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春秋五霸是指哪五國?為什麼說春秋時期的演變是造就華夏的根基?

一、

“春秋”時期(是指歷史上的一段時期,不是春、秋兩個季節)大概是從周平王東遷開始到越王勾踐滅吳稱霸後這段時間。(有說到三家分晉才是春秋的截止、戰國的開始,這些各家論各家的理,其實裡外差距也只在幾十年間,可以簡單瞭解下。因為論說不一,所以春秋時期有是兩百多年還是三百多年的爭論。)

我國已知最早的朝代為夏、商、周,這三代統稱為我國的“先秦”時期。夏由治水的大禹的兒子啟建立,這是中國進入家天下的第一朝代,目前夏朝的歷史只是散落於史書中的零星記載,還沒出土過夏朝的文物,所以有部分學者懷疑是否有夏朝的時代。

商是由湯建立的,傳到末代國王紂,共傳了二十九代。甲骨文的出土,證明了商朝的歷史存在,同時證明我國的商朝已經是一個強大文明的朝代。但不成材的紂把商毀了,周代替了商,商也稱為殷(因為商朝中期的國王盤庚把國都遷到殷這個地方,所以商經常被稱為“殷商”)。

周代替商後又分為東西二週兩個時代,前期是西周,因為定都於西部的豐鎬(今西安一帶),後來出了個周幽王,為博美人褒姒一笑,烽火戲諸侯,最後被西部的少數民族犬戎滅了國。周幽王的兒子周平王復國後遷都到東邊的洛邑(今洛陽一帶),史稱“東周”,東周同時就是“春秋戰國”的時期,所以東周又可以分為兩段,前春秋、後戰國。

春秋第一位霸主不是齊桓公,而是鄭莊公(有論者認為鄭國才是“春秋五霸”之首)。鄭莊公殺弟囚母打周王,孔夫子是很討厭他的,認為他不慈不孝不忠,其實鄭莊公也頗具謀略權術,在戰亂時代,或許也只有他這種狠人能相對過得安穩?

鄭國衰敗後就是齊國的崛起了,齊桓公和管仲,可謂千古最佳搭檔,從仇人到恩相,主君只要有開闊的心胸、用對人,何愁不“國強民富王天下”?

春秋五霸是指哪五國?為什麼說春秋時期的演變是造就華夏的根基?

齊桓公的霸業是高舉“尊王攘夷”的大旗成就的。周室東遷後,王畿削少,王室更趨衰弱。

因為王室衰微,所以造成列國互相爭勝的形勢;因為列國互相爭勝,中原內部因不統一而更不安寧,所以又造成戎、狄交侵的形勢。要“攘夷”必先“尊王”,“尊王”的旗幟豎起,然後中原內部才能團結;內部團結,然後才能對外。所以“尊王”與“攘夷”是一貫的政策。這就是春秋初年的時勢的需要,並不是齊桓公和管仲一二人突然想出來的花樣!

當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稱霸黃河下游的時候,黃河上游已有兩個大國起來,這便是晉和秦。

管仲去世後,齊桓公糊塗的重用奸臣小人,導致齊國內亂,自己還被活活餓死,齊國開始衰落(成在用對人,敗在用錯人)。這個時候商朝的後代被封為宋的國家出了一位宋襄公,想學齊桓公做諸侯的霸主,可惜宋襄公學古不化,迂腐得很,國力本就不強還跟南方強大的楚國硬幹上了,跟楚軍在河邊打起仗來,看到楚軍半渡,本可以下令自己的軍隊針對“敵半渡而擊,利”,他卻偏下令“我仁義之師,不乘人之危”,生生等楚軍全部兵馬渡過河後排好陣勢,兩軍再對壘,結果實力不濟的宋軍被打得大敗,宋襄公稱霸不成反留下千古笑話。(不過後世有人還把宋襄公排為“春秋五霸”之一,真不知道根據哪個方面排的?五霸有很多說法,莫衷一是,最毫無疑問的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三位,另外兩個名次有鄭莊公、秦穆公、宋襄公、吳王夫差、越王勾踐等人爭論不休。)

春秋五霸是指哪五國?為什麼說春秋時期的演變是造就華夏的根基?

