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武狀元地位不如一個文秀才,為何還有這麼多人去考武舉?

作者:金滿樓

通常說,中國的科舉考試開始隋唐時期,而作為其中的一個分支,武舉考試則開始於唐朝武則天時期。武周長安二年(702),武則天“詔天下諸州宣教武藝”,武舉考試由兵部主持,科目包括馬射、步射、平射、馬槍、負重、摔跤等,考試合格者授予武職。由此,中國科舉制度中的“武舉”或說“武科”就此登場,併為後來各朝所承襲。

唐朝時期的武舉偏重於技勇,重點是馬上槍法,整個制度體系還不夠完備,只能說是武舉的創制時期。宋朝以後,武舉的技藝部分大為簡化,馬槍、翹關等專案被取消,身材、語言之類也不再列入考試範圍。最終,技藝專案大體簡化為步射、馬射兩項,要求大為降低。

之所以如此,主要因為宋代武舉遵循的是“以策問定去留,以弓馬定高下”的原則,也就是說,先考策問,透過以後再根據弓馬成績決定錄取名次。那些“只識彎弓射大雕”的莽夫們就首先被淘汰了。

武狀元地位不如一個文秀才,為何還有這麼多人去考武舉?

因為要考策問,宋朝便有了所謂的“武經”,也就是《孫子》、《司馬法》、《尉繚子》、《六韜》、《吳子》、《三略》和《唐李問對》這7本書成為武舉的必讀必考書。類似的做法,想必也與宋朝開國之初的“杯酒釋兵權”、“ 文臣優先”的國策取向有著莫大的關係吧。可以想象,在宋朝重文輕武的傾向下,武舉考試的效果顯然是不理想的。

元代後,因為統治階層本就是一群騎馬射鵰族,或許在他們看來,武舉沒有什麼必要,因此元朝武舉廢止不行,是個空白。

等到明朝後,武舉考試雖然被恢復,但仍舊堅持“先之以謀略,次之以武藝”的原則,軍事謀略被置於技藝之上,如果筆試不及格(筆試考三題,試策兩題,另一題論考四書,後來四書改為默寫武經),後面的也不需要再考了。當然,明朝雖然有武舉,但因為當時軍職多由世蔭承襲或行伍提拔而來,武舉選將不過是個補充形式,意義不大。

武狀元地位不如一個文秀才,為何還有這麼多人去考武舉?

不過,明末名臣熊廷弼倒是值得一提。據《明史》記載,熊廷弼“身長七尺,有膽知兵,善左右射。”據說他家有副對聯:“三元天下有,兩解世間無。”這說的是熊遷弼在萬曆年間先種湖廣武鄉試頭名,後又棄武就文,考中萬曆二十五年(1597)湖廣鄉試解元,並於次年中進士。作為能文能武的通材,熊廷弼這等案例十分罕有,在中國科考史上是獨此一例了。

要說起武舉的真正興盛,恐怕還得是清朝。和宋明兩朝所不同的是,清朝特別重視馬步射的考試,武舉也由此被重新拉回了偏重弓馬的老路。康熙三十二年(1693),在武舉試後,康熙發現武舉中式多是江浙人,他認為這很不合理,因為南方人文才雖好但身材未必見佳,如馳騁疆場斷然沒有北方人有優勢。於是,康熙隨後下詔,令今後武舉應以應以“外場”為重,必須馬步箭俱佳的才能取中。此後,清朝武舉即以技藝為主,內場筆試變得無足輕重。到嘉慶朝後,武舉考試乾脆廢除策論,而只需默寫《武經七書》中的一段即可。

據說,道光朝有次舉行武舉考試,道光親臨殿試。在拉硬弓一項中,應試的武舉人中沒有一個人選用“出號弓”。原來,當時考試用的硬弓分頭號、二號、三號三等弓(對應力氣要求為“十二力”、“十力”、“八力”,1力=10斤),而“出號弓”力量要求強於頭號弓,考的就是膂力,武舉人們個個避重就輕,這讓道光帝十分生氣。

於是,道光親點牛鳳山、孫和平拉“出號弓”,所幸二人不負聖望,都拉開了“出號弓”,這才讓道光轉怒為喜。事後,道光訓斥監考的王公大臣,說:“武舉同樣是國家掄才大典,如果連一個能拉開‘出號弓’的人都找不出,這成何體統?試想今天牛鳳山、孫和平也拉不開的話,朕選誰當武狀元?”

清朝武舉重技藝輕文試的做法,也讓那些得中武秀才、武舉人、武進士們大多是赳赳武夫。由此,武人更加被文士們看不起,武舉的地位大不如前。清代學者趙翼有一段記述就很能說明問題:

“武闈但以弓馬技藝為主,內場文策不論工拙也。餘嘗主順天乙酉科武鄉試,其策有極可笑者。如‘一旦’二字多作‘亙’字,‘丕’字又作‘不一’字,蓋緣夾帶小本字畫甚密,不能分晰,故抄謄訛錯耳。……然外場已挑好‘雙好’字號,則不得不取中。幸武闈無磨勘之例,可不深求耳。”

武狀元地位不如一個文秀才,為何還有這麼多人去考武舉?

據統計,各朝武舉一共進行過約五百次,但清朝之前,記載多有闕如。近人朱彭壽對清朝武舉做過一番統計,即自順治三年(丙戌)開科到光緒二十四年(戊戌)截止,一共進行了112次,也就是產生了112個武狀元。這些武狀元中,河北最多達32名,以下為山東13名、浙江8名,江蘇6名,河南、山西各5名,廣東4名,甘肅、福建各3名,江西2名,四川、陝西各1名。此外,八旗9名(漢軍旗六、滿洲三)(不過這是不完全統計,因為有19人籍貫不明)。

近代以後,隨著熱兵器逐漸佔據絕對主導地位,以冷兵器為主的武舉考試變得越來越不合時宜了。道光末年,兵部侍郎曾國藩負責主持武舉會試內場“武經七書”的考試,他為《武會試錄》作序時直言不諱地批評說:“唐宋武舉都是按圖索驥,因弓馬得中的不過是挽強弓、舉重石的市井粗才,因策論得中的更不過是些只會記錄章句、作瑣細無用文章的人。”

甲午年後,新軍改革開始,新式的軍事學校也紛紛建立,廢除武舉考試的議論不絕於耳,並在戊戌年中一度被採納。之後,雖然戊戌變法失敗,但武舉也在1901年畫上句號,清廷於當年頒佈上諭,宣佈廢除武舉,其中雲:

“武舉一途,本屬明朝舊制,沿襲已久,流弊滋生。舉人修習之拉硬弓、舞大刀、舉重石和馬步箭諸項,皆與兵事了不相干,於今無甚用處。從今而後,武生童考試及武科的鄉試、會試即一律永遠停止。”

至此,武舉年代隨風而逝,成為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