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此人本是開國皇帝,作戰時隨身攜帶其父遺物,最後卻被樂器燒成灰

歡迎大家來看小編的這篇關於歷史方面的文章,如果能給您帶來一點點知識和分析,就是小編的榮幸,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提起五代十國,晉王李克用可謂聲名赫赫,其子李存勖也是領兵有方,被人們視作“戰神”。對忠心於大唐的李克用而言,人生中有三大心願尚未完成,一是討伐劉仁恭,二是攻打契丹,三是擊滅朱溫。臨終前,他將三支箭交給最信任的兒子李存勖,每支箭都代表著一個心願,要他務必替自己完成,說罷便含恨而去。

此人本是開國皇帝,作戰時隨身攜帶其父遺物,最後卻被樂器燒成灰

李存勖恭恭敬敬地將三支箭供奉在寺廟裡,每逢作戰必取出隨身攜帶。眼見河東實力崛起,李存勖決定先與後梁一決高下。為此,他打出“光復唐朝”的口號,組建晉軍討伐後梁。這支軍隊主帥為周德威,擁有3000騎兵和鎮帥、定州的軍隊,後梁軍隊則有八萬之多,由王景仁率領。在柏鄉,雙方展開了激烈交戰。

此人本是開國皇帝,作戰時隨身攜帶其父遺物,最後卻被樂器燒成灰

事實上,晉軍不僅在兵力上處於明顯劣勢,就連戰鬥狀態也極不樂觀——駐紮在柏鄉的梁軍以逸待勞,晉軍卻應晝夜兼程而疲憊不堪。因此這場戰役只能智取,不可正面猛攻。依照周德威的建議,李存勖用計引梁軍出城,將其圍困攻之,同時又裝出打不過的樣子,故意後退。

素來輕敵的王景仁看到晉軍撤退後,立刻發動全部兵力對晉軍展開追擊。殊不知,這正中李存勖的圈套,梁軍八萬多人最後死傷大半,失去了對河北的控制。“柏鄉之役”過後,晉軍威名遠揚華,令後梁君臣無不戰戰兢兢。不過李存勖並沒有絲毫膨脹自滿,而是果斷選擇休整部隊,鼓勵百姓大力發展農業生產,還輕徭薄賦,為日後建立政權創造了重要物質基礎。

此人本是開國皇帝,作戰時隨身攜帶其父遺物,最後卻被樂器燒成灰

從後梁開平五年(公元911年)到後梁龍德三年(公元923年)的十二年時間裡,李存勖一路高歌猛進,斬殺劉仁恭之子劉守光、攻打契丹、推翻後梁,於是遷都洛陽,定國號為唐,年號“同光”,史稱後唐。然而就是這位梟雄,在登上皇帝寶座後卻很快無心朝政,整日痴迷於登臺唱戲、填詞作曲——朝臣們常在戲臺上看到濃妝淡抹的李存勖唱唸做打,還自稱為“李天下”。更令眾人失望的是,面對逐漸干政的伶人,李存勖非但置之不理,甚至縱容他們戲弄迫害朝臣。

同光四年(公元926年),李存勖在錯信挑撥誤殺郭崇韜後,大臣們心中覬覦已久的怨氣徹底爆發,各地藩鎮也在李嗣源的帶領下紛紛起兵。聽到這一訊息,李存勖怒火中燒,親自領兵平叛,卻悲哀地發現自己能調動的軍隊少得可憐。就這樣,李存勖試圖自救卻無力迴天,倒在了叛軍射來的利劍之下。

此人本是開國皇帝,作戰時隨身攜帶其父遺物,最後卻被樂器燒成灰

重傷的李存勖被親信們抬到一處偏殿休養,最終因流血過多而不幸逝世。由於擔心叛軍會傷其屍首以洩憤,於是眾人經過反覆商議,找來幾把樂器,一把火將其屍首燒得乾乾淨淨。“至午時,帝崩,五坊人善友聚樂器而焚之。”就這樣,一代雄主就這樣與生前摯愛的樂器一同淪為飛灰。縱觀李存勖的一生,歷百戰而得霸主之位,統一大業唾手可得時卻慘遭背叛、身死國滅。堂堂一代開國皇帝,卻只能苟存於勝者書寫的歷史中,實在是令人悲哀惋惜。

對此,你們有什麼看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一起討論哦!

喜歡小編的文章,記得隨手點個贊哦!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