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號稱“最熱的夏天”出現在乾隆八年,到底多熱?你看乾隆聖旨就懂了!

“最”字最早可見戰國文字,從冃,本意上是指帽子,因為帽子戴在人頭頂上,所以表示最高。最屬於極端用詞,只有在過去式時,用“最”來表達“最高”才比較合適,歷史上“最熱的夏天”,出現於乾隆八年,到底有多熱?

號稱“最熱的夏天”出現在乾隆八年,到底多熱?你看乾隆聖旨就懂了!

古人創造二十四節氣時,對夏天也有了一個基本認知,立夏這天,古人還是非常歡喜的,《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說: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

作為暮春和盛夏的過渡期,立夏氣候還是非常宜人的,春天播下的種子,也到了成長的日子,不過中國經緯度跨越幅度太大,南方和北方立夏時,氣候各有不同,有詩云:南國似暑北國春,綠秀江淮萬木蔭。

號稱“最熱的夏天”出現在乾隆八年,到底多熱?你看乾隆聖旨就懂了!

過了立夏,就是初夏,然而夏至,此時天才算真正的熱起來,因為溫室效應,現在的夏天是一年比一年熱,如今我們還有電風扇、空調,冷飲,待在室內,倒也不是很熱,古人就飽受夏天的摧殘了。

清朝一共經歷了兩次氣候變遷,一次是明末清初年間發生了“小冰期”,這種極寒天氣,讓位於亞熱帶廣東都下起了大雪,《廣東通志》武宗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冬記載:隕雪,厚尺許。

號稱“最熱的夏天”出現在乾隆八年,到底多熱?你看乾隆聖旨就懂了!

這場大極寒,引發了饑荒,因極寒而死亡的人不計其數,清朝好不容易熬過了極寒,乾隆八年(1743年)清朝又迎來了歷史上最熱的一次夏天。那麼這一年的夏天到底有多熱呢?

當時各地官吏都跟乾隆提交了奏摺,闡述了這次熱災,《天津縣誌》記載了五月份的情況:五月苦熱,土石皆焦,桅頂流金,人多熱死。五月份才剛剛進入仲夏,氣候就異常酷熱,地上的土石都被燒焦了,人也有被熱死的情況。

號稱“最熱的夏天”出現在乾隆八年,到底多熱?你看乾隆聖旨就懂了!

山西《浮山縣誌》載有:夏五月大熱、道路行人多有斃者,京師更甚,浮人在京貿易者亦有熱斃者。五月份山西的情況還算好,京師人流量大,又修築了各種高大的建築,因此最熱。

其京城做生意的人,有些都是有去無回,根據朝廷統計,北京近郊和城內有11400人死於炎熱,近代歷史學者,根據各種記載,推算出了當年的高溫,7月份的氣溫坑達到40度,北京的溫度更是達到了44。4度。

號稱“最熱的夏天”出現在乾隆八年,到底多熱?你看乾隆聖旨就懂了!

乾隆也熱得受不了,還發放了聖旨自譴:諭、京師自五月杪以來。天氣亢旱。且溽暑炎蒸。甚於往歲。明細上天垂象以示儆。朕夙夜憂惕。莫釋於懷。皆因朕躬之闕失。或用人行政之失宜,不僅如此還特意做了一首詩:冰盤與雪簟,瀲灩翻寒光,輾轉苦煩熱,心在黔黎旁。

乾隆看著各地呈上來熱災奏摺,自己又無可奈何,心中更是苦煩熱,不過從這首詩也可以看出,乾隆自己還是有降溫手段的,詩中就提到了冰盤,雖然古人沒有冰箱,但是天然的冰塊還是有的。

根據《大清會典》記載,清廷在京城設有十八座冰窖,由工部都水司掌管,統稱官窖,這裡的冰塊都是提供給宮廷或者官府。至於“雪簟”值得是人工降過溫的房子,所以屋子不是特別熱,加上有涼蓆和冰塊,也能驅散炎熱。

號稱“最熱的夏天”出現在乾隆八年,到底多熱?你看乾隆聖旨就懂了!

這樣的待遇,一般人還真享受不到,我們能夠出生在有空調的時代,實在是大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