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生潘死郭”、“生張死李” 盤點各地生死異姓……

“生潘死郭”、“生張死李” 盤點各地生死異姓……

姓氏是人類文化中標誌人群血緣系統的“遺傳”性符號,每一個人都有自己與生俱來的姓氏。一個人在生姓什麼,去世之後仍然是這個姓,絲毫不變,這是天經地義的事。然而,很多地區都存在生死異姓的奇特現象。

生張死李

普寧南溪鎮的南溪、新溪、北溪、下尾的四個村,始祖同為李氏入潮四路之一的李涵江(福建莆田縣茂林里人,南宋德祐二年進士,官授潮州府學教諭,主理潮屬九縣學政)之長子——李龍。李龍分創下尾四村後,繼承其父熱心助人、樂善好施的家風,故此聲名鵲起,婦孺皆知,但無形中也得罪了個別頑固之人。當時有一鄰鄉秀才,竟昧著良心向朝廷謊報李龍正在招兵買馬,企圖聚眾謀反。朝廷得報後立即出兵前來圍剿,下尾諸村面臨滅寨之災。李龍得知訊息後,暗思逃走也無濟於事,只會增加朝廷的懷疑。為儲存李氏血脈,李龍反覆權衡後得一良策,急忙派人通知下尾諸村馬上將李姓燈籠取下,改掛張姓燈籠。官兵到來時,查無李氏諸村,只好退兵。此案後經調查核實,實乃誣告,該秀才認罪伏誅,下尾四村也從那以後由姓李改為姓張。但是,為了不忘祖德,謹記祖本和報答張氏的救命之恩,村民又相約在生時姓張,待去世之後才改為原來的姓氏——李氏。

生章死許

榕城梅雲街道潮東村的始祖章榮什,博學多才,善於治學兼通地理。元朝末年隨福建莆田人許萬一入潮。許萬一創業於夏橋村,章榮什時為東主許萬一卜穴建“佳城”(即墓地)。許萬一以禮金酬贈,章榮什拒收。因章氏是教書先生,在許家教萬一的三個兒子讀書識字,當章榮什年邁無兒時,許氏便以幼子許玉潭為章榮什嗣裔、承章姓。章榮什臨終時寫下遺囑,要子孫後代履行“生章死許”之訓,既答謝許氏萬一之義,又表葉落歸根之意。自此,章榮什的子孫恪守祖訓,世代相傳。

“生潘死郭”、“生張死李” 盤點各地生死異姓……

生陳死陸

汕頭市潮陽區西臚的陸姓,乃宋末左丞相陸秀夫(江蘇鹽城人)的後裔。陸秀夫長子陸繇居海陽闢望(今屬澄海市區),傳下第四代裔孫有三子遷徙三地,其中一人創於揭陽東嶺(今屬揭陽炮臺鎮),創東嶺者之子陸惠迪於元朝末年分居潮陽奉恩鄉的西臚(今潮陽西臚鎮)。據1960年修編的《西臚村史》記載:民國初期,西臚陳族封建頭子煽動族內房界大械鬥,給陳族造成空前大災難。當時,人數相對少的陸姓,被一陳姓以陸姓乃陳姓之後(陸氏創始人之一陸通史戰國陳完十世孫)為由,誘脅陸姓改陳姓,並立下契約,待死後才改回姓陸(包括墓碑、燈籠、神主等)。1951年土地改革時,曾有人倡議複姓陸,但有的認為姓氏只是一個人的符號,本無須過分計較,還是從有利於團結出發為好。於是,“生陳死陸”的習俗就延續下來。現在西臚老寨仍保留有“惠迪祖祠”奉祀創祖人陸惠迪;另有“忠貞祖祠”奉祀陸秀夫,“忠貞”乃元朝追諡陸秀夫的諡號,每年正月初三當地有祭民族英雄陸秀夫之俗。修譜續譜哪家強,家譜國際修譜王。