五霸排第二而且沒人爭論的當是晉文公重耳。晉文公,奇男子,在國外流亡十九年,61歲回國後只做了八年國主就把晉國帶向霸主地位,而且終春秋兩百多年,晉國一直是最強大的國家之一,或許除了南方的楚國,秦、齊都難擋其鋒。後來的戰國七雄中的韓、趙、魏三國都是晉國分裂來的。

與晉文公同時的秦穆公也是春秋時代難得的一代雄才霸主,他的主要霸業都在西部,中原因為有晉國的橫擋,秦國難以伸展。

當晉霸中衰的當兒,南方的楚國正漸漸崛強起來。同時晉國在中原被楚逼退,就掉轉頭去向北吞滅群狄,造成了後來復興的基礎。而楚國因國勢強盛主盟中夏的緣故,也漸漸自認為華夏,於是自稱“我蠻夷也”的楚便變成了“撫有蠻夷以屬諸夏”的楚。自此以後,華夏的範圍便更擴大了。

春秋五霸是指哪五國?為什麼說春秋時期的演變是造就華夏的根基?

楚莊王,便是後世所稱五霸(照最普通的說法,五霸是“齊桓、晉文、宋襄、秦穆、楚莊”)中的末了一個。“問鼎中原”就是楚莊王想要取代周室的典故,楚莊王打到周都附近,周王派大臣來慰問,楚莊王問:“周王室的九個鼎有多重?能不能讓我稱稱?”(九鼎相傳是大禹所制,為王權的象徵,相當於後世的“玉璽”)很簡單的一句話,意思卻相當於“周室做天下共主的位置是不是不夠格了?該我楚國來做天下共主了吧?”周王派的這個大臣很有一套,顧左右而言他的回答道:“周室的壽命算過是有八百多年的,現在還差幾百年,所以,目前這個鼎對楚王您來說可能太重了?”意思就是周室還是對天下很有號召力的,雖然衰弱了,想取代它也不是那麼容易。最後楚莊王迫於國際形勢,也只能放棄問鼎天下,不過楚國也算稱霸諸侯,強大無比了。

春秋中後期基本是晉、楚兩國帶著各自的一幫小弟你來我往的打打殺殺、爭奪地盤,這跟古惑仔真沒太大區別,無非就是一個以國家的名義,一個以幫派的名義。

春秋後期,晉楚爭霸的結果是晉國派人扶助吳國作為南方楚國的對手,楚國又扶助更南方的越國作為吳國的對手。吳攻破過楚都,後來越又滅了吳,吳、越藉此崛起,各自成為稱霸一時的諸侯。

二、

綜合起來說,春秋時代所表現的特點共有四項:

第一點是種族的混合和中華民族的成立。夏、商、週三代是我們民族的核心,然而這三代卻是三個不同的種族。周人起於陝西,那地方大約本是夏族的根據地,他們又或者與夏族有些淵源,所以他們自稱為“夏”。因周人勢力的擴張,“夏”的一個名詞就漸漸成為中原民族的通稱。春秋時中原人常常自稱“諸夏”,而稱與他們異類的民族為“蠻、夷、戎、狄”。——於是“夷”“夏”兩族對立的觀念才確立了。那時異族中最強盛的,南方有楚,北方有狄。狄族由被抗而分散,楚人由被攘而同化。到了春秋末年,北方的狄族盡被晉國併吞,東方的夷族也被齊、魯等國所征服,西方和中原的戎族早已衰微,被晉、秦、楚等國所瓜分,而南蠻的楚在這時也已變化成諸夏的一分子了。上古的許多不同的種族,就是在春秋時代混合而成立了一個整個的“中華民族”。

第二點是中國疆界的擴大。到了春秋之末,北到燕、代,東到海隅,西到甘隴,南到洞庭,都成了中原文化所範罩的區域了。中國疆域的凝固,是在春秋時代開始的。

第三點是統一局面的醞釀。夏、商王國實在只是些氏族同盟的集團,周代開始確立封建制,國家規模漸漸形成。自從春秋時代的盟主甩了“尊王”“攘夷”的口號聯合諸夏成為一個集團,中國的雛形在那時方才出現。

第四點是社會經濟和學術思想的轉變。

(讀《春秋史講義》的總結和梳理,該書由顧頡剛、童書業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