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趙匡胤一生只怕過1人,2次杯酒釋兵權,都不敢碰他分毫

要說中國古代對社會發展做出最大貢獻的,那些結束多年戰亂局勢的大一統帝國的開國皇帝是最有資格發言的。要知道,戰亂局勢可並非是區域性戰爭,而是指全國範圍內各大勢力彼此連年爭鬥,混亂不堪。能將如此混亂的局面統合在自己的手中,那能力絕對是歷史上評的上號的。

而在這為數不多的開國帝王中,一舉統合五代十國幾十年的混亂局面,拯救天下蒼生於水火之中,建立經濟繁盛的大宋帝國的趙匡胤,更是千古奇才。儘管他上位之路看似非常平坦,但他在做北周大將軍時,可是立下過卓越無雙的戰功。

趙匡胤一生只怕過1人,2次杯酒釋兵權,都不敢碰他分毫

不過,在趙匡胤功成身就,成為大明帝王之後,有一件事卻一直困擾著他,而這件事,也是歷代開國君主都頭疼的大事,一個不小心,可能會把自己好不容易奪取的帝王之位拱手讓人。這件事情,就是對開國功臣的處置。趙匡胤出生於宦官世家,自然飽讀詩書,他深知自古開國功臣的利與弊,像劉邦等心狠手辣之人直接將當年跟著他打天下的兄弟盡數斬殺,即使是李世民這等英名國君也在當上皇帝之後反覆敲打提醒當年跟他打天下的功臣。

而且在五代十國這種亂世長大的趙匡胤,自己就曾經見識過一國君主被手下大臣以下犯上的事件,包括他自己,也是逼退了當年自己效力的皇帝。趙匡胤自然怕那些跟著自己的功臣,被利慾薰心,將自己曾經對皇帝做的事,在自己身上再演示一遍,那後果可真是不堪設想。趙匡胤每每想起這件事情,總是寢食難安,但他又不忍,也沒法將這些功臣盡數斬殺,那樣剛統一的王朝可能就再次分崩離析。思忖良久之後,趙匡胤想出了一個辦法——杯酒釋兵權。

趙匡胤一生只怕過1人,2次杯酒釋兵權,都不敢碰他分毫

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總共進行了兩次,第一次是在建國不久,物件是中央的皇家禁軍武將;第二次是在天寶二年,物件是地方的藩王將領。這兩次,主要針對的是手握兵權的大將,在結束之後,這些大將都安穩退休,保全性命,而趙匡胤也從此不再心有所慮,不怕有大臣再有能耐重演“黃袍加身”的戲碼了。不過,在這兩次由皇帝親自率領的讓武將退休活動中,趙匡胤每次都選擇性忽略了一位武將。之所以連皇帝都選擇性忽略他,是因為他的地位實在是位高權重,連皇帝趙匡胤本人,都對這名手下大將一直懷揣敬畏與恐懼之情,絲毫沒有敢動他的念頭。 這位大將就是符彥卿,是後唐節度使的後人,生於貴族之家。符彥卿自幼在父親的影響下,便在軍中苦學武藝,小小年紀便成為威名遠揚的騎射手,且一生都在軍中生活,打仗無數。符彥卿和趙匡胤一樣,都是出生於五代十國,但是卻比趙匡胤早了幾十年。而趙匡胤不敢動他的原因有三點,每一點原因都讓趙匡胤畏懼。

第一,正是因為符彥卿比趙匡胤早生了幾十年,所以,在趙匡胤吃奶的年紀,符彥卿就已經在戰場上建功立業了。符彥卿的威望極高,在五代十國時期,先後供職於五個朝代,並屢建奇功,是戰亂年代敵軍都聞風喪膽的存在,而每一任國君上臺後,都對符彥卿極為尊敬,想著靠符彥卿實現自己的大業。

趙匡胤一生只怕過1人,2次杯酒釋兵權,都不敢碰他分毫

前文說過,趙匡胤本是後周名將,符彥卿之後也供職於後周,但二者的地位天差地別,符彥卿在當時趙匡胤的眼中,就是一位只能敬仰的存在。而趙匡胤當上皇帝之後,政權還沒穩固,不但不能動符彥卿,還需要主動拉攏他,依靠他的勢力穩固自己的皇位。

第二,符彥卿不但是位高權重的大臣,也是立下過汗馬功勞的將軍。當年五代十國雖然打得歡,但是面對契丹民族,大家都只能低聲下氣,因為契丹人引以為傲的騎兵戰鬥力太恐怖,沒有哪個勢力能拍著胸脯保證我能打敗契丹。

趙匡胤一生只怕過1人,2次杯酒釋兵權,都不敢碰他分毫

而符彥卿長年都與契丹人打仗,負邊疆鎮守工作,也是少數能成功擊敗契丹的大將。趙匡胤派他鎮守邊疆的話,能省不少事。第三,符彥卿是一個懂得審時度勢的人。他有三個女兒,其中兩個都嫁給了皇帝,其中一人便是日後繼承趙匡胤皇位的趙光義,即趙匡胤親弟弟。這也套死了趙匡胤,更讓他無法下手。正因為這三點原因,趙匡胤在每一次進行政局清洗的時候,都只能放過符彥卿,甚至有的時候還需要他的勢力幫忙。而符彥卿最終也是壽終正寢,善得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