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昌平君叛秦,攻楚挫敗,與秦朝人才提取機制的失誤

轉自:文昭欄目 “談古論今”

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來聊秦朝滅亡的教訓,接著上次關於秦楚矛盾由來的探究,引出今天的話題,就是對教訓的不當總結、不當迴應,雖然能收一時之效,卻造成長遠的傷害。

昌平君叛秦,攻楚挫敗,與秦朝人才提取機制的失誤

和中學歷史教科書裡說的不一樣,秦變法以後強盛起來、力並天下的統一過程並不是簡單地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而是經歷了幾次重大挫折,而每一次挫折也都帶來戰果的重大喪失、甚至有國勢逆轉的風險。

第一次重大挫折是公元前298-296年齊國、魏國和韓國三國聯合攻秦,攻破了函谷關,秦國不得已割地求和,歸還了之前奪取魏國的河外、封陵和韓國的武遂,才換得了三國罷兵,其實一直蠶食鄰國的秦國也有割地求和的時候。經過這次挫敗,秦國吸取教訓改變軍事外交戰略,交好齊國,重點以韓、趙、魏三晉為攻擊物件,同時大膽啟用青年將領,很快扭轉了不利局勢。轉折點在於這次挫敗兩年之後,秦昭王任用白起為左庶長攻打韓國的新城;第二年白起為秦軍主將,大破韓魏聯軍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秦國聲勢復振。同時為了牽制齊國不和三晉聯手再度遏制秦國,公元前288年秦昭王邀請齊閔王共同稱帝,秦稱“西帝”、齊稱“東帝”,要搞個G2模式制定國際規則,充分滿足了齊閔王的好大喜功之心,不以秦國為敵,鞏固了秦國在對韓、魏戰爭中取得的成果。這時候秦國就已經在穩定步地實施遠交近攻的戰略了,第一次重大挫折,秦國君臣可以說正確總結了教訓,也做出了正確迴應。

第二次重大挫折是秦昭王后期,公元前260元秦趙長平之戰,秦國大勝之後沒有乘勝滅趙,攻克邯鄲。可能是在長平之戰中秦軍也有重大消耗;也可能是害怕山東六國振恐再度結成反秦的合縱聯盟。可第二年秦昭王又改變了主意,再圍邯鄲,發生了持續近兩年的邯鄲保衛戰。沒想到受到長平之戰重創的趙國激發出了頑強的戰鬥意志,秦軍前後幾次增兵沒能得手,反而折損了五校人馬(一校一萬人,大約五萬人),然後又發生了著名的信陵君竊符救趙事件,諸候聯軍裡應外合,在邯鄲城外大敗秦軍,又一直追到函谷關。秦國又一度失去了它之前所奪取的大片土地。更糟糕的是秦國將領鄭安平率幾萬秦軍投降,秦國之前還從來還沒有在戰場上投降的將領。從長平之戰到邯鄲保衛戰秦國損耗也很大;武安君白起也死去,秦國缺少傑出的將領。秦昭襄王當政的最後幾年,在繼續對韓國和魏國保持壓力的同時,政治上最重要的成果是滅亡了苟延殘喘的周朝,另一個重要的舉措就是把開發巴、蜀,任命李冰修建了都江堰,讓成都平原繼關中平原之後成為秦國的第二大糧倉,為之後的統一戰爭攢下了關鍵的本錢。經過這輪挫折,秦國君臣把眼光轉向內部,搞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經濟發展,為最後的統一積蓄國力,也做出了正確的迴應。

第三次和第四次挫折都是同一個人給秦國造成的,就是趙國名將李牧。公元前233年,當時已經是秦王政十四年了,秦國大將桓齮(讀“椅”),率領十萬秦軍越過太行山脈挺進趙國腹地。趙國在北方抵禦匈奴的邊防軍將領李牧被任命為總指揮,率軍南下;與邯鄲的趙軍,在“肥”這個地方(石家莊市附近)合圍秦軍,10萬秦軍全軍覆沒,桓齮叛逃到燕國。這雖然是軍事上的一次重挫,但是秦國實力已經遠在趙國之上,第二年秦王政十五年,秦軍捲土重來,吸取頭一年孤軍深入的教訓,這次是分兩個方向從南北夾擊邯鄲,名將李牧採取南守北攻、各個擊破的戰略,在番(讀po) 吾擊破北線秦軍;再回師南下,與南線的趙軍會合。南線秦軍一看形勢不利就撤退了。所以這次趙國雖然獲勝,但只是擊潰戰,不是殲滅戰。趙國在秦國的持續攻擊下,土地和人口大量損失,基本上只剩邯鄲一城以自保。秦國經過這兩次挫敗,總結形勢:趙國缺少後繼兵力,一線軍隊長期作戰非常疲憊;趙國土地又長期淪為戰場,全民皆兵根本無暇搞農業生產,物資也匱乏,阻擋滅趙的原因僅在於趙國名將李牧一人,所以後來使用離間計,誘使趙王罷免、又處死了李牧。同時展開外交活動,說服齊國拒絕援助趙國。趙國既失外援、又失統帥,秦國再度發動攻趙之戰,在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在李牧死後僅三個月,秦大將王翦就攻克了邯鄲。可以說對於這次挫敗,秦國君臣也做出了正確總結、做出了正確迴應。

