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為什麼中國派遣十四萬勞工奔赴歐洲,目不識丁的他們怎樣影響歷史

文/徐永超

這是一段很少被人提及的歷史: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十四萬目不識丁的中國勞工奔赴歐洲。他們挖戰壕,修公路,甚至去前線流血拼殺,卻在戰後迅速被遺忘。

為什麼中國會派遣勞工?他們在歐洲經歷了什麼?這樣一群小人物是如何改變大歷史的呢?

一、以工代兵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初,北洋政府擔心戰爭的影響波及到中國,就宣佈保持中立。但是,一些有影響力的知識分子認為,這是一個收回山東主權的好機會,紛紛鼓動中國對德宣戰。

在輿論的影響下,袁世凱向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表示:中國願意提高五萬士兵作為遠征軍。朱爾典信心十足,認為不需要中國的幫助,所以拒絕了這個建議。

為什麼中國派遣十四萬勞工奔赴歐洲,目不識丁的他們怎樣影響歷史

退而求其次,北洋政府又提出了以勞工代替士兵的計劃。梁士詒是這一計劃的策劃人。他是袁世凱的心腹,掌握著財政和外交大權。在得知歐洲發生大戰的訊息後,他斷定德國必敗,中國越早加入英法一方,戰後的國際話語權就越大。又進一步向袁世凱進言,即使不能透過軍事方式參戰,也要準備好用其他方式參戰。以工代兵正是透過派出勞工表明中國政府的誠意。

隨著戰爭的持續進行,法國將大批青壯年男子送到戰場,後方出現了勞動力不足的局面。為此,法國駐華公使找到了梁士詒,希望招募華工,補充本國勞動力。這對梁士詒簡直是天賜良機。經過多次磋商,雙方決定以私人商業公司的名義招募工人。

後來,英國也陷入人力資源缺乏的窘境。一開始,英國政府想在殖民地招募工人,因為害怕殖民地人民藉機反抗,最終不了了之。無奈之下,只好拉下臉,向中國招募工人。

為什麼中國派遣十四萬勞工奔赴歐洲,目不識丁的他們怎樣影響歷史

二、華工遠行

據統計,英法一共招募了14萬華工。招募的華工主要是山東。招募期間,北洋政府一直在暗中相助。之所以不公開,主要是因為害怕冒犯德國和日本。為了保護華工的利益,他們和兩國政府簽訂了相關協定,保證工人們的待遇,尊重華工人權,不得派去危險的地方。當然,這些條款在執行中難免大打折扣。

選拔華工的標準十分嚴格。落選的原因主要是沙眼和牙齒不好、瘧疾、支氣管炎。初步透過體驗的,會經歷一個更徹底的體檢。通過後,每人會領到一套新衣服,一個刻有編號的銅手鐲。然後,他們要在招工營接受數月的軍事化訓練。

總體來說,招募的人大多是目不識丁的農民,他們大多是迫於經濟壓力才選擇去西方世界的。但總有少數例外。

為什麼中國派遣十四萬勞工奔赴歐洲,目不識丁的他們怎樣影響歷史

基督教青年會幹事彼得曾對一名華工印象深刻。他原本是一名教書先生,閱讀過大量關於西方的書籍。他和朋友們經常爭論哪一方最終會取勝。當看到招募華工的告示後,覺得這是一個去外國看看的好機會,決定放棄體面的教師工作,到法國做一名苦力。

去歐洲的旅途充滿危險。他們大多從未見過大海,所以在開始階段,有四分之三的華工遭受到暈船的折磨。加上船艙內空間狹小,通風極差,食物、飲水又得不到及時供應,有大批華工病倒在途中。

除了要面對波濤洶湧的大海,華工們還要經受德國潛艇的威脅。究竟有多少人葬身大海,至今無從得知。但現存於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的《法船亞迭士號華工被害案》表明,僅僅這一次襲擊,就有476名華工遇難。

