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林徽因的這首詩為誰而寫?

‘’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輕彈著,在這深夜,稠密的悲思。‘’

1931年,民國著名才女林徽因在北京香山的雙清別墅寫下這段新詩的開頭。此時她正身體不適,丈夫梁思成陪伴在她身邊。

林徽因的這首詩為誰而寫?

我不禁頰邊泛上了紅,

靜聽著,

這深夜裡弦子的生動。

一聲聽從我心底穿過,

忒淒涼

我懂得,但我怎能應和?

生命早描定她的式樣,

太薄弱

是人們的美麗的想象。

除非在夢裡有這麼一天,

你和我

同來攀動那根希望的弦。

這首詩寫于徐志摩來探望林徽因之後,有人說,這是她為徐志摩寫的詩。早年二人相戀而沒能如願相伴。詩中那個‘’不禁頰邊泛上了紅‘’的人,被認為是徐志摩。而讓林徽因心底‘’忒淒涼‘’的,正是她和徐志摩那愛而不得的悲哀。

可這是真的嗎?在丈夫的陪伴之下,林徽因真能對‘’所愛‘’舊情復燃,寫下這首新詩,並在之後發表於《新月詩選》嗎?

在林徽因、梁思成以及他們的許多熟識好友相繼辭世後,林洙開始整理林徽因和梁思成留下的大量資料,並逐步出版。透過林洙之筆,林徽因與徐志摩的諸多‘’往事‘’慢慢公諸於世。‘’林徽因與徐志摩長期曖昧‘’,‘’徐志摩是為了聽林徽因的一場講座,才搭上了去北京的飛機‘’等等,都來自林洙所講的那些‘’故事‘’。至於這些故事的真實性,很多已不為人知。

1920年,林長民帶著16歲的女兒林徽因前往歐洲。在出發前,林長民寫信給林徽因說:‘’

我此次遠遊攜汝同行,第一要汝多觀覽諸國事物增長見識。第二要汝近我身邊能領悟我的胸次懷抱……第三要汝暫時離去家庭繁瑣生活,俾得擴大眼光養成將來改良社會的見解與能力。

‘’

林徽因的這首詩為誰而寫?

這次歐洲考察,讓林徽因立下了終其一生的志向,也讓她蛻變為一個徹底的新女性。

一見到林徽因,徐志摩就被這個靈動的少女吸引,他狂熱地追求過她。在得知徐志摩已有家室後,林徽因便將此事告訴了父親林長民。父女二人合計之後,林長民婉拒徐志摩。在婉拒徐志摩時,林長民直言:‘’

足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怵,徽亦惶恐不知何以為答,並無絲毫mockry(嘲笑),想足下誤解耳。

‘’

然而,徐志摩和林徽因在文學領域確實有很多相通之初。林徽因經常參加新月社的活動,徐志摩就是新月社的創辦人之一。開篇的這首詩歌就刊登在《新月詩選》上。

但早已拒絕了徐志摩的林徽因,對徐志摩的態度應該是師友,未必是林洙所言的‘’曖昧物件‘’。

所以,讓林徽因頰邊泛紅,心底淒涼的人,不會是徐志摩。傳言‘’林徽因因為徐志摩來探病,兩人便‘舊情復燃’一事‘’,更是一種臆猜。

‘’生命早描定她的式樣,太薄弱,是人們的美麗的想象。‘’

病中,林徽因既回憶熱戀時的美好,又慨嘆生命的脆弱,擔心與良人共度的時光戛然而止。這樣的慨嘆,何嘗不是林徽因對生命的謳歌?何嘗不是她對梁思成的眷戀?

1924年,林徽因與梁思成一同前往美國求學。因為建築系不招收女學生,林徽因不得不把學籍掛在美術系,而去建築系旁聽。在那段艱難的求學歲月裡,陪伴在她身邊,和她一起為夢想努力的人,正是梁思成。

林徽因的這首詩為誰而寫?

一個情字,將他們綁在了一起。1928年,林梁二人在加拿大渥太華的中國總領事館,喜結良緣。此後的二十八年間,兩人相伴相依,考察了2738處古建築,為中國的建築專業立下汗馬功勞。

著名城市規劃專家陳佔祥的女兒陳愉慶在《多少往事煙雨中》記載了她眼中梁林的日常生活。

‘’

梁伯伯說了,爐火是徽因媽媽的命,……梁伯伯一直都是親自侍弄爐子,別人弄爐子他不放心。……其實他自己,也患著多種疾病……。但他還是竭盡全力地呵護著跟自己一樣多病的妻子。

‘’陳愉慶的母親也曾感慨:‘’

我一輩子最羨慕人家夫妻恩愛,相濡以沫,像梁先生夫婦那樣。

‘’

林洙曾直言,林徽因不是一個好太太。但與丈夫共進退,為了理想,二人相濡以沫、同甘共苦,這樣的愛情和婚姻甚至是我們可望而不可得的。

這首《深夜裡聽到樂聲》寫於1931年,有了和梁思成的感情基礎,林徽因怎樣表達自己的愛意,都不為過。那時,正是林梁夫妻二人開始考察中國各地古建築的初期。林徽因抱恙養病,考察暫停,她遺憾自己拖累了二人逐夢的腳步。詩裡的那份悵惘之情,並非愛而不得的遺憾,是對二二人追求尚未實現的嘆息。

林徽因的這首詩為誰而寫?

與林徽因攜手走過動盪和苦難,走近理想和追求的,正是梁思成。說才子佳人愛而不得,確實是一個吸引人的故事。但故事和真相之間有時候隔著一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