秦在統一前的最後一場重大挫敗,就是滅楚之戰,這場挫折和前面幾次有所不同,對秦統之一後治國方略、用人策略產生了重大影響。秦王政二十一年,就是公元前226年,秦攻克邯鄲的兩年之後,秦將王賁攻擊楚國北部,奪取了十座城池。這次戰役其實是為滅魏國之戰掃清秦國的後方,防止滅魏之戰中楚國從身後攻擊秦軍,但這也算拉開了滅楚之戰的序幕,也是在這一年,發生了一件事。就是上次講的那位神秘的昌平君離開秦國,到了郢這個地方。關於這件事,《史記》只有很簡單的六個字,叫“昌平君徙於郢”,唐代司馬貞寫的《史記索引》裡說:昌平君曾經做過秦國的丞相,可是“史失其名”,歷史記載中連名字都沒有留下來。這裡的郢,指的是“陳”這個地方,而當時被稱作“郢”的楚國都城是壽春,而陳(河南淮陽)已經在秦的控制之下。“昌平君徙於郢”的“徙”指遷徙,一般的意思是被謫出來,被放逐了。我們上次介紹了,這位神秘的昌平君是楚國公子(王族出身,是秦國朝廷內的重要楚國外戚)。

好,再來看看後來的滅楚之戰和這位昌平君有什麼瓜葛。秦王政二十二年,把昌平君攆出權力中樞的第二年,就發動了滅楚之戰,秦將李信和蒙武率軍二十萬攻楚。可秦軍的進軍路線非常蹊蹺,它一路向東向南,取得了一系列戰果,可是李信這支部隊沒有繼續向東南挺進,去攻擊楚國都城壽春,而是突然轉身向西北,衝上面所的那個“陳”的地方去了。現在聯結點出現了,昌平君就在陳。而陳(河南淮陽)剛才說其實已經被秦佔領了,為什麼這時攻楚大軍轉身衝一個自己的佔領區去了呢。《史記》在這裡沒有詳細交待原因,這裡最合乎邏輯的一個解讀就是:陳這個地方發生了叛亂,而叛亂的主謀沒有意外就是昌平君。因為昌平君後來被楚將項燕立為末代楚王嘛,所以他肯定有個叛亂的時機,這個時機史書上沒有細說,但從邏輯上推導,從各方線索看,就是李信大軍攻楚的時候。

後面的故事很有意思,就在李信回軍的過程中,楚將項燕率軍緊隨起合,急行軍三天三夜不停,而李信完全沒有察覺楚軍在自己身後,於是項燕發起突襲,秦軍慘敗,《史記》稱“大破李信軍,入兩壁,殺七都尉”。攻破了秦軍兩座營壘,斬殺了七名都尉。都尉是戰國到秦漢時期常見的武官官職,次於將軍,屬於中高階的武官。(順便說一下,大家看史書,說秦軍打了勝仗,都是斬首多萬——伊闕之戰斬首24萬,長平之戰又斬首45萬之類的。而秦國打了敗仗的記載,數字卻非常模糊,邯鄲之戰“亡五校”,就是折損了五萬人;而攻楚受挫又是“入兩壁,殺七都尉”。有七名都尉陣亡,損失了多少軍隊不知道。那是因為秦軍是以獲得敵人的首級報功,所以每戰之後數人頭都數得特別清楚,而其他戰國不是像秦軍那樣計功,對於戰果的統計,斬殺了多少敵人就缺少準確的數字。)

拉回來,第一次攻楚的重大挫敗,從各條線索看和昌平君有重大關係,到底昌平君對於秦軍的這次失敗發揮了多大作用呢?他曾經幫秦始皇平定過嫪毐之亂,當時他領兵,熟知秦軍的虛實;同時《史記索引》又說他做過秦的丞相,屬於軍政一肩挑,對秦國的底細瞭若指掌,不難想像他一旦叛秦會造成戰略情報的重大洩露。

