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諸葛亮為什麼要重點培養姜維?原因是什麼?

據《三國志》中記載,諸葛亮如此評價姜維:“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諸人不如也。其人,涼州上士也。須先教 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約甚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

諸葛亮一生多次北伐,或多或少都有些收穫。在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中,最大的收穫或許便是那個讓他吃了一些苦頭的小將姜維。

諸葛亮為什麼要重點培養姜維?原因是什麼?

彼時的姜維不過是一個年輕的無名小將,但也正是這個無名小將最終成卻了諸葛亮所指定的接班人,亦是影響蜀國命運的重要一員。那麼姜維為何能夠取得了這位三國智囊的諸葛亮的認可和信任的呢?

被迫投降,一番作為

姜維,出自天水的四大姓之一,父親姜冏因在羌亂中為了保護郡守而戰死,所以姜維更是烈士之後。父輩的加持,再加上自己的文武雙全,使得他在涼州小有名氣。

姜維一方面精研著當時的主流儒學——鄭玄之學。他有著從武力豪族向文化士族邁進的趨勢,但另外一方面,他又秉持著涼州豪族的尚武之風,豢養死士,想要殺敵建功。

在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時,姜維擔任的是天水郡的中郎將。在蜀軍兵臨城下時,姜維正陪同雍州刺史郭淮和天水郡太守馬遵等人巡查各地。

但馬遵等人卻懷疑姜維的忠心,最終姜維被迫投降蜀漢。姜維入蜀後,諸葛亮可謂是如獲至寶,對他寄予了厚望——“須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約甚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漢室,而才兼於人,畢教軍事,當遣詣宮,覲見主上。”

諸葛亮為什麼要重點培養姜維?原因是什麼?

於是在諸葛亮的一手安排下,年僅27歲的姜維加奉義將軍、封當陽亭侯、升中監軍、再徵西大將軍。

種種可見諸葛亮對姜維的重視程度,那麼諸葛亮的目地又是什麼呢?當真是隻欣賞姜維嗎?答案是否定的,諸葛丞相的做法自然還有其他的考慮。

文武兼備,能力過人

首先,姜維的鄭學水平並不低,諸葛亮之所以稱之為“涼州上士”,便是認為蜀地的譙周、馬良等人都有所不及他,甚至認為姜維可與中原大名士諸葛誕、夏侯玄比肩。

可見姜維在涼州的名士中聲望頗高,在姜維降蜀後,曹魏只是抓了他全家但卻沒殺,便有這一方面的緣故。

其次,姜維還十分擅長軍事作戰。他是蜀漢爭奪涼州的重要助力,因此才能夠降蜀後,二十七歲的年紀就封了侯,還得到了諸葛丞相的著重栽培。

諸葛亮為什麼要重點培養姜維?原因是什麼?

姜維的有智有謀正是與其他將領區別的地方。在軍事謀略方面,諸葛亮可謂是鮮有失足的,在一出祁山時,更是順風順水。

但在諸葛亮想略施小計拿下天水關,卻不想被姜維給識破了。就連身為五虎上將之一的趙雲也是屢屢誇讚誇姜維槍法出眾。可謂是一個文武雙全、智勇兼備的人才。

更為重要的一點是,益州當地人在十分容易形成黨派勢力,而姜維是外地人,在益州更沒有親黨關係。諸葛亮一直都會培養一些外地人成為蜀漢的頂樑柱,既有才幹又沒有家族勢力,對於蜀漢的威脅就會大大削弱。

這便是諸葛亮對於姜維著重培養的考量。除了姜維外,魏延其實也是一個不錯的人選,但諸葛亮卻並未考慮魏延。

棄魏延而選姜維的政治打算

北伐時,諸葛亮的年事已高,為了政權的長久穩定,他不免要提拔新人。

諸葛亮為什麼要重點培養姜維?原因是什麼?

