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春秋戰國、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都是分裂動盪,究竟有何異同?

春秋戰國、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都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大動亂、大分裂時期。自周平王遷都,建立東周,周王室已不復“天下共主”之勢,諸侯並起,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天下進入分裂時期;東漢末年,漢天子衰微,劉室宗親已經無法履行高祖劉邦所定下“

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

”的白馬之盟了,魏文帝曹丕逼迫漢獻帝禪讓,亡東漢而建立曹魏,可惜好景不長,“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馬昭之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而自立,曹魏亡而興西晉,然好景不長,天下再度異變,東晉內亂而南北朝起;而好不容易才統一的大唐,自滅亡後中原再度大亂,經歷五代十國,到了宋才重新統一。那這三個分裂時期,又有哪些異同呢?

春秋戰國、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都是分裂動盪,究竟有何異同?

一、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

昔日周幽王無道,為博寵姬褒姒一笑,烽火戲諸侯,等到犬戎真的來犯了,再無諸侯前來救駕,西周滅亡。自周平王遷都,東周建立伊始,周天子已不是接受諸侯朝拜的“天下共主”了,周王室無力限制各路諸侯做大做強,因此百餘諸侯相互攻伐,就連第一代“盟主”齊桓公,也是假借“尊王攘夷”之名,代行天子之職。此後又經四代霸主,待到“三家分晉”,七雄爭霸時,周天子宛如一個擺設,只得坐等身死而不敢作為。

春秋戰國、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都是分裂動盪,究竟有何異同?

東漢末年,漢靈帝昏庸,重用奸臣,在經過黃巾之亂、何進攬權、董卓進京等事件之後,終於天下三分,魏蜀吳三足鼎立,曹操更是挾持著漢獻帝,

“奉天子以令不臣”

。然而曹操還是沒有完成一統天下的使命,任務又交到其子曹丕手上,然司馬昭發動滅蜀之戰,窺探帝位,其子司馬炎廢除魏元帝而自立,國號晉,史稱西晉,又經東晉、南北朝,及至隋唐才得以統一。

自唐滅開始,至宋建立為止,五代與十國是我國曆史上又一次藩鎮割據,政權動亂的時期,五代即“朱李石劉郭,梁唐晉漢周”,他們便是唐朝滅亡後,紛紛自立的各地藩鎮,這五個依次更替的中原政權雖然實力強大,但無力控制整個國家。而其他一些割據一方的藩鎮,有些自立為帝,有些奉五代為正朔,其中十個歷時較長且稱王或稱帝的政權被後世學者稱為“十國”。由此可知,五代十國與春秋戰國、魏晉南北朝都有相同的背景環境:天子無力控制諸侯,而諸侯亦無力取而代之,這使得國家長期處於分裂狀態。

春秋戰國、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都是分裂動盪,究竟有何異同?

二、

雖處亂世,文明之火未嘗熄滅

此三時代雖處亂世,但後世學者卻能從不少史籍中發現,在這些社會大動盪時期,不僅農業年年增收,還是文化、政治等發展的黃金時期,比如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魏晉南北朝時的文化具有鮮明民族特色,五代十國保留下來的大量科技文獻,這些亂世的國君,無一不是重視農業生產,體察民情,注重文化發展,這些舉措,都為後朝統一後的政策實施提供不少建議意見。

三、

割據時間之長,不少於一朝之存

三個時代還有一個共同點,便是持續時間之長,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兼併的戰爭持續兩百餘年;在從魏至隋的三百六十餘年間,三十餘個大小王朝交替興滅;五代存在五十三年,十國存在七十七年。三者持續時間之久,天下不興戰事時間之短,中原大地生靈塗炭,百姓苦戰哀戰久矣。

春秋戰國、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都是分裂動盪,究竟有何異同?

說完相同,再來聊聊三者之異:

一、周天子有名無實,但東周王室尚在

周平王東遷後,管轄範圍大減,形同一個小國,西周還被犬戎擊破,周王室顏面大損,兩者相加便是東周天子不能擔負共主責任的主要原因,然而諸侯爭霸,雖沒有把周室放在眼裡,但依然不敢輕易表達自己“取而代之”的想法,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率軍大敗晉軍,飲馬長江,向周天子的使者問鼎的重量,大有奪取周朝天下之勢,然善辯的王孫滿以“周室雖然衰微,但是天命未改,寶鼎的輕重,不能過問!”打斷了楚莊王的不二之心。戰國時秦惠文王的策士張儀進言:“據寶鼎,安圖籍,挾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聽,此王業也。”但最終秦惠文王還是用了司馬錯“得蜀即得楚”的建議。東周存國五百餘年,天子之名雖名存實亡,但諸侯無一人敢僭越,為何?實乃無一國能與天下為敵。而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不同,他們雖也是亂世,但是在前朝滅亡後,因為藩鎮割據才亂起來的。

春秋戰國、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都是分裂動盪,究竟有何異同?

二、先秦時屠戮異族,魏晉五代外族發難

先秦,至秦統一之前的時期,春秋戰國時,雖然各路諸侯征戰不斷,但對少數民族的打壓卻也沒有減少過,秦發跡於西陲,世代與西戎為敵。燕、趙廣築長城攔截南下的匈奴,更有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名將李牧大敗匈奴。荊南楚國

“撫徵南海,訓及諸夏”

,不是屠戮,就是征服。

而魏晉南北朝時期,少數民族乘中原動亂之際,陳兵發難,因為司馬家治國無方,出現了“五胡亂華”的現象,南北朝時,北方徹底淪為異族樂土,而漢人只能偏居南方。五代各朝雖掌握中原與關中地區,但天下大亂,契丹乘機發難,時常威脅漢人朝廷,甚至還出現了一些外族國家,如五代的後唐、後晉,契丹建立的遼等。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時,漢人已不再團結,被少數民族鑽了空子,漢族的地位一落千丈,竟被這些外族鄙夷。

春秋戰國、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都是分裂動盪,究竟有何異同?

嗟乎,皇帝雖稱“萬歲”,但在歷史中如唐、明、清等完成大一統的王朝,也不過存百年,為何?先代賢明,自憂患而起,跨馬而平天下;後輩無憂國憂民之心,滅亡於安樂之鄉。然而“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春秋戰國、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都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也出現過知人善用,勸農桑、修法度的明君,還是不能否認,在這些大分裂、大動盪的時代中,多少無辜百姓流離失所,或是男兒一去不返,或是妻離子散,亂世的教訓,吾輩應當謹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