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大明風華》土木堡之變是因為朱棣遺詔?罪魁禍首其實是這個人

《大明風華》目前已經到了大明危亡時刻:土木堡之變,這個事件確實在歷史上發生過,後續的歷史史實是于謙堅持不遷都,還擁立了鋮王朱祁鈺為帝,打贏了北京保衛戰,這才保住了大明江山。《大明風華》也會按照這個劇情展開,不過會增加很多宮鬥戲,這也是電視劇應該有的。

《大明風華》土木堡之變是因為朱棣遺詔?罪魁禍首其實是這個人

也是因為土木堡之變的發生,導致很多觀眾產生了這樣的疑問,是不是因為朱瞻基沒有遵守朱棣的遺詔,沒有殺掉孫若微而讓朱祁鈺登基,這才導致了土木堡之變?按照電視劇中的邏輯,的確如此,因為從朱祁鈺在處理危機的表現的確比朱祁鎮要好很多。電視劇中朱祁鈺是胡善祥的兒子,而朱祁鎮是孫若微的兒子,如果照電視劇來看的話,好像的確如此。

朱棣遺詔內容到底是什麼?

以上的分析僅限於電視劇,而且每個事件的產生都是一系列小的事件綜合起來引起的,所以朱祁鎮的上臺,未必是導致土木堡之變的主要原因。按照電視劇可以稱之為蝴蝶效應,那麼電視劇中朱棣遺詔的內容是什麼呢?這段遺詔是由孫若微和朱瞻基一起讀出來的:太孫嬪孫氏若微,諳熟文字,于軍政之事,頗為用心,性子堅忍,氣度開闊,若為奸惡之人,必成禍患,彼乃我朱家仇人,若日後其得子,帝又早夭,當及早誅殺之,以防有女主篡位之事,此遺詔交付太子妃,為朕之親筆,凡我兒孫得見此詔,必力行之,違旨者不得入宗廟享受血食,欽此。從這個遺詔裡並沒有發現什麼,只是說孫若微是個很靈光的人,如果有兒子,皇帝又造死的早,那就是主少國疑,應該殺掉孫若微,防止武則天那樣的事情發生,但朱瞻基並沒有遵從朱棣的遺詔,最後也沒有讓孫若微殉葬,而是給了她一個機會,讓她能夠陪伴朱祁鎮長大,這實際上是違背了朱棣的遺詔。

《大明風華》土木堡之變是因為朱棣遺詔?罪魁禍首其實是這個人

朱棣的遺詔按照史書的記載是有的,大多數明朝皇帝都有遺詔,那是由大臣們寫成的,不過朱棣即使有遺詔也不會涉及到孫若微。首先孫若微是有原型的,的確是歷史上的孫皇后,不過她的父親不是景清,她是山東鄒平人,父親孫忠是永城縣的主簿,跟朱高熾的張皇后是老鄉,孫皇后能夠進宮也多虧了張皇后的大力舉薦,而張皇后也就是後來張太后也非常喜歡孫皇后,既然跟景清八竿子打不著,說孫皇后是朱家仇人也就不成立了。

土木堡之變誰之過?

朱祁鎮和朱祁鈺兩兄弟的確是異母兄弟,不過朱祁鈺卻不是胡善祥的兒子,史書記載,胡善祥並沒有子嗣。胡善祥是錦衣衛百戶胡榮的第三女,跟孫皇后也不是失散多年的姐妹,而且胡善祥被立為皇后以後,為人忠厚善良、天性貞一、舉止莊重,無媚順之態,後來是因為沒有子嗣而且體弱多病而被廢去皇后,當然這個是書面理由,其實朱瞻基是真的寵愛孫貴妃,也就是《大明風華》中的孫若微。土木堡之變並不是孫皇后的過錯,真正的歷史上並沒有朱祁鈺跟朱祁鎮爭皇位一說,真正對朱祁鎮產生過威脅的是朱瞻基的五弟襄王朱瞻墡。朱瞻基駕崩的時候,朱祁鎮只有九歲,真正的主少國疑,當時宮中有流傳說要立襄王為帝,當時的張太后就召叢集臣百官,指著皇太子朱祁鎮說這就是新天子,於是大臣們都山呼萬歲,朱祁鎮這才成為了皇帝。

《大明風華》土木堡之變是因為朱棣遺詔?罪魁禍首其實是這個人

張太皇太后的確有處理過國事,但是卻不是親自處理,而是委託給了輔政大臣,但是對於朱祁鎮的管教還是非常嚴格的。當時的太監王振,也就是土木堡之變的罪魁禍首想幹政,都被張太皇太后及時制止,張太皇太后還經常把王振叫過來敲打一番,甚至想殺掉王振,但始終沒有下定決心,這才讓王振有可乘之機。其實土木堡之變是由王振和朱祁鎮共同引起的,朱祁鎮對王振特別信任,朝中有威望的三楊(楊榮、楊士奇、楊溥)先後死去或者辭官,張太皇太后也去世了,這才讓王振有了擅權的可乘之機。而土木堡之變也是王振引起的,是王振剋扣的瓦剌的賞賜,這才導致瓦剌太師也先率軍來攻打明朝,而朱祁鎮則在王振的慫恿下親征。雖然于謙力勸,但依然沒什麼用,於是朱祁鎮命鋮王朱祁鈺監國,自己帶著王振率領20萬大軍倉促親征。朱祁鎮帶了不少能打的將軍,但是這一切都被王振給破壞了,王振比紙上談兵的趙括還不如,趙括至少還懂行軍打仗,而王振則一竅不通,比軍事演習還兒戲。尤其是撤退到了土木堡,當時大臣都建議朱祁鎮迅速撤回長城以內,這樣就安全了,但是王振卻不允許,因為還有1000餘輛輜重軍車沒能到達,王振害怕自己搜刮來的東西受損失,於是在這裡葬送了數十萬軍隊,皇帝朱祁鎮被俘,王振被樊忠殺死,英國公張輔、兵部尚書鄺埜等大臣戰死。

《大明風華》土木堡之變是因為朱棣遺詔?罪魁禍首其實是這個人

可見,雖然引起土木堡之變的直接原因是王振的擅權,但是給予王振權力的卻是朱祁鎮,朱祁鎮才是土木堡之變的罪魁禍首。而至於孫皇后,不但沒有罪過,反倒有功,朱祁鎮被俘以後,是孫皇后在於謙的勸說下,力主堅守北京,並且立朱祁鈺為皇帝,升于謙為兵部尚書,把禦敵的重任交給了于謙,這才有了北京保衛戰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