而姜維除了有勇有謀之外,年歲也還尚淺,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少年將軍”。

諸葛亮在五丈原時就已經認識到了,弱蜀伐強魏必然是一個以弱攻強的巨大工程,在短期內難以有成就。倘若一個不慎,極有可能會使蜀漢人財匱乏,最終還會葬送自己與先帝劉備等人打下來的基業。

因此諸葛亮很早就構思好了蜀漢後孔明時代的戰略藍圖。他先是推薦蔣琬、費禕為其在政治上的繼承人,因為這兩位都屬偏文的相才,而猛將姜維則為司馬(副帥)。

諸葛亮的預設便是又蔣、費執政,約束好戰的姜維,對曹魏發動有限的北伐;而一旦蜀魏有戰事,以姜維的才能和忠誠也必能力挽狂瀾。

若是換成了急於北伐立功的魏延,甘於冒險、敢於冒險的魏延早在過去已經有了“子午谷之謀“教訓。諸葛亮一生謹慎,有著關羽大意失荊州的血訓,他必然不會讓關羽的悲劇重演。再者,魏延的年齡也是一個問題,因為他比諸葛亮的年歲都要大。

諸葛亮為什麼要重點培養姜維?原因是什麼?

辜負諸葛亮的期望?掣肘太多

儘管諸葛亮對姜維報以了重大的期望,但是在蔣琬、費禕二相主持的時代,姜維一直都沒有獨立作戰的機會。直到蔣琬病故,費禕被刺殺後,姜維才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北伐。

但姜維的北伐並不成功,其原因在於蜀漢的國力已經逐漸衰落。劉備時代,蜀漢之所以能夠和曹魏、東吳一較長短,便是因為劉備的軍隊都是能夠征伐四方的精銳,並不弱於魏國和吳國。

到了姜維能夠獨立作戰的時候,這些昔日跟隨劉備打天下的精銳已經退出了戰場。姜維手上只有四川一省的兵源可用,質量更是不行,“蜀中無大將”便是此時蜀國軍事實力的最好說明。

在後三國時期,蜀漢的實力無疑是最弱的。僅從人口來看,蜀漢的人口不足東吳的一半,更是不到曹魏四分之一。而在古代社會,人口的多少是十分直接的影響著一個國家的實力,蜀漢實力程度已然可見一斑。

再者,姜維時期還有許多的掣肘,其中最大的莫過於宦官黃皓,還有朝廷中的文官。因為他們對姜維的做法不滿,於是經常批評姜維的窮兵黷武。

諸葛亮為什麼要重點培養姜維?原因是什麼?

內部人心不齊,導致了姜維所有的北伐都並不盡力,不過是零敲碎打罷了。諸葛亮後半生聚全國之力,都尚且不能成功,姜維的無法盡力,其失敗結局也是顯而易見了。

但即便如此,姜維在北伐中也依舊有不少的功勞可圈可點。首先,在狄道城時,姜維取得了洮西大捷,並殲滅魏軍數萬,使得雍涼人人膽寒。但從殲敵的數量來看,這甚至是諸葛亮北伐都沒有取得的大捷,也是北伐以來蜀國對魏國取得的最大的勝利。

再者,姜維依靠自己有限的兵力,將劍閣守得密不透風,打得魏國的主將鍾會喪失信心。

不曾想,在姜維準備撤兵回去時,卻被鄧艾的鋌而走險——以走陰平小道拿下江油,並擊破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從而兵臨成都,最終逼降了劉禪,蜀國亡破。

在如此境況下,姜維用了自己最後的計謀——假投降鍾會,並試圖挑起魏國將領間的內亂,從而復國。儘管最終功虧一簣,他依舊以身殉國。

諸葛亮為什麼要重點培養姜維?原因是什麼?

小結

縱觀姜維一生,即便他師承諸葛亮,文武雙全,也有著完成蜀漢一統天下的雄心壯志,但還是沒能得圓滿結局,最終他以飲恨自殺而畫上他人生的句號。

姜維之死也不過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彼時的蜀漢大勢已去,內部有宦官挑撥和庸君無為,外部則有強敵的來勢洶洶,即便姜維是諸葛亮留下的親傳弟子,也無從避免。

姜維在蜀國一次次瀕臨絕境的時候,都用盡了自己的能力去挽救蜀國,無論是死守劍閣,還是假降,他已然稱得上是一位愛國忠君之士了。

參考資料:《三國志》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