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方誌四川 人物】王平:蜀漢幹臣、鎮北大將軍

歡迎關注“方誌四川”!

【方誌四川 人物】王平:蜀漢幹臣、鎮北大將軍

王平:蜀漢幹臣、鎮北大將軍

大竹縣地方誌辦公室

提要:

王平,字子均,漢末巴西郡宕渠賨人,有“平安三侯”之美譽。建興六年(228),蜀漢興兵北伐,街亭一戰中展現出傑出軍事才華,被諸葛亮委以重任,並封侯。延熙七年(244),以不足三萬人抵擋曹爽十餘萬人進攻,他分析戰役形勢獨到,力保疆土不失,成為蜀漢後期國之幹臣,官至鎮北大將軍,封安漢侯。“王平忠勇而嚴整”,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三國英雄。

東漢獻帝初年(156),王平出生在巴西郡宕渠縣(治今四川省渠縣、大竹縣)一個農戶人家。幼時家貧,寄養在外祖父何氏那裡,人稱何平,將成年時回到家中,改回王姓。王平打小就喜歡舞槍弄棍,一身武藝很是了得。跟其他賨人子民一樣,他身材魁梧,性情顯得持重而不善於言辭。

漢建安年間,天下紛亂。在益州,州牧劉焉於初平二年(191)派張魯任漢中督義司馬,張魯斬殺漢使,割斷與朝廷的聯絡;又謀殺張修,取得漢中實際控制權。隨後又變身為“五斗米”教的繼業“天師”。張魯鼓吹能通神鬼(以鬼道教百姓),用符咒給人治病,然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割據政權。張魯不時到宕渠“傳教佈道”。賨民本來就敬信鬼巫,所以紛紛前往信奉。賨人七姓夷王樸胡、杜濩因此與張魯交好。

【方誌四川 人物】王平:蜀漢幹臣、鎮北大將軍

劉備入蜀後,曹操於建安二十年(215)九月,親率大軍取漢中,張魯降曹後封侯、授將軍名號;三巴太守樸胡、杜濩、袁約舉賨民、巴夷依附曹操。當時有500多戶賨人經漢中北去,其中有李虎被封為將軍,派往雍涼氐羌地區駐守;這時的王平名不見經傳,則隨杜濩、樸胡遷往洛陽。一路上,王平鞍前馬後卻不言辛苦,且軍容整肅。由於表現不凡被任命代理校尉,初露頭角。同年冬,張郃率軍深入宕渠,帶賨人首領隨軍而返。蜀漢張飛大敗張郃於矇頭(今渠縣八濛山)。樸胡、杜濩等則留在巴西等地。

建安二十四年(219),諸葛亮在定軍山斬殺曹魏大將夏侯淵。王平隨曹操大軍來爭奪漢中,卻被諸葛亮擊敗。王平恩念賨王故主,隨即投降劉備,被任命為牙門將、授裨將軍。他在蜀漢南征中屢立戰功。

建興六年(228),王平隨諸葛亮北伐。街亭地處險要,為蜀軍前出關中的重要據點,一旦失去則進擊或退卻都將喪失戰略支撐點。諸葛亮正考慮派誰去守,參軍馬謖請戰,諸葛亮明令當道紮寨以阻曹軍,又派穩重謹慎的王平為馬謖副將。馬謖自恃熟讀兵書戰策,舍大道而上山屯守,舉動失宜;王平連連規勸不聽,結果被魏將張郃圍困並斷了水源,馬謖慘敗,士卒離散。唯有王平所領的千餘士兵鳴鼓自持、嚴陣以待;張郃懷疑王平有伏兵,不敢進攻。於是王平將各營軍士收攏並率領他們平安歸還。諸葛亮查明戰場情況後,嚴加追究,將馬謖及將軍張休、李盛等斬殺,奪將軍黃襲等人兵權;王平因為表現突出被拜為參軍,統領精銳的無當飛軍,進位討寇將軍,封亭侯。