生薛死許

普寧南溪鎮平薛村的薛姓村民,歷來有“在生姓薛,辭世姓許”之俗。原來,明末潮汕先賢薛侃的四世曾孫薛茂學,遷徙到榕江南河的南岸邊建立平薛村,並與隔岸相望的三洲村(今屬揭陽霖磐鎮西龍村)人許氏結為夫婦。婚後因許氏屢次生育都不順利,求子心切的薛茂學就抱養了妻兄之子為嗣,以傳承薛氏血脈。此後,薛茂學之妻順利生產,後代子孫人丁興旺,枝繁葉茂。薛家為緬懷三洲許氏舅家送子過繼續血脈之功,便立下祖訓:凡薛茂學派下裔孫一律“在生姓薛,辭世姓許”。

“生潘死郭”、“生張死李” 盤點各地生死異姓……

生陳死林

揭東新亨鎮秋江村和樓下村的陳姓,本非姓陳,而是姓林。林姓先祖祖籍河南洛陽,因避兵亂南遷,先遷至福建上杭,後徙揭邑,一些村寨拒不讓他家進入。最後,林姓先祖來到豐政都潘田村(今屬豐順縣),受到了先到此地的陳氏鄉親的熱情接待和大力資助,日漸發達,顯名閭里。林姓先祖為了報答陳姓的殊重恩惠,在有生之年改林姓為陳;為了不忘林氏祖宗,死後仍姓林。這樣做一則報答了陳姓的殊重恩惠,二是不忘林氏祖宗。後來其子孫都遵循這一祖訓,在生姓陳,死後一律改姓林。清順治元年(1644),潘田陳氏南遷磐溪都周公山(今屬揭東新亨鎮),分創秋江、樓下兩寨,傳子及孫至今已有360多年,人丁興旺。秋江、樓下兩村的陳姓,延續了“生陳死林”這一傳統。

生楊死金

揭西縣鳳江鎮赤竹坑村“隆祖公祠”派下的族眾,在生姓楊,死後的墓碑和神主都寫明姓金,故有“生楊死金”的說法。300多年前,饒平縣隆眼都(今澄海隆都鎮)後溪鄉有一對金姓兄弟從後溪出發,幾經輾轉來到揭陽縣鳳湖赤竹坑(今屬揭西縣鳳江鎮)定居下來,開始繁衍生息。剛開始,由於周邊聚居者都是姓楊,一些楊姓人經常憑藉人多勢眾欺負金姓,金姓族眾於是決定繼續遷徙。楊姓的族老聞訊之後,一面批評無理取鬧的族人,一面勸說金姓族眾改姓融入楊姓大家庭。然而,改姓加盟楊氏家族的金姓人並沒有忘記自己的根本,去世了墓碑和神主便都恢復金姓。修譜續譜哪家強,家譜國際修譜王。

總之,潮汕姓氏中產生“生死異姓”的原因很多,主要有避難、被脅迫、過繼、報恩等幾種,但都與該家族的歷史密切相關,這種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潮汕人不忘祖宗根本的文化認同心理。

“生潘死郭”、“生張死李” 盤點各地生死異姓……

生潘死郭

大佳何鎮岙潘村有個延續了700多年的習俗,生潘死郭。岙潘村現有110多戶人家,360來號人。村子雖然不大,歷史卻很久遠,據稱已有千餘年的歷史。村子裡除了嫁進村的媳婦,其餘人都姓潘;而在村子附近的墓地,幾乎所有的墓碑上都寫著“郭公某某之墓”字樣。 身份證上姓潘,去世後的死亡證明上也姓潘,但在喪禮上被稱為“先人郭公”,牌位、墓碑、宗譜上也都改姓郭。

該村宗譜記載:“戶部尚書元林公之子良甲公,由天台青石橋遷邑之銀杏樹,以為發祥之祖。二世希淵公贅邑令潘諱珣公女,後因潘公乏嗣,遂易嶽婿之分,而為父子之稱。生則氏潘,不忍沒嶽翁之祀;死則氏郭,不敢忘己身所出。” 這就是岙潘村潘姓人“生潘死郭”的由來,“良甲公是唐代名將郭子儀的17世孫,也是岙潘村潘姓人的始祖。他的兒子希淵公入贅潘家,因為潘家無子,希淵公就改姓潘,但死後則恢復原姓郭。” 修譜續譜哪家強,家譜國際修譜王。