為什麼中國派遣十四萬勞工奔赴歐洲,目不識丁的他們怎樣影響歷史

三、華工的工作與生活

達到的華工,主要從事修路、挖壕、製造武器、裝卸貨物等工作。他們每五百人組成一個華工營,接受著嚴格的軍事化管理,平日不準外出。

為了解決與中國人的溝通困難,他們編寫了一本常用的漢語短語手冊,下發到每個管理員手中。因為是在沒有多少參考資料的情況下倉促編寫的,難免錯漏百出。直到基督教青年會派來了一批熟悉中文的志願者,雙方的溝通才順暢了許多。

除了溝通,食物也是一個大問題。這些背井離鄉的華工懷念家鄉的味道,大多選擇自己做飯。但戰爭期間,英法兩國面臨著食物短缺,華工們很難得到足夠的食材。因此他們經常抱怨食物不夠吃,抱怨沒有米飯,沒有熱茶、熱水。

為什麼中國派遣十四萬勞工奔赴歐洲,目不識丁的他們怎樣影響歷史

儘管對工作環境有這樣那樣的不滿意,大部分華工仍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一位英國華工事務官聲稱,中國人吃苦耐勞,心靈手巧,如果管理得法,他們將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人。一位法國軍官在與華工接觸後,也寫道:“他們能勝任任何工作,商人、鞋匠、鐵匠、工程師,幾乎無所不能。一旦中國統一,所有的中國人為一個共同的理想奮鬥,他們能征服全世界。想想真是令人生畏。”

儘管有規定,華工不能派去危險的地方,但英法兩國並不沒有嚴格遵守。有相當一批數量的華工派往前線搬運軍事物資。戰爭結束後,他們又負責打掃戰場。在這一過程中,由於要在沒有訓練的條件下清除未引爆的炸彈,至少有一萬名華工犧牲在異國他鄉。然而,在戰爭結束後,他們非但沒有得到認可,反而被誣陷帶來了大流感。

和英國人相比,法國人的種族歧視要少很多。加上大批本國男子戰死沙場,中國勞工成了法國姑娘尋覓丈夫的熱門。

為什麼中國派遣十四萬勞工奔赴歐洲,目不識丁的他們怎樣影響歷史

一位叫趙山林的華工回憶,有一位教他法語的老太太想把她的女兒嫁給他,因為在國內訂了婚,他只好婉言回絕。為華工服務過的蔣廷黼回憶,有一天,一位法國姑娘衝進辦公室,說她想嫁給當地一位楊姓華工,如果必要,願意和他一起回中國。蔣問她中法之間,文化差異很大,她為什麼要嫁給一名中國人呢?她說,“我與楊相識一年,他從未喝過酒,從未打過我。嫁給他一定很好。”如今,我們已經無法得知這位小姑娘和那位楊姓華工有沒有終成眷屬。不過據推測,有大約三千多名華工永遠留在了法國,他們不少人應該和當地婦女成了家。

為什麼中國派遣十四萬勞工奔赴歐洲,目不識丁的他們怎樣影響歷史

四、勞工神聖與五四運動

在一戰之前,知識階層普遍認為民眾是愚昧的、無知的,但華工們在歐洲的表現讓一批社會精英改變了看法。晏陽初就是其中代表。

沒有接觸勞工之前,他自詡社會精英,瞧不起工人。在為勞工朝夕相處的過程中,他才發現,原來這些人誠實質樸、渴望學習,只是缺少受教育的機會。回國以後,他終身致力於平民教育事業和鄉村改造運動。

不止是晏陽初,遠在國內的知識分子也起了思想變化。蔡元培在一次演說裡,宣揚“新的世界屬於勞動者。”李大釗預言,戰後的世界是勞動者的世界。陳獨秀也評論道,中國對一戰真正切實的貢獻是派到歐洲的華工。一時間,勞工神聖的口號聲不絕於耳。

1919年,巴黎和會召開。列強不顧中國反對,將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這引發了知識階層和勞工的共同憤怒,從而引發了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