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大秦賦:東周君投降為何光著身子、口中含璧?還原古禮還差幾分?

導言:當呂不韋成功滅掉東周之國時,東周君出城投降,採用了袒露上身、手捧短劍、口含玉璧的做法,這樣的投降禮真的符合文獻中記載的古禮嗎?

大秦賦:東周君投降為何光著身子、口中含璧?還原古禮還差幾分?

(一)五禮之凶禮

周朝以“禮樂”治理天下,而周禮之“五禮”則分別被用於不同的場合,其中:

“以吉禮祀邦國之鬼、神、示;以凶禮哀邦國之憂;以賓禮親邦國;以軍禮同邦國;以嘉禮親萬民。”

所以這麼看的話,

戰敗、君死、國亡

作為社稷憂患之事,顯然屬於凶禮的範疇。那麼,在《大秦賦》中,東周君作為亡國之君,出城向呂不韋做投降禮,自然也屬於此列。

從劇中表現的“投降禮”細節來看,至少包含了三個方面的內容:

其一,東周君袒露上身

其二,東周君口含玉璧

其三,東周君手捧短劍

大秦賦:東周君投降為何光著身子、口中含璧?還原古禮還差幾分?

那麼,東周君的這三種投降禮的做法,都有文獻記載可與之對應嗎?誰又是這些投降禮的原型?目前來看,從《左傳》中對於春秋戰國之際描述的投降禮儀來看,至少會有兩個層次、五個方面的內容,即:

國君“面縛”、國君“銜璧”、國君“肉袒牽羊”;

大夫“衰絰”;

士“輿櫬”;

前三者,都是一國之君的君主需要做的,而後兩個,則是士大夫們需要做的。從內容上看,實施投降禮儀的國君“面縛”、“銜璧”、“肉袒牽羊”,表示自己將“受死”;而臣子們則是“衰絰”、“輿櫬”,將為國君舉行喪葬之禮。

所以從這一角度說,投降禮儀其實可以看做是一種“假葬禮”。他們共同祭奠的,是一個王朝即將被終結的命運。

(二)國君投降禮

1、國君肉袒

首先說國君“肉袒”,《大秦賦》中的東周君光著膀子出城見呂不韋,可不是為了耍流氓,正是遵循了“肉袒”這一古禮。

說起肉袒,唐司馬貞《史記索隱》:“袒而露肉也。”和現代人一到夏天熱得不行就大打光膀子不同,古人對於肉體的遮蔽可謂慎之又慎。衣服在某種程度上象徵著文明的開端,是人有別於禽獸最重要的特徵

《禮記·內則》:“不有敬事,不敢袒裼”。

《禮記·曲禮》:“冠毋免,勞毋袒,暑毋褰裳”。

因此,古人只有在敬事場合,方可袒露,若非敬事,即便是勞動幹活出汗了,也不能隨意脫掉衣服,袒露身體。那麼,這敬事的標準到底是指什麼,古人在什麼場合才會當眾袒露?

一般來說,古代的肉袒,分為“

左袒

”和“

右袒

”即脫去左衣袖、脫去右衣袖這兩種,也就是說頂多露露手臂,其實並沒有如劇中這般袒露上半身的做法。

大秦賦:東周君投降為何光著身子、口中含璧?還原古禮還差幾分?

而“左袒”和“右袒”的區別,因先秦尊左,所以按照《禮記正義》中的記載:“凡以禮事者左袒,若請罪待刑則右袒。”怎麼理解呢?我們來看幾個典型事例。

關於“左袒”用於表達行禮者內心敬意的,有用於喪禮的。比如,在《禮記·檀弓》中:“

延陵子適齊,於其反也,其長子死,葬於贏、博之間……既封,左袒,右還其封

”。

大秦賦:東周君投降為何光著身子、口中含璧?還原古禮還差幾分?

也有用於射禮的,比如“司射適堂西,袒決遂”以及“眾賓未拾取衣,皆袒決遂”,學者彭林在《儀禮註譯》中解釋鄉射禮中的“袒”時說:“袒,脫去左邊衣袖,以免妨礙射箭”。

至於“右袒”是用來表達懲罰之意,拿我們最為熟悉的廉頗“負荊請罪”來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其實這裡應該是袒露右邊臂膀。

大秦賦:東周君投降為何光著身子、口中含璧?還原古禮還差幾分?

那麼,國君的“肉袒”應該屬於哪種呢?這還真說不準,因為如果按照之前“左袒”、“右袒”的定義來看,

你把投降禮當成是國亡君死的喪禮的話,就應該是“左袒”

;如果

把投降禮當成是一種敗亡戴罪時的懲罰,就應該是“右袒”

所以,我在很大程度上懷疑,《大秦賦》裡之所以讓東周君將上半身一股腦脫掉,極有可能也是在這個問題上犯了難,既可以“左袒”,又可以“右袒”,那就所幸不如就左、右全脫了唄!

2、國君銜壁

可以看到,《大秦賦》中的東周君,不但脫光了上衣,嘴裡也沒空著,還銜了一枚玉璧,這又是何意?

大秦賦:東周君投降為何光著身子、口中含璧?還原古禮還差幾分?

