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曾國藩:知人善用,識人相人,善於發現和使用各類人才

曾國藩:知人善用,識人相人,善於發現和使用各類人才

曾國藩乃一介書生,手無縛雞之力,胸無用兵之策,曾因兵敗走投無路,兩次投水,多次以劍自刎未遂,還給兒子紀澤寫絕命信,叮囑曾家子孫後代永不再帶兵征戰。

然而,後來他率領三湘飢寒交迫的農民直搗南京,撲滅了轟轟烈烈、席捲十八省的太平天國運動。

他之所以會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其奧妙就在於他的用人之道。

曾國藩:知人善用,識人相人,善於發現和使用各類人才

01 用人之道

曾國藩善於發現人才,更善於使用人才。

他清楚地知道:“世人聰明才力,不甚相懸,此暗則彼明,此長則彼短,在用人者審量其宜而已,山不能為大匠別生奇木,天亦不能為賢主更出異人。”

因此,曾國藩不拘一格降人才,“凡於兵事、餉事、吏事、文事有一長者,無不優加獎借,量材錄用”。

他深知文士的弱點,那就是文士總喜歡自命清高,言論過傲,這些幾乎都是通病。所以對待文士,曾國藩批評他們口氣太強硬、言辭太剛勁。

但同時曾國藩也深知,天分高的人,可以引導他們變成至道之人。比如羅山、璞山、希庵都是極其高傲的,後來在曾國藩的教導下才漸漸歸於平實。

就是曾國藩自己過去也有些過傲,後來才稍微踏實一些。而周之翰、吳退庵的毛病也在於過傲,但他們的品行絕不卑汙。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天下沒有完美無缺的人才,也沒有完全沒矛盾的友情。

曾國藩使用人才,能夠知人善任,便是秉著“只要在大的方面能夠做到正直、小的毛病可以包涵,也就差不多了”的原則。這也正是曾國藩的用人之道。

正因為曾國藩的知人善用,才使得他帳下軍事型、謀劃型、經濟型、技術型的人才應有盡有,其勢如日中天,前無古人,登峰造極,使他成為大清朝廷官位最高的漢人。

曾國藩:知人善用,識人相人,善於發現和使用各類人才

02 相人口訣

據《清史稿·曾國藩傳》記載:“國藩為人威重,美鬚髯,目三角有稜,每對客,注視移時不語,見者悚然。退則記其優劣,無或爽者。”

這段話是說,陌生人只要被曾國藩的三角眼靜靜地望一會兒,其才情品性就會被曾國藩看得一清二楚。

曾國藩作為清代的中興名臣,對用人之道極為重視。他善用人,源於善知人,在知人方面更是眼光銳利,經驗豐富。

曾國藩總結了觀察人的方法,主要包括:有愛憎分明,有原則而沒有官氣,辦事有條有理,而不是口出狂言。他不僅留心察人,還將其相人經驗總結成了口訣。

其中總結“貴相”和“富相”的口訣是:端莊厚重是貴相,謙卑涵容是貴相;事有歸著是富相,心存濟物是富相。

總結“邪正”“真假”“功名”“主意”“條理”等的口訣是: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氣概,富貴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風波看腳筋;若要看條理,全在語言中。

這些口訣,是他長期觀察人的經驗總結,更是被後人稱奇的地方。

曾國藩:知人善用,識人相人,善於發現和使用各類人才

03 推薦人才

曾國藩十分注重推薦人才。他不僅自己經常向上推薦人才,還要求弟弟們和下屬官員多多向他推薦有用之才。

如果發現有用之才可隨時推薦,一定要把推薦人的長處、短處一五一十加以說明,尤其是對於那些習慣勞苦、勤勤懇懇辦事的人,一定要大力加以推薦。

曾國藩認為,如果能引用一批能吃苦耐勞的正人君子,日子久了自然就可以看見大的效應。

正因為如此,各處軍官跟隨曾國藩名下者不下兩百人,幕府中有一百多人,幕府外更有大批候補官員,這些人大都是有才之士,法律、算學、天文、機器等專家無不聚集。

曾國藩所使用的人才,不僅幫他本人成就了一番功業,同時對晚清的政治、軍事、經濟、外交、文化也有著深遠影響。

曾國藩:知人善用,識人相人,善於發現和使用各類人才

04 知人善用

當時湘軍的主要將領,江忠源、羅澤南、胡林翼、左宗棠、楊載福、彭玉林、李樹斌、曾國荃等人,幾乎全都處於曾國藩的門下。

他們或是因曾國藩提拔,或是因曾國藩極力推薦,才成為軍事大臣。這些人中的大部分人後來又因為建立軍功而進入政界,成為國家的高階行政官員。

比如,左宗棠被封為大學士,彭玉林被封為兵部尚書,楊載福、曾國荃做過總督,江忠源、胡林翼等人做過巡撫。

尤其可貴的是,當時的一批科技人才,也因為曾國藩的重用,成為海內一流的科學家、工程師,如徐壽等人。

世人對曾國藩的知人善用評價甚高,他的故舊門生尤其對此多褒辭讚語。

郭嵩燾為曾國藩所作的墓誌銘說:“以美化教育人才為己任,而尤以知人名天下。”

俞木樾說曾國藩:“尤善相士,其所識拔者,名臣名將,指不勝屈。”

就連剛直自負的左宗棠,後期與曾國藩齟齬甚深,但曾國藩死後,仍寄聯挽曰:“知人之明,謀國之忠,自愧不如元輔。”

可見,曾國藩舉賢不避親,舉親不避嫌的做法,的確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