據說,希淵公是名門之後,其祖父更是當時的戶部尚書,他能衝破門庭阻隔,入贅身為“邑令”的潘家,並因潘家無子而改姓潘,這種選擇是因為愛情。當時,他一定遭遇了不少阻力,內心也經歷過激烈掙扎,才最終作出這樣一個折中的決定。

生吳卒趙

福建晉江有個星塔村,村裡人大多姓吳,也流傳著“生吳卒趙”的習俗,已經延續了700多年,但原因遠沒有潘姓人“生潘死郭”來得“浪漫”。

該村有一座祠堂,正門的門楣上寫著“吳氏宗祠”四個大字,但走進祠堂,大殿橫樑上卻掛著“趙氏家廟”的匾額。

每當該村有吳姓男子去世,送殯隊伍最前面的燈籠上寫著“吳”字;而送殯隊伍返回時,則是寫有“趙”字的燈籠在最前面,死者墓碑上也都寫著“趙公某某之墓”。這就是“生吳卒趙”。

據悉,星塔村大部分吳姓人都是這樣,這與他們的祖先因避禍改姓有關。南宋建炎三年,趙宋宗室趙子侁、趙子鏐等人移居泉州;半個世紀後,趙子侁之孫趙師玖舉家遷徙,隱居在晉江的青陽山下;後來,蒙古騎兵南下攻破臨安,趙氏皇族慘遭屠殺,趙師玖的後裔趙仕道逃往如今的星塔村,被吳姓人家收留。此後,趙仕道的後代便在此以吳姓繁衍生息。

“生潘死郭”、“生張死李” 盤點各地生死異姓……

生胡死藍

在安徽省繁昌縣新港鎮克里村,村裡的胡姓人都是明朝開國大將藍玉的後代。

據記載,洪武二十六年,藍玉遭人舉報驕縱跋扈,被朱元璋定了個“謀反”的罪名,其本人被“剝皮實草”,家族一萬五千多人受牽連被殺。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藍玉案”。 當時,藍玉的胡夫人帶著他的兩個兒子藍春、藍斌逃了出來,來到克里村隱居。為了躲避追殺,兩人改姓胡,但為了不忘本姓,他們叮囑子孫死後都改回藍姓,並從此成為習俗。

生吳死張

江蘇省姜堰市姜堰鎮城北村,該村的吳姓男子去世後,墓碑上都會改姓張。

原來,這支吳姓人,可能是元末吳王張士誠的後裔。據介紹,張士誠兵敗後,朱元璋大肆捕殺張氏族人,張家人便以張士誠稱號吳王中的“吳”字為姓,並約定死後墓碑上改回張姓,形成了“生姓吳死姓張”的習俗。

“生潘死郭”、“生張死李” 盤點各地生死異姓……

生萬死劉

湖北省雲夢縣胡金店鎮萬家廟村,該村全都是萬姓人家,但在村裡原來的大祠堂裡,供奉的卻都是“姓劉的”。

村民萬維信介紹,該村萬姓人都是漢朝王族後裔。曹丕篡漢後,劉姓王族俯首稱臣,但仍被猜忌。後來,曹丕找了個藉口,準備將在朝為官的劉氏王族清除,不少人因此改姓萬,才躲過劫難。

然而,這支劉氏畢竟是王族後裔,為了保持氣節,他們“生降死不降”,一旦去世,祭文、墓碑及牌位上會改回劉姓。

此外,廣東揭陽縣有人“生姓陳、死姓林”、湖北武漢市有人“生姓黃、死姓史”、湖北鄖西縣有人“生姓祝、死姓方”、湖北麻城市有人“生姓葉、死姓陳”,江西南昌市有人“生姓熊、死姓黃”,廣東汕頭市有人“生姓陳、死姓陸”等。