後面的故事不細說了,這次攻楚慘敗讓秦始皇極為震驚,他再度請出王翦,按照王翦的要求,集中全國60萬兵力交到他手上攻楚。王翦出發的時候還演了一齣戲,不斷地向秦始皇要田要地,就是打消秦始皇的疑慮。王翦的部將不解,說將軍你也太low了吧,王翦說現在全國的兵力都交在我手上,秦王“怚(讀“粗”)而不信人”,內心高傲不信任人,我不故意玩點格調低的以自汙,他就會對我生疑。一般解讀是,秦始皇生性多疑,疑人要用、用人又疑。但是如果放在昌平君的叛逆在前,又很可能因為昌平君的叛變導致第一次攻楚大敗這個背景下,秦始皇此時內心充滿懷疑和焦慮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第一次攻楚20萬大軍鎩羽而歸是秦統一前最後一次重大挫折,雖然透過更換主帥,調整軍事策略滅楚還是成功了,昌平君最後也兵敗身死。但是我們發現秦的用人體制發生了一個很大的變化,就是原來六國的人才被排除在秦的高階官僚序列之外。秦始皇早期的核心團隊的國籍背景還有一定的多元化,李斯是楚國人;負責外交、分化諸侯的上卿姚賈是魏國人;秦始皇很欣賞的韓非是韓國王族,但是被李斯誣陷,秦始皇又不想放他回國,就把韓非囚禁起來,韓非死於獄中。做過秦國國尉(軍政部長)的尉繚,也是魏國人。其實所謂客卿集團(就是外國籍的秦國官員)對秦國的崛起和統一立下了汗馬功勞,開啟變法的商鞅是衛國人;張儀是魏國人,等等…

秦始皇在放逐了呂不韋之後,就對呂不韋的廣納門客感到不滿,想驅逐在秦國政治圈裡遊歷的外國人,李斯專門寫了一篇《諫逐客疏》,秦始皇才改變了心意,顯示出他還是有能納諫的胸懷的。但秦統一之後,我們確實看到不再有統一之前廣納天下賢士的胸襟了。神秘的昌平君叛變,和第一次攻楚之戰的挫敗很可能是個關鍵點,從昌平君連名字都沒有留下來,就能可想見這事對秦朝君臣影響之深。一般來說,你越想抹去的東西、越不想被人提到的事情,就是你越在乎的、給你傷害越深、造成影響越大的事。昌平君曾經是平叛功臣,又做過秦國丞相。秦國一堆將相的名字都被史書記載下來,偏昌平君的名字被抹去不是很奇怪的一件事嗎。

我們看到秦末戰爭中,那些最有能力的人幾乎都是出身草莽,劉邦的得力助手蕭何、曹參不過就是做到縣吏,基層公務員。像韓信、英布這樣的豪傑完全流落於民間,沒有被統治集團發掘,英布甚至還受刑成為罪犯,對統治集團來講,人才提取機制的缺失是戰略性的失誤,讓英雄們流落於江湖,鬱郁不得志,就是在給自己培養敵人。

唐朝有首叫《焚書坑》的詩很有名: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坑灰未冷山東亂,原來劉項不讀書”。意思是諷刺秦始皇,劉邦、項羽就是不讀書才造反的,你秦始皇要是水焚書、也按儒家這一套選拔人才,給這些英雄豪傑有一條向上流動的渠道,他們有時間全都花在讀書上了,也就沒必思造反了。

這個批評關於秦朝缺少人才向上流動機制這一點上是中肯的,秦朝就算不把原來六國的舊貴族吸納進統治集團,但像劉邦、韓信、英布、彭越這類原來六國的社會中下層人才也被排除在統治集團之外就是極大的失策了。

造成這種情況,是和秦始皇對六國人士嚴重喪失信任有關的,假如這是昌平君叛亂和攻楚挫敗給他的教訓,那秦國君臣這一次就沒有正確吸取教訓,做出正確的迴應。

當然治學講的是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我這裡更多講的是自己讀書,從一些線索出發做的推論,在一些環節上說服力不一定很強,說昌平君叛亂增加了秦始皇的猜疑性情,影響到秦朝的人才提取機制這種推測就有強的主觀性,作為寫劇本的思路也許足夠了,真要當成一篇歷史論文,還要有很紮實的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