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吏部尚書辭職回鄉種田,朱元璋疑他別有所圖,偵察後賜他善終

公元1374年,吏部尚書吳琳向朱元璋請辭歸鄉種田,朱元璋大惑不解,疑他別有企圖,就派使臣前去查探。使臣歸來如實上報,朱元璋聽後啞口無言,百感交集 。

吳琳,字朝陽,黃州黃岡縣中和上鄉人,出身詩禮名家。父親吳應澍是遠近聞名的大善人,勤儉好施,一生捐資建橋四十九座,修路一百三十餘里。除此之外,吳應澍還捐資幫助龍仁夫建立了問津書院,吳琳幼時就讀於問津書院。

在詩禮名家長大的吳琳,自幼酷愛讀書,天資聰穎,在學業上是深耕力學。尤其對《毛詩》和《小戴記》頗為精通。長大以後,吳琳子承父業,教於其鄉。

吏部尚書辭職回鄉種田,朱元璋疑他別有所圖,偵察後賜他善終

朱元璋在鄱陽湖和陳友諒進行一次生死決戰後,大敗陳友諒,取得極大的勝利。隔年趁勢攻下武昌。佔據的地盤越來越大的時候,朱元璋對能人志士的需求就大了許多。這時,陳友諒的舊部詹同前來歸附,朱元璋對詹同的學識很是認可,當即讓他在國子監當值。

詹同在朱元璋手下幹了一段後,發現朱元璋確實是個愛才惜才,於是就把自己的好友吳琳給舉薦到朱元璋面前,吳琳就這樣開始效命於朱元璋,和詹同共同教書育人。

公元1371年,朱元璋大肆封賞開國功臣,詹同和吳琳也名列其中,詹同被晉升為吏部尚書,吳琳同樣也在吏部任職,在職期間,詹同和吳琳同樣都在自己的本職工作完成得非常出色。恰逢朱元璋深知吏部工作的重要性,對兩人的工作也是大力支援。

朱元璋曾語重心長地說道:“聲色之害甚於鴆毒,創業之君要為子孫做榜樣,所以一定得相當謹慎。”吳琳聽後非常認同,精通經史的他對前朝舊臣的歷史教訓有太多深刻的見解,為此他更是兢兢業業,一絲一毫都不敢馬虎。

吳琳的盡職盡責,朱元璋是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為自己能有這樣一名清正廉潔,孜孜不倦的臣子而感慨萬千。

明朝建國初期,朱元璋為了選拔人才為己所用,他大力主張科考,盼著透過科考能為大明朝迎來新的人才。因此,對於科考,朱元璋尤其重視。既然要舉辦科考,那科考負責人的挑選就至關重要,畢竟科考負責人要為大明王朝輸送新的人才。

朱元璋看著滿朝文武,選了翰林學士宋濂為領頭人,再回顧一番,當即就把滿腹經綸,頗有真才實學的吳琳也給選上,讓兩人攜手一起完成科考大事。朱元璋此舉,頗得群臣認可,畢竟這兩個人都是清正廉明,對朝廷忠心不二。

吏部尚書辭職回鄉種田,朱元璋疑他別有所圖,偵察後賜他善終

吳琳能和宋濂一同擔任科考的負責人,就是對吳琳素日工作的最大肯定。饒是吳琳任職期間,兢兢業業,一生清廉,奈何在大明朝廷裡,吳琳也是日日如履薄冰,天天提心吊膽的過日子。

這堂堂吏部尚書,怎會把日子過得如此慘淡呢?其實,主因並不在吳琳身上,而是大環境所致。在朝廷上,吳琳是個潔身自好的清官,對於同流合汙一事,他是不屑一顧的。可朝廷上有兩大黨派之間的鬥爭,想要自保其實是難度相當大的。

洪武年間,朝廷裡以李善長為主的淮西派和劉伯溫為主的浙東派,看似表面和和氣氣,其實暗地裡是互相傾軋,對於吳琳這個吏部尚書,兩派系的人也是有心想把吳琳拉攏到自己的陣營,可吳琳對參與黨派紛爭一點興趣都沒有,他一直在想辦法遠離這趟渾水。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為了明哲自保,吳琳有了辭職的念頭。公元1374年,任職期間工作完成得相當出色的吳琳向朱元璋上交了辭職書,朱元璋對突然請辭的吳琳有點吃驚,想著變著法地挽留這個兢兢業業的臣子,奈何吳琳執意要辭職,朱元璋只能應允。

吳琳辭職後,朱元璋思來想去覺得有點不妥,這好好的吏部尚書不當,竟然要回去當老農民種田,中間的跨度太大了,生性多疑的朱元璋不由得開始起疑。

為了一探究竟,朱元璋就秘密安排使臣前往吳琳的老家,去看看吳琳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使臣領命行事,馬不停蹄地趕到吳琳的老家,走過一片稻田時,看見田中有一戴著斗笠的老者,身披蓑衣一臉認真嚴謹地在田間勞作,動作嫻熟,典型的幹活老手。

吏部尚書辭職回鄉種田,朱元璋疑他別有所圖,偵察後賜他善終

使臣見狀,就上去打聽一番:“大爺,找您問個話,想打聽下吳琳家在哪?”田中的大爺緩緩回頭,不疾不徐道:“我是吳琳,你找我何事啊?”使臣當即被驚住,他萬萬沒想到,昔日朝廷上名聲響亮的吏部尚書,今日竟然在田間不懼泥垢的辛苦勞作。

使臣找藉口告別吳琳後,回到京城把事情一五一十都彙報朱元璋,朱元璋聽後,啞口無言,百感交集,心中對吳琳大大起敬。對於吳琳的為人更是大大讚賞,為此他還特意贈送吳琳一個外號“赤足尚書”。

此後,吳琳一直在老家歸隱,朱元璋對吳琳的懷疑也徹底放下,相比其他開國功臣的慘淡結局,吳琳在鄉間天地安然自得,不可謂是個有大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