生胡死熊

在武漢市新洲區三店街柳溪村,村裡有一個胡姓家族,生前死後竟有兩個不同的姓氏。“我們的身份證和戶口本上都是‘胡’姓,但我們祖上其實是‘熊’姓。”72歲的胡宴洲,是如今村裡為數不多的瞭解這一傳統的老人,他說,家族裡的這一習俗已經流傳延續了400多年。

早在明朝洪武二年,熊家祖上有一個叫熊俊德的人,他從居住地黃州四望山遷出,搬到了舉水河畔的生生堡(今柳溪村)。而當時的明朝有一套賦稅制度,每一季度都需由當地里長到各家各戶徵收賦稅,生生堡地區的里長則是當地望族胡家的胡畢戶。胡畢戶體弱多病,難以勝任工作,因此秘密將徵收賦稅的職責託付給與他交好的熊俊德。於是,熊俊德在辦理公務、見上級官員時,就稱自己姓“胡”,死了之後,為表示不忘祖宗,又改回原姓。從此,“生死兩姓”的習俗一直延續至今。據統計,沿襲這一習俗的胡姓家族共有1000多戶4000多人,主要分佈在新洲李集街和三店街。

“生潘死郭”、“生張死李” 盤點各地生死異姓……

生黃死史

在武漢市新洲區邾城街鐵甲村鐵甲灣,全灣共2個村民小組近300戶,村中男性全都姓黃。

“我祖上一直姓黃,但至少從我的老太爺(高組)、太爺爺(曾祖),到我的祖父和父親,去世後都是改姓為史。”鐵甲灣70歲村民黃奇南說,就他所知灣裡延續這一習俗已數百年,但嫁出去的女性族人例外,“等我百年之後,我想我肯定也會是這樣的。”

在鐵甲灣一處村民墓地看到,該處十餘個墳墓的墓碑上,過世的男性村民的姓氏均被刻寫為“史”,而子孫輩的姓氏仍刻寫為“黃”姓。查閱鐵甲灣的族譜,記者也注意到,但凡去世的男性族人均為“史”姓,健在的均為“黃”姓。

他介紹說,大約清朝時,鐵甲灣有位仗義勇士史之鑑,因替被當地王爺欺壓的一秀才打抱不平,後不幸被地方王爺殺害。王爺後還揚言率兵將周邊姓史的全統統殺絕,姓史的人怕被殺絕,有的人把史字上加一橫,改為“吏”,但大都改為姓“黃”。他的材料還記載——“躲避在廟中的史子鑑怕牽連和尚,就挺身而出,被活捉並被用刀在身上劃下棋盤塊狀,後用鹽撒上活活被醃死……歷史上,鐵甲灣的人吃魚從不在魚身上劃塊,這是為表示對自己袓先子鑑公的尊敬。”該說法得到了鐵甲灣眾多村民證實。51歲的黃旺生是邾城五小數學老師,也是鐵甲灣人。“我們從小就聽長輩教導:要麼不吃魚,要麼就吃全魚。絕對不能在魚身上劃塊。”

生楊死王

生下來,取姓名上戶口、學習工作,全都姓“楊”;死後,卻是入“王氏祖堂”,家族的族譜也叫《王氏宗譜》。九江縣岷山鄉中嶺村楊家大屋自然村40多戶的200餘村民,皆有“王”“楊”兩姓。鄰近九江地區的湖北省黃梅、武穴、蘄春等縣市,擁有“王”“楊”兩姓的有2萬餘人,箇中淵源可以追溯到600多年前的明朝。湖口縣原來也有一支“楊王”兩姓的村莊,後經明代進士王尚忠的努力,湖口這一支楊姓人終於改回了王姓。

