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曾國藩竟準確的預言出50年國運

1867年,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在恭親王的帶領下,軍事,教育,技術等等領域已經取得很好的成效,在中國的各行各業一切都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可是,時任直隸總督曾國藩和心腹幕僚趙烈文,竟然預言清政府還有段短短50年的國運,這一預言一出,驚呆了眾人!

曾國藩竟準確的預言出50年國運

“不出五十年清朝必亡”

在同治六年六月二十日晚上,曾國藩和新收的弟子趙烈文又像以往一樣秉燭夜談,不過這次聊得不是北伐剿匪之事,而是另一個重要的話題:大清未來的國運。趙烈文原話:“天下治安,一統久矣,勢必馴至分剖(勢必會形成分裂割據的局面)。然主威素重,風氣未開,若非抽心一爛(指中央政府先垮臺),則土崩瓦解之局不成。以烈(趙烈文自稱)度之,異日之禍,必先根本顛仆,而後方州(指各省)無主,人自為政(地方割據),殆不出五十年矣。”

曾國藩竟準確的預言出50年國運

聽了趙烈文預估的晚清還有50年國運的話,曾國藩呆若木雞,他怎麼都不會想到,泱泱大清,竟然還有50載。曾國藩說:“然則當南遷乎?”顯然,他不完全同意趙烈文的觀點,認為清王朝不可能完全被推翻,頂多發生中國歷史上多次出現過的政權南遷後南北分治、維持“半壁江山”的局面。對此,趙烈文明確回答說:“恐遂陸沉(指亡國),未必能效晉、宋也。”他認為清政府不可能像東晉、南宋那樣,南遷後還能苟延殘喘百餘年,恐將徹底滅亡。

“大勢”已去,“氣數”將盡

趙烈文不僅富有洞見,他對清朝當局歷史大勢看得非常透徹。其實作為一個遠離權力中心,根本無法近觀當朝權勢人物的機要幕僚,對恭親王、慈禧等人的判斷卻異常準確,以後的歷史也完全證明了這一點。

在晚清八旗子弟中,恭親王是難得的少見開明權貴,擁有開闊的視野及開明的思想。但他的從政經驗、控馭權力的能力都不足,與慈禧太后稍作抗爭失敗後,就被這個女人玩弄於股掌之上,使自己變得更像一個名副其實的“恭王”,這些都證明他確實僅有“小聰明”而沒有“大氣魄”和“大膽識”。

曾國藩竟準確的預言出50年國運

慈禧也確實“威斷”,很有政治手腕和控馭臣下的非凡能力,但她對中國的社會現狀缺乏瞭解,對清王朝面臨的問題心中無數,對世界的變化和西方列強的挑戰和威脅,不知道從長遠的角度加以應對。更為糟糕的是,慈禧太后缺乏進取精神,純粹是個權力迷,一心只追求權力,別的都可以不管。一句話,她有控馭權力的能力,卻缺乏遠見,只知道維持現狀。而在近代中國這種非常時期,國家最高領導人的思想、見識、眼界、魄力,對於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實在是太重要了。所以,在這種目光短淺、得過且過、唯我獨尊的人領導之下,她越是有“威斷”、能“威斷”,對國家的危害就越大,這已為歷史所證明。

趙烈文能把大清王朝這兩個最有權勢的人物看穿、看透、看死,說明他的眼光確實夠深刻和老辣。

歷史驚人準確地應驗了預言

曾國藩對趙烈文的論斷,表面上好像仍然無法或不願意完全相信,總感到清王朝還有一線生機,實際上在他內心裡,已經無法抹去清王朝即將滅亡的陰影!清朝晚期,曾國藩心境之淒涼,對國家前途命運之悲觀失望,由亡國的三步曲可見一斑。

亡國第一步:是無論何事,均黑白不分。黑白不分,社會喪失了應有的淨化與清算功能,就沒了正義與邪惡之別,自此踏上了死亡的第一個臺階。

亡國第二步:是善良的人,越來越謙虛客氣;無用之人,越來越猖狂胡為。由此一個社會越是小人就越猖獗,而好人就只能忍受壞人的猖獗了。由此就踏上了死亡的第二步臺階。

曾國藩竟準確的預言出50年國運

亡國第三步:當問題到了極其嚴重的程度之後,偏偏凡事皆被合理化,一切均被預設,不痛不癢,莫名其妙地虛應一番,沒有人願意為這艘破船補補窟窿,卻權當沒有看見。

不能不說曾國藩及其幕僚高瞻遠矚,果不其然,在提出此預見以後的的44年後,當慈禧老妖婆蹬了腿,大清王朝也終就灰飛煙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