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儀徵史志】古今烏塔溝

烏塔溝是一條古老的河道,歷史上與大運河和漕運有著緊密的聯絡。烏塔溝又是一條年輕的河道,新中國曆經多次整治維修,配套新開了上游河道友誼河和下游通江河道潤揚河。今天的烏塔溝是儀徵市18條幹支河道之一,是儀徵與揚州邗江區界河,也是揚州市重要的城市防洪工程。

烏塔溝因為與儀揚河交匯處附近有一座磚塔而得名。相傳唐開元年間發生水災,在拓河築堤興修水利的同時,又在古運河邊興建了一座六面五層磚木結構的寶塔,用來鎮壓水魔。因為前來賑災的官員姓鄔,所以寶塔稱為“鄔塔”。後來火災燒掉了木柱挑簷,寶塔全身被燻得烏黑,於是又叫作 “烏塔”。雖然是傳說,古時當地有塔卻另有地名可以佐證,據說附近村莊因為有塔身映照,即以塔影為名,直到今天塔影地名尚存。不過,由於年代久遠,該塔由何人所建,因何而建,建於何時,已不可考。

據史料記載,古河道隨著時代的變更、歲月的流逝,名稱往往都有變化。如鄰近烏塔溝的大樟溝始名大張溝;小龍澗原名小張溝;龍河最初叫作元龍河,上游又名懷子河,下游又稱帶子溝;儀揚河原稱古邗溝通江水道,亦稱歐陽埭,宋時叫真揚運河,明清時叫儀真運河、儀河,民國時叫古運河,解放後才定名儀揚河。但是烏塔溝卻不然,古往今來始終未見有其它河名的記載。

歷史上烏塔溝與“揚州五塘”之一的句城塘緊緊的聯絡在一起。明隆慶《儀真縣誌·水利考》記載:“句城塘,其水南流至烏塔溝,南入於漕河。”清康熙《儀真縣誌·山川志》(陸志)說:“烏塔溝,在縣東北四十里,即句城塘水所從出者。” 句城塘在烏塔溝上游,位置在今天的牌樓腳以北友誼河上,也就是儀徵的劉集和新集鎮以及揚州市邗江區的楊廟鎮一帶。

《廣陵通典》記載:“登於城西浚上雷、下雷、小新、勾城、陳公五塘,四境沾溉,歲月豐稔。”東漢時期陳登擔任廣陵太守,在揚州城西興建了上雷、下雷、小新、句城、陳公五座水塘,史稱“揚州五塘”。《新唐書 李襲譽傳》說:“揚州江吳大都會,俗喜商賈不事農。襲譽乃引雷陂水,又築勾城塘,溉田八百餘頃,百姓獲其利。”唐貞觀十八年(644),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李襲譽修築句城塘,東西寬三百五十丈,南北長一千一百六十餘丈,灌溉農田達到八百頃。勾通句,勾城塘即句城塘。句城塘建成後,烏塔溝成為其下游洩洪、排水的骨幹河道。新中國建立後修撰的《儀徵水利志》說:“烏塔溝在唐前已經自然形成。” 既是自然形成,其歷史當然早於句城塘。

唐時大運河水源十分緊缺,“止患水少,不患水多”。《新唐書·食貨志》有“至揚州,入斗門即逢水淺”的記載。為了解決水少的突出矛盾,多次整修“揚州五塘”向運河補水。塘水濟運,就是將五塘的水引入大運河,補充水源,保證通航水位。陳公塘水沿太子港(今龍河)、句城塘水沿烏塔溝南流進入儀揚運河,上雷、下雷、小新三塘的水則沿槐子河流入灣頭運河,藉此“流通漕運”。因此烏塔溝成為補水濟運的重要水道,與漕運結下了不解之緣。

