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大太監安德海究竟是怎麼死的?為什麼連他的大靠山慈禧太后也救不了他?

安德海是被巡撫丁寶楨擒獲處決而死的,為什麼連慈禧也就救不了他呢,因為安德海自己作死唄。來看一下安德海是一步步如何作死的:

淨身入宮,辛酉立功

安德海,他在八九歲時淨身進宮,十歲時他就開始在咸豐帝身邊侍奉,稱為小安子,聰明伶俐,辦事周全,深得咸豐帝和還是當時還是懿貴妃慈禧的信任,不久升級為御前太監。

咸豐帝死後,按照遺命,皇長子載淳繼位,肅順等八位顧命大臣輔弼幼主,主持政務。慈禧與恭親王奕訢暗中發動辛酉政變,誅殺顧命八大臣以奪取政權,而在這次的政變中安德海發揮了重要情報員作用,曾兩次冒死前往京城向恭親王奕密報軍情。辛酉政變最後顧命八大臣下臺,開啟了恭親王受封議政大臣,兩宮太后開始垂簾聽政時期。

大太監安德海究竟是怎麼死的?為什麼連他的大靠山慈禧太后也救不了他?

在辛酉政變立下了大功的安德海,成為慈禧的心腹,任總管大太監,結交黨羽,權傾朝野。這時候小安子升級成了安公公,此時的安德海年僅16歲。

權傾朝野,埋下禍根

畢竟安德海年輕,春風得意,難免容易飄,加上他性格狡詐多變,喜歡搬弄是非,很快得罪了一大批人,包括恭親王奕在內的諸多大臣,最關鍵的是還得罪了小皇帝載淳。

雖然兩宮太后垂簾聽政,是開了清朝先例,都是兩宮在垂簾之初,就在詔書中約定,等載淳年長大婚之後,就還政於皇帝,所以,法律名義上天下終究是載淳的。但是安德海仗著自己有慈禧做靠山,根本不把小皇帝放眼裡,得罪了他。

大太監安德海究竟是怎麼死的?為什麼連他的大靠山慈禧太后也救不了他?

安德海為主子辦事,那是盡忠職守,擅長打小報告,皇子做了什麼事情,他都能透過身邊的宮女太監打聽得來,報告給慈禧,甚至還添油加醋。如果載淳做了不合慈禧心意的事,難免受到責備,時間久了,載淳知道是安德海在背後搞事,從此記恨上了安德海。

不遵祖制,擅自出宮

同治八年以同治帝大婚典禮為由請求慈禧,派他去江南採辦龍袍及宮中婚禮所用之物,得到了慈禧天后的默許後帶領隨從出京了。

安德海完全不顧清朝不許太監擅自出宮的祖制,依仗著慈禧太后的寵愛號稱欽差,在沒有攜帶任何公文的情況下一路張揚,魚肉百姓。安德海“所過招納權賄,無敢發者”,各地官員更是對他阿諛奉承,賣力巴結。

在途徑山東德州的地界時,德州知府趙新聞訊對既是欽差卻沒有收到軍機處所發的公文,而且欽差本身也沒有帶任何有關的公文。為了謹慎起見,趙新立馬上將此事上報給巡撫丁寶楨。而丁寶楨又恰恰是一位剛正、鐵面無私、不喜趨奉的清官。

大太監安德海究竟是怎麼死的?為什麼連他的大靠山慈禧太后也救不了他?

他早就對依靠慈禧太后恩寵安德海的劣跡不滿。接到趙立新都奏報後立擬寫陳述安德海種種不法行徑的密摺,他派人送出四百里加急奏摺到京城請旨。

此時載淳早就知道安德海擅自出宮,因為按照時間推算,安德海應該進入了山東。此時慈禧已經給了他先行審閱奏摺的權力,所以丁寶楨的摺子,第一時間就到了載淳手裡。

一代權宦,就地處決

載淳看了以後,立即召來恭親王奕為首的軍機大臣,心照不宣,當即決定,就地正法,軍機處擬旨,皇帝硃筆御批,以八百里加急送出,第二天晚上就到達濟南,這邊丁寶楨早就時刻準備找,收到諭旨,唯恐有變,半夜裡就把安德海押赴刑場,一刀斬首。一代權宦,就此身首異處,令朝野上下大快人心。

慈禧這邊,不能隱瞞但是可以拖延,載淳故意拖延到諭旨已發出,才去面見慈禧,稟告此事。此時就算慈禧想保安德海,也為時已晚了。慈禧是個善於權衡利弊的人,既然安德海性命已經不保,也就無所顧惜,慈禧反而趁此機會,反而能落個賢明的名聲。

所以她乾脆指示,其他幾名太監,驗明正身,由丁寶楨一起絞決,又召見內務府大臣,責備他們對太監約束不嚴,說要振鍅紀綱,明發上諭,申明朝廷的決心,上下官員,自然無不稱頌聖母皇太后聖明。

大太監安德海究竟是怎麼死的?為什麼連他的大靠山慈禧太后也救不了他?

對於慈禧來說,安德海被殺固然可惜,但與政治名聲相比,區區一個安德海只是政治上的工具棋子。沒有安德海,自然會有下個安德海,沒必要為此事與皇帝和大臣鬧得不可開交,順便還因安德海裸屍暴市,驗明正身,之前因安德海因結婚娶媳婦被懷疑是假太監,破除了慈禧與安德海有姦情的說法,也是一件好事。

總結,安德海因年輕得意過頭,得罪一大批人,埋下了禍根,更是自己作死,不遵祖制,擅自出宮,讓載淳和朝中大臣抓住了機會,最後身首異處,被就地處決。而慈禧此時知道了無能無力,為了政治名聲,自然也順水推舟的默許這個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