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孫權到底有什麼能力能駕馭周瑜、魯肅、呂蒙、陸遜等人才?

孫權在位期間,軍事上先後依賴周瑜、魯肅、呂蒙、陸遜等人。為何他能始終駕馭這些將領,並未造成軍權旁落的惡果呢?因為孫權找到了權力的源頭,並牢牢把握住了他。

東吳的兵,跟誰走? 淮南、江東將領募的兵,近似“私人財產”。

孫權到底有什麼能力能駕馭周瑜、魯肅、呂蒙、陸遜等人才?

孫策找袁術“借兵”時,想要回父親的舊部,袁術雖然不情願,但還是麻溜地都給了孫策。此時,距離孫堅戰死,所部歸袁術已經過去4年!整整4年時間,部隊編制依然沒有被打散,否則哪有這麼容易把舊部“召集”起來!呂蒙的軍營與成當、徐顧、宋定的軍營很近。後三人去世後,他們的孩子還很年幼,孫權想把部隊給呂蒙,呂蒙拒絕了:“這些人忠於國家,現在他們的孩子雖然年幼,但我們依然不應當剝奪他們的軍隊!”孫權採納了這個建議。

孫權到底有什麼能力能駕馭周瑜、魯肅、呂蒙、陸遜等人才?

在江東地區,誰募的兵,就是誰的兵,就是將軍的私人財產。而所謂的“大都督們”,他們直接指揮的,也只有他們手下的兵馬。比如:魯肅、呂蒙,他們能直接指揮的,也就只有自己手下的陸口一萬多兵!

結好領軍將領 因此,孫權極力拉攏各領軍將領,確保他們的效忠,就可以杜絕所謂“大都督”不臣了。

孫權在這方面做得很好。他“傾其竭思,以求其死力”,當眾詢問周泰的傷痕,令陳武愛妾殉葬陳武,千金募醫治療呂蒙,把淩統的孤兒在宮中撫育成人,容忍潘璋的不法之舉···

孫權到底有什麼能力能駕馭周瑜、魯肅、呂蒙、陸遜等人才?

孫權所做的,既是報答將軍們的功勞,也是拉攏眾將之心! 因此,孫權雖然軍事才能不傑出,但始終能得到領軍將領們的支援。

陸遜之前,沒有“大都督” 或許受到演義的影響,很多朋友都認為,這些“大都督”早就在軍中呼風喚雨,大權在握了。這是誤解!

孫權到底有什麼能力能駕馭周瑜、魯肅、呂蒙、陸遜等人才?

直到228年的石亭之戰前,地位已穩固的孫權才以陸遜大都督、假黃鉞。在此之前,沒有“大都督”! 周瑜、呂蒙們,擔任的都是前督、南郡太守、右督等職。他們都只是在戰時,才臨時被任命節制其他將領。 比如:赤壁之戰前,周瑜、程普,被任命為左右都督;襲取關羽的江陵前,呂蒙,才被任命為“前部督”(襲擊南郡的總指揮,依然是孫權本人)!

孫權到底有什麼能力能駕馭周瑜、魯肅、呂蒙、陸遜等人才?

因此,這些傳說中的“大都督”們,大多隻是在戰時被啟用節制部分將領,並未真正意義上長期總領全軍! 以陸遜為例。他在夷陵之戰期間,節制朱然等人。但夷陵之戰一結束,曹丕三路攻吳時,孫桓、朱然等人在淮南、江陵地區抗擊曹丕南征,直接受孫權指揮!陸遜老老實實在西陵防禦還未言和的劉備。

多方制衡,保持平衡。 東吳的人才,大體上分為:江東本地士族(如陸遜、顧雍)和外來人物(張昭、周瑜、魯肅)。其中,外來將領,又分為:早期追隨孫堅的程普、黃蓋等人,孫策時期加入的周瑜、魯肅等人,以及孫吳宗室弟子等。

孫權十分注重利用各方力量,保持相互制衡。 早期,由於主要是外來人物居高位,因此,孫權一方面利用老將集團和周瑜等人的矛盾保持制約,另一方面,在張昭的輔助下(張昭雖非本地士族,但在士族中擁有很高的威望),積極拉攏江東本地士族。

孫權到底有什麼能力能駕馭周瑜、魯肅、呂蒙、陸遜等人才?

老將程普,就是制約周瑜的人。 後來呂蒙說:當年周瑜和程普為左右都督,爭執不下,幾乎壞了國家大事!說的是“共攻江陵”期間的事情,而非危機重重的赤壁之戰期間的事情。可見,程普與周瑜的爭執,並非史學家所說的,僅僅是程普擺資歷,更多是政治因素的授意!

呂蒙時期,孫權又試圖讓孫皎與呂蒙一起,分任左右都督,被呂蒙強硬拒絕。

陸遜時期,隨著江東本地士族逐漸強勢,孫權又強行啟用淮泗集團與之抗衡。他啟用呂壹監察、打壓陸遜、朱據等江東士族,並著力培養諸葛恪等外來勢力。

孫權到底有什麼能力能駕馭周瑜、魯肅、呂蒙、陸遜等人才?

從陸遜告誡諸葛恪“不要太囂張,要注意團結”來看,陸遜與諸葛恪的關係也十分微妙。 唯一正宗的“大都督”陸遜,就是在這種帝王專制與世族利益的糾葛中,因涉足太子之爭,被責備,鬱鬱而終。

值得注意的是:孫權一直想培養自己的宗族弟子,但孫瑜、孫桓等人壽命都太短,始終沒有成長為穩定的制衡力量。直到孫權去世後,才出現了孫琳等人,執掌大權。

孫權到底有什麼能力能駕馭周瑜、魯肅、呂蒙、陸遜等人才?

孫權是一個權力遊戲的高手,他能牢牢把握住權力的本源,既放手使用周瑜等人的才能,又能巧妙制衡住對方的權力。

可是,孫權穩穩地控制住了各派,卻無法以統一的政治綱領把各派凝聚到一個方向。最終,在他死後,無人再能控制住局面,東吳在連續的、血雨腥風的權力鬥爭中,走向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