建興九年(231),諸葛亮圍祁山,遣王平駐守南圍。司馬懿率大軍與諸葛亮對峙,遣張郃進攻王平。經過戰場歷練的王平,熟知攻守策略。面對敵將的挑戰和辱罵,王平氣定神閒,只是堅守不動;張郃無計可施,只得悻悻而去。

建興十一年(233)八月,諸葛亮病死五丈原。王平升任典軍、安漢將軍,兼任漢中太守,輔助車騎將軍吳懿駐守。十五年(237)進封安漢侯,代替吳懿督率漢中。這時,蜀國東邊與孫吳、曹魏接壤,形勢比較敏感和微妙,由將軍鄧芝駐守永安;西邊地接盧戎,情形反覆無常,由將軍馬忠屯守南中;而漢中處於蜀魏攻守前線,局面則高度緊張和險惡,王平身負舉國安危,足見他為朝廷所倚重。王平、馬忠、鄧芝“平安三侯”的威名傳之海內。

延熙元年(238),大將軍蔣琬駐沔陽,王平任前護軍。延熙六年(243),蔣琬病重,任王平為前監軍、鎮北大將軍,統領漢中。

延熙七年(244)春,魏帝命曹爽率領步騎十餘萬進攻漢中,前鋒已至駱谷。當時漢中守軍不滿三萬,諸將大驚。在戰前軍事會議上,有人說:“以我們現有的兵力不足以阻擋魏軍,應放棄關隘固守漢、樂兩城,魏軍攻到漢中後,涪城的援軍一到,就可以將陽平關搶回來。”王平卻說:“這不妥。漢中去涪城有一千餘里,魏軍若是得了陽平關就會威脅到漢中,必成禍患。現在應由劉護軍、杜參軍據與勢,我為後拒;若是魏軍分兵進攻黃金城,我自率兵前往救援,到時候涪城的救兵就剛好到來,形成合擊之勢,這才是上策。”將軍們認為風險很大,唯有護軍劉敏贊成主將王平的意見,於是按王平計策行事。涪城諸軍以及大將軍費禕自成都相繼而至,魏軍被擊退,如同王平當初料想的一樣。王平識見高遠,力保疆土不失,成為蜀漢後期國之幹臣。

王平沒上過學,識字不超過十個。他的學習方法是讓人讀誦歷史或人物傳記,聽後能明白大意,議論時不會偏離主要精神。他口述表章、軍政事務,讓別人代寫,意思表達明確、條理清晰。王平一生遵循法度,嚴於律己。平時不苟言笑,整天端正坐姿。

延熙十一年(248),戎馬一生的王平軀疲神勞,因病不治而去世,葬於他的封地安漢縣(今南充市,墓在高坪區永安鄉臨江村鳳凰山,為矩形土冢,立“漢將軍王平之墓”碑),準勒石立闕紀念。

而在大竹縣城西郊涼水井處,豎有一丈許高、四尺寬、一尺厚青石指路碑,其上陰刻斗大“漢將軍王平墓道”七字,其碑右上角亦刻有一手,食指直向西方。惜,毀於“文革”初。

【方誌四川 人物】王平:蜀漢幹臣、鎮北大將軍

王平墓墓碑(作者供圖)

“巴有將,蜀有相”為兩漢時的人文特點,也是巴文化一大亮點。千百年來,除時人有“平安三侯”之譽外,陳壽《三國志》本傳:“王平忠勇而嚴整。”常璩《華陽國志》贊其“果壯,警朗有思理。”元代大儒郝經評價王平“純樸正直,有大將韜略。”

【方誌四川 人物】王平:蜀漢幹臣、鎮北大將軍

方誌四川 篆刻:殷智

大竹縣地方誌辦公室特別說明:本文內容摘錄作者劉渠的《巴文化·達州歷史故事·鎮北大將軍·王平》一文,特此對作者表示誠摯感謝!

供稿: 大竹縣地方誌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