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此人為建文舊臣,朱棣愛惜其才不忍追究,因姚廣孝一句話被誅三族

建文四年,朱棣在靖難之役中獲勝。建文帝從此下落不明,可建文舊臣皆被朱棣逮捕,其中包括黃子澄、齊泰、方孝孺、卓敬等等。部分武將選擇歸順朱棣,而像黃子澄等這樣的儒生,則寧死不屈。

朱棣當初起兵,就是打著“清君側”的旗號,宣稱黃子澄、齊泰等是“奸臣”。如今他成功進入南京城,自然要給天下一個交代,於是將黃子澄、齊泰誅滅九族。方孝孺因為不肯為朱棣撰寫詔書,更是被他誅滅了十族。

然而朱棣對於同樣寧死不屈的卓敬,卻持有不同的態度,他愛惜其才,一直不忍追究卓敬的罪名。朱棣甚至還這樣誇讚過他:“國家養士三十年,惟得一卓敬。”那麼這個卓敬是何許人也,為何能讓朱棣另眼看待?

此人為建文舊臣,朱棣愛惜其才不忍追究,因姚廣孝一句話被誅三族

“卓敬,字惟恭,瑞安人。穎悟過人,讀書十行俱下。”從小就聰穎過人的卓敬,於洪武二十一年,以一甲二名進士及第,也就是榜眼的好成績,被任命為戶科給事中,同時得到朱元璋的賞識。

當時太子朱標還在世,可卓敬卻發現,諸王的穿著竟然與太子相似,他認為這是不分尊卑的表現。於是他向朱元璋建議,應該規定諸王服飾不能與太子相似,不然就體現不出太子的尊貴身份了,而且這樣導致嫡庶混亂、尊卑無序,不容易令天下信服。

朱元璋聽後認為很有道理,說道:“爾言是,朕慮未及此。”此後,卓敬便更得朱元璋重用。

此人為建文舊臣,朱棣愛惜其才不忍追究,因姚廣孝一句話被誅三族

建文帝即位後,卓敬與黃子澄、齊泰等人一同輔佐身旁,奈何建文帝更加重視黃子澄,對於卓敬的建議大多不予採納。

建文帝登基之初,卓敬曾向他建議,燕王朱棣擁有雄才大略,各方面都酷似先帝朱元璋,應該將其遷至南昌,這樣一旦有變也容易控制。第二天卓敬再次強調:“臣所言天下至計,願陛下察之。”可是建文帝沒有采納,此事便被擱置。

等到朱棣起兵後,建文帝悔之晚矣。朱棣逮捕卓敬後,責問他曾建議將自己遷至南昌一事,說他有離間叔侄親情之罪。但是卓敬遺憾地說,可惜當初建文帝不聽他的建議。

此人為建文舊臣,朱棣愛惜其才不忍追究,因姚廣孝一句話被誅三族

朱棣見到卓敬的態度很是憤怒,但是他愛惜卓敬的才華,不忍心處置他。於是他將卓敬關押起來,又天天派人去以管仲、魏徵的事蹟來勸說卓敬歸順。

但不管怎樣,卓敬就是不肯屈服,還哭著對朱棣說:“我身為人臣,就該以死報國。先帝本就沒有過錯,卻被突然篡位,我恨不得馬上死了去地下見他,到時候你還想讓我為你效力嗎?”

可即便這樣,朱棣還是不忍心殺他,仍然試圖繼續勸說他歸順。這時姚廣孝卻在朱棣旁邊說了一句話,就是因為這句話,卓敬最終被滅三族。他到底說了什麼?

此人為建文舊臣,朱棣愛惜其才不忍追究,因姚廣孝一句話被誅三族

原來,姚廣孝之前就與卓敬有嫌隙,恨不得將其除之而後快。見到朱棣如此愛惜其才,害怕他日卓敬受到重用,會反過來對自己不利,於是他趁機火上澆油,對朱棣說:“敬言誠見用,上寧有今日。”

意思就是,如果當初卓敬的建議,被建文帝採納,那麼朱棣就不會有今天了。這句話戳中朱棣的痛處,才讓他下了殺心。就這樣,卓敬最終被誅三族。

(參考文獻《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