史載,唐貞元四年(788年),運河淤積,漕船堵塞,“淮南節度使杜亞,乃浚渠蜀岡,疏句城塘、愛敬陂(陳公塘),起堤貫城,以通大舟。”大運河借塘濟運就是從這時起揭開序幕。北宋時,塘水濟運已成常態,大中祥符間(1008-1016)設定專管機構負責塘水濟運的管理。明代仍然運用和重視塘水濟運,明初塘務為兩淮運司專管。永樂年間(1403-1424),“設立塘長、塘夫,常用看守,……非遇至旱,運河淺澀,不敢擅放。”宣德十年(1435),改五塘屬揚州府專修濟運。

明嘉靖年間(1522-1566),形勢發生了變化。《揚州水道記》說:“是時黃河入運,江都運河(作者劉文淇原注:“儀徵亦唐以前江都地,此篇論前代事多,故統系以江都,而甘泉、儀徵運河附見焉。” )止患水多,無須藉塘濟運。” 陳公塘和句城塘等因此疏於管理和維護。嘉靖十六年(1537),因為遭遇連續多日過量的霪雨,塘堤坍塌,句城塘因而凐廢。其後不久陳公塘亦全廢退塘為田,自唐至明斷斷續續達七百多年的塘水濟運歷史終告結束。句城塘湮廢后,佃田為租九千六百畝。句城塘廢了,烏塔溝依然流淌不息。此後的烏塔溝仍然是這一地區的主要水利工程,發揮著灌溉、排洪的重要作用。

清代有一部漕運著作《楚漕江程》,作者董恂(1807~1892)是江蘇甘泉(今江都邵伯)人,道光間進士。咸豐二年(1852),奉命督運楚南漕糧,先由戶部主事派充漕運全書館總纂,後官至戶部尚書。書中收錄了儀徵人王翼鳳《宿烏塔溝田舍夜興詩》,為我們展示了清時烏塔溝一帶田園風情。王翼鳳,清代文學家,男,漢族,字句生。原籍太原,其“著籍始祖”福二,跟著明太祖征戰,“以從龍功官金吾衛正千戶,葬(儀真)縣東鄉烏塔溝” 所謂從龍功,是指在皇帝登基前追隨其左右時立下的大功。王翼鳳早歲即善文,廩貢生,治經通《左氏春秋》,客浙江學政幕府十餘年。咸豐十年(1860),太平軍攻陷杭州,與寓杭的肇慶知府程葆對縊於堂。臨終前賦絕命詩,並將詩文稿交付程葆的僕人,著有《舍是集》及《聲遠堂集》。現錄《宿烏塔溝田舍夜興詩》於後:

田家晚飯罷黃昏,履曳寒宵尚出門。

高樹著風微有葉,遠沙籠月若無村。

許瓢聒耳煩當去,榮索為人樂可論。

願與老親歸舊隱,年年春酒奉清尊。

由於年久失修,民國時期烏塔溝已經殘破不堪。民國十四年(1925),淮揚徐海平剖面測量局《儀徵縣調查報告書》記述:“八汊橋(即八字橋)以下長約六里至為淺狹,寬度僅六公尺左右,山水暴下不及渲洩,於是氾濫成災”。

新中國建立後,先後於1954年、1956年、1969年和1979年四次進行大規模整治。1976年又開挖了上游河道與之銜接,這樣以牌樓腳為界,出現了一“古”一“新”兩個河段。古河長7。7公里,繼續沿用歷史名稱——烏塔溝。新河長8.3公里,由於處於儀徵與邗江交界處,又由兩個縣共同施工完成的,所以被認為是團結治水的成果、友誼的象徵,便起了一個在當時十分流行又很時髦的名字友誼河。2012年揚州市實施完成烏塔溝分洪道工程,開挖了下游儀揚河直到長江河段,全長8.24公里,使山洪可直接向南流入長江,新開河定名潤揚河。這樣一老添二新,古老的烏塔溝以嶄新的面貌流向未來。

END

編輯: 梧桐

稽核:趙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