開創武周王朝的最基礎神鬼理論罷了”。

唐高宗李治死後,武媚娘廢了新任皇帝李顯,改立李旦為皇帝。李旦也是傀儡皇帝,一點實權也沒有,最後也被親孃武則天廢了。武媚娘登基稱帝之後,毀了大唐宗廟社稷,改國號為大周。

武則天晚年,張柬之等人發動神龍政變,逼武則天退位。李顯登基稱帝,改回國號為大唐。大唐的宗廟社稷才得以恢復。

唐朝“帝傳三世,武代李興,女主昌”是怎麼回事?唐是三代而亡?

那麼最大的問題來了,唐朝真的是三代而亡嗎?

其實事實上唐朝不算三世而亡,因為武周時期可以說是唐朝的斷層時期。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縱觀整個中國古代歷史,很多的封建朝代都或多或少存在過斷層時期。比如說漢朝:在東、西兩漢之間存在過新朝。

新朝(9年1月15日—23年10月6日),是繼西漢之後由西漢外戚王莽建立的朝代。初始元年十二月癸酉朔(9年1月15日),王莽廢漢孺子(劉嬰)為安定公,改漢歷寅正為醜正,改元始建國,改國號為新,建都常安(今西安漢長安城遺址),史稱新莽。

王莽稱帝后進行了多項改革,包括:推行王田制,限制私有土地持有,超出部分為國有,無土地者由國家分配,一夫百畝,目的是解決西漢後期以來土地兼併嚴重的問題,但是完全無法執行;禁賞奴婢;推廣國營事業;改革幣制等。唯新朝政令繁瑣,且朝令夕改,改革最終失敗,導致新朝急速滅亡。

地皇四年(23年),新朝被綠林軍推翻;共1帝、15年國祚。歷農民戰爭後,劉玄建立玄漢政權。新朝開創了中國歷史上透過禪讓稱帝成功的先河。

從以上的內容我們可以得知,東、西兩漢之間有新朝這一時期。雖然說新朝不被後來的歷史學家所承認,但是兩漢之間確實有十五年的斷層期。

唐朝“帝傳三世,武代李興,女主昌”是怎麼回事?唐是三代而亡?

又比如說晉朝:公元313年前趙高祖劉淵,攻破西晉都城洛陽,西晉愍帝被迫遷都長安。公元316年長安又被前趙高祖劉淵攻破,西晉正式滅亡。到了第二年,西晉皇族司馬睿在建康稱帝,史稱東晉。

也就是說西晉和東晉之間,存在這前趙政權,還存在這將近一年的斷層期。

再比如說宋朝:靖康二年(金天會五年,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東京,擄走徽、欽二帝,這也宣告了北宋的滅亡。後來,康王趙構於南京應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

其實事實上,在北宋和南宋之間也出現一段斷層期,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北宋滅亡於1127年3月20日,而南宋開始於1127年6月12日,中間有將近3個月的空白期。正是在兩宋交接中間,出現了一個不被史書所承認的政權,史稱“偽楚”,國號“大楚”,又稱“張楚”。偽楚政權存在時間雖短,但出現卻是兩宋交替的重要事件。

也就是說武則天所建立的“周”,其實和未出“新朝”、前趙、“偽楚”這些政權一樣,是有著過渡的作用的。

唐朝“帝傳三世,武代李興,女主昌”是怎麼回事?唐是三代而亡?

但是也有許多人認為武則天時期也是作為唐朝的一部分,這是為什麼呢?有以下幾點原因:

1、首先武周是歷史上唯一一位女帝——武則天所建立,雖然是改易了都城(唐朝都城是長安,東都洛陽,武周定都洛陽,改稱為神都)、國號(唐—>周),旗幟、官服顏色,職省名稱等等,但是它處在唐朝中間,前後都是李氏掌權,她本來就是李氏的媳婦,上位時是由他兒子禪位,下臺時也是禪位給自己的兒子,這樣看起來更像是皇族中正常的皇位更迭,而非改朝換代,所以不把武周單列,也在情理之中。

2、其次武則天雖然改了國號,但是政治上並未發生很大的變動,政權相對平穩的過渡,上層統治者對下層被統治者的掌控力沒有被削弱,這並非是意料之外,而是情理之中的事。

唐朝“帝傳三世,武代李興,女主昌”是怎麼回事?唐是三代而亡?

因為唐高宗李治在位時,因為身體健康等原因,無法事事自己經手,很多都是武則天在著手處理,後期更是讓武氏臨朝參政,號稱“雙聖並立”,武氏長時間參政,讓百官和百姓都習以為常,政策的延續性讓人們並不認為這是不同的時代,把它歸在唐朝,也是體現它的合法性的一種表現。

3、再次武則天主政的23年裡,包括在此之前李治在世時的參政議政,讓她自己掌握了較為明晰的統治思想和有效的策略,具備了當一位皇帝的良好素質,中央政策的制定她也一直都在參與。唐高宗與武周時期,大部分都是延續著唐太宗李世民貞觀時代的政策,國家政策穩定,經濟不斷髮展,國力仍然十分強盛,穩定了國土疆域,國家較貞觀時期有更大的發展,因此史稱“貞觀遺風”。所以武周的時代取得的成績,也算是大唐的功績,把它歸在唐朝也屬於正常操作。

所以,根據以上的分析,李唐王朝真正滅亡的時間是黃巢起義之後,也就是天祐四年(907年),朱溫逼唐哀帝李柷禪位,改國號梁,是為梁太祖,改元開平,定都於開封。唐朝正式滅亡,並不是唐三代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