有一種說法是,這裡君主口中含的玉璧,類似於古代葬禮中用的“飯含”,並用劉文淇在《春秋左氏傳舊註疏證》中的解釋:“斂用含璧意,示不生也”,意思就是說,將玉璧含在嘴裡,相當於你就是死人了,而作為受降者將其拿出了,則相當於又讓給了你一條命,讓你苟活了下來。

《禮稽命徵》:“天子飯以珠,唅以玉;諸侯飯以珠,唅以珠;卿大夫士飯以珠,唅以貝。”

但是這種說法並不一定正確,因為如果按照喪禮中關於“飯含”的做法,不論是天子、諸侯還是卿大夫、士,他們的嘴裡是並不含玉璧的。我們檢視最早口銜玉璧投降的人——微子啟,就會明白口含玉璧的真正意義。

周武王伐紂,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軍門,肉袒面縛。左牽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於是武王乃釋微子,復其位如故。”

大秦賦:東周君投降為何光著身子、口中含璧?還原古禮還差幾分?

這裡雖然沒有提到“銜璧”,但提到了微子“持其祭器”。另外,在《左傳·僖公六年》中逢伯講述微子之事時,卻提到了“武王親釋其縛,受其璧”,如果微子沒有“銜璧”,武王就不可能“受其璧”,可見微子當時投降的時候,應該也是“口銜玉璧”的。

所以,玉璧是用來祭天的神器,將其送給勝利者,就意味著自身國家天命的一種轉移。

3、國君面縛

可以看到,在“肉袒”以及“銜璧”這兩個國君投降禮內容上,《大秦賦》做的還原比較用心,

但在“面縛”上卻與古之記載極為相左

,因為“面縛”是要求投降者雙手捆在身後,那麼自然也就不可能出現劇中獻劍的一幕。

大秦賦:東周君投降為何光著身子、口中含璧?還原古禮還差幾分?

實際上,關於什麼是“面縛”?古人的意見也不是很統一。司馬貞在《史記索隱》中說:“

縛手於背而面向前也。

”,就是說把雙手捆縛於後,只能見到投降者的正面。

但也有另一種說法,裴駰《史記集解》引應邵解釋為:“繫頸以組”:“組者,天子黻也,繫頸者,言欲自殺也。”,意思是要用繩索捆著投降者的脖頸。

那麼,到底應該是採用哪種形式呢?在文獻中無法求證的問題,在一件考古出土的晉侯銅人身上得到了解答:

“面縛”應該是將雙手反縛於身後的

大秦賦:東周君投降為何光著身子、口中含璧?還原古禮還差幾分?

這件銅人出土於曲沃北趙晉侯墓地,李學勤先生認為應該是晉厲侯時期的器物,從銘文內容得知,這個銅人應該是被俘虜的淮夷國國君,表現的正是作為戰敗一方投降時的情景。

所以,在《大秦賦》中,投降的東周君如果按照“面縛”之禮的話,肯定是沒法獻上寶劍的。那麼,劇中自行改造的這個做法有沒有什麼依據?

大秦賦:東周君投降為何光著身子、口中含璧?還原古禮還差幾分?

有的,如果非要找依據,找不到“獻寶劍”的,但是我們可以找到“獻鸞刀”的例子。

《公羊傳·宣公十二年》 記載:“ 鄭伯肉袒, 左執茅旌, 右執鸞刀。”

東漢何休解解釋說:“ 鸞

刀,宗廟割切之刀,環有和鋒有鸞。執宗廟器者,示以宗廟不血食自歸首

。”所謂鸞刀,其實就是宗廟祭祀時、用於切割牲畜時的專用刀。把宗廟祭祀的專用刀都給獻了,自然也就意味著這個國家再無祭祀的可能性,即“絕祀”之意,相當於徹徹底底地告別了過去。

(三)臣子投降禮

當然,國家滅亡這口大鍋作為國君是一定要背的,所以才會有投降時的“君肉袒”、“君面縛”、“君銜璧”,但是作為失敗的臣子,此時也是需要遵循一定的禮儀的。具體該如何做呢?

一般來說,作為“大夫”階層,他們此時需要穿上特製的喪服,前面也說過,其實受降儀式無異於一場假喪禮,因此作為臣子的他們自然也需要把戲做足。用楊伯峻的話說就是:“先穿孝服,示其君將受死。

大秦賦:東周君投降為何光著身子、口中含璧?還原古禮還差幾分?

“衰絰”便是古人的喪服,喪期在胸前處綴有長六寸、寬四寸的麻布叫“衰”,結在頭上或者系在腰間麻布、麻帶或者麻繩之類的叫做“絰”。

那麼,比“大夫”第一個層次的“士”呢?他們自然也是需要有所作為的,那就是為國君抬棺。“櫬”就是棺材。《說文》:“櫬,棺也。”,而“輿”有一種理解為動詞,是“抬著”的意思,楊伯峻注:“輿,舉而行之。”就是說士抬著為將要就死的國君準備的棺材,準備為其舉行葬禮。

大秦賦:東周君投降為何光著身子、口中含璧?還原古禮還差幾分?

由此可見,在古人眼中,出城投降的國君,其實早已和破了的城、亡了的國同呼吸、共命運,在某種程度上算是將死之人。而從受降一方講,勝利的君主總是以“寬容”的態度對待投降者,採用“釋其縛,受其璧,焚其櫬”的做法,相當於給了將死君主一次重生的機會,以此顯示自身之仁德無量。

所以,在劇中,我們會看到呂不韋先是從東周君口中拿下玉璧,而後又接受了其雙手奉上的劍,以此顯示作為勝利者“人性”的一面,能敗之卻不殺之,更多的是出於政治上的考量與策略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