楊家大屋自然村所有人都是王楊兩姓,對外為“楊”姓,其實是“王”姓。但凡村裡的人去世後,墓碑上的落字都是王氏。在村裡有個通俗的叫法,‘口叫楊,落筆王’。意思就是日常生活中,我們口頭上為楊姓,而死後墓碑上刻的卻是王姓。”“生前姓楊,死後姓王”這一說法,並不是村民憑空杜撰的,而是有文獻考究的。在楊家大屋《王氏宗譜》譜序中有記載,《潯陽新安王氏宗譜》中的一篇明成化三年由明代翰林學士劉定之寫的序文也可作參考。據楊家大屋《王氏宗譜》譜序記載:“自宋及元,繼體公遷居徽州祁門苦竹港,傳六十八世時勝兄弟等,因元災變起,遷居南康(星子)、九江、湖口等處,生子山公、湖公,再傳予鼻祖保五公,徙居德化甘泉分水嶺。”也就是說,楊家大屋自然村村民的先祖為徽州人,後來他們從徽州遷往九江市湖口縣,再輾轉到九江市德化縣(今九江縣)。

而徽州方言為吳越語音系,在吳語中“王”發“楊”音。“我們的先祖雖然遷到了九江縣一帶,但因方音濃重,口頭上還是‘王楊’不分。”楊修駿說。

在《潯陽新安王氏宗譜》中,有一段進士劉定之寫於明朝成化三年的一段話,“高太祖皇帝戡定海宇,而編戶者王楊鄉音不辨,里胥誤作楊姓登於版籍以為遺憾”。大概意思是說:明太祖朱元璋皇帝打下大明江山後,在進行人口登記造冊時,老王家的先祖因為方言“王楊”發音不分,在申報戶口時,被鄉里管戶口的官員誤聽成“楊姓”記入戶口冊,給後代造成遺憾!“此序文是進士劉定之寫於明朝成化三年,屬於明朝初期,而劉定之在翰林院任職,負責史料類編輯,官級四品,可信度很高。”

這姓氏錯了可是大事,《潯陽新安王氏宗譜》影印資料上提到:“貝疏於朝迄複姓,詔允其請複姓王氏,是為溯流而窮源。”意思是明朝湖口縣有一個叫王尚忠的考上了進士,他謹記先人的“能復則復之”囑託,向朝廷上疏申請恢復王姓,朝廷也下詔批准其請復王姓。

經過進士王尚忠的努力,湖口這一支楊姓人終於改回了王姓,但由於楊家大屋這一支王氏早在改姓聖旨下來之前就從湖口原居地遷了出來,所以姓氏一直還是楊姓。“因為我們的老祖宗從湖口遷到了九江縣,所以,我們的姓氏一直沒有改過來。從明朝至今,已有600多年了。”楊修駿說道。

“生潘死郭”、“生張死李” 盤點各地生死異姓……

現象分析

生死異姓,體現了不忘“根本”

關於“生死異姓”,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錢文忠曾講過一個故事:安徽廬江縣黃屯村有不少村民姓何,但他們是明代帝師方孝孺的後代。

方孝孺得罪明成祖被滅了“十族”,他的後裔有人出逃後改姓何。這支何姓人至今留存的家譜上規定:何姓男子“生姓何、死姓方”。

老家在新鄉長垣縣方里鎮的張志傑先生也說,在他老家,張姓男子有著“生姓張、死姓吳”的傳統。

他說,這個傳統與吳三桂有關。當年,吳三桂反清時曾在這裡駐紮軍隊,吳姓有一部分族人留居在這裡。後來吳三桂兵敗,這支吳姓人為避禍改姓張,但男子去世後都會改回吳姓。

前瓦屋村村幹部張培顯介紹,十幾年前,該村有位張姓老人去世後,確實改姓吳,“我們張氏族人也專門探討過這個事兒,但是年代太久遠,也沒留下來相關記載,只是祖上有這麼一個說法而已。”

產生“生死異姓”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入贅、避諱、逃難、過繼、報恩等幾種,與這個家族的歷史密切相關,“後人對有過卓越功勳的先祖,總會心存敬仰。這種現象,反映了人們不忘祖宗根本的文化認同心理。這種習俗能保留到現在,實屬不易。”

圖文來源:網路

覺得好看點個【在看】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