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古代沒有“普通話”,為啥各地官員可以正常交流?原因其實很簡單

能夠用普通話交流是各位學生上學之前首先要具備的技能。普通話的普及很成功,有人就誤以為普通話已經流行很久了。但事實上,普通話在清朝的末期才出現,它是基於北京方言的變形語言。在1955年國家召開的語言會議的時候,才將普通話定為我們國家的官方交流語言。古代沒有“普通話”,為啥各地官員可以正常交流?原因其實很簡單。

古代沒有“普通話”,為啥各地官員可以正常交流?原因其實很簡單

古代可沒有普通話,皇帝的臣子們都是透過科舉加官進爵,從東西南北各地提拔上來的。中國方言之多眾所周知,每個大臣都說著自己的方言。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朝堂之上,各地官員可以正常交流?難道朝廷之上還有翻譯官嗎?

原因其實很簡單,古代雖然沒有普通話,但他們也確立了官方標準語。查詢流傳下來的史料,我們可以追溯到的最早的官方標準語在周朝。周朝時把洛陽方言推上了官方標準語的神壇。

古代沒有“普通話”,為啥各地官員可以正常交流?原因其實很簡單

秦朝制定了書同文的政策,但神奇的是秦朝具體的官方語言竟然無法考證。漢代沿襲了先秦時期的雅言,這樣我們就可以大膽的推測,秦朝的官方語應該也是雅言。晉朝時大量人口南遷,由北方人帶來的洛語和南方的吳語,形成了雙標準並列的奇妙現象。後來隨著文化的交流,兩種標準語的差別到了隋唐時期就逐漸消失了。

古代沒有“普通話”,為啥各地官員可以正常交流?原因其實很簡單

在後來的唐朝到明朝時期,國家的政權穩定,有能力推廣統一的標準語。除了元朝時期把蒙古語定為國語之外,其他幾個朝代大致都將中原雅音定為標準語。清朝雍正年間。朝廷下令以北京話定為國家官方語。清末時期的北京官話就是現在國語的前身了。很神奇吧,普通話的出現時間離我們其實很近。

古代沒有“普通話”,為啥各地官員可以正常交流?原因其實很簡單

歷朝歷代朝廷都設立了國家的官話。文人們如果想做當官,就必須要學會講官話。講一口能讓大家都聽得懂的官話,有時候比科舉成績還要更重要一點。在舉行殿試的時候,皇帝更青睞於那些口齒伶俐,說得一口好官話的文人,雖然大部分情況下都會大一點點家鄉的口音,但正常交流是沒有問題的。

古代沒有“普通話”,為啥各地官員可以正常交流?原因其實很簡單

真正的普通話到了清朝的時候才出現,雖然之前的朝代沒有普通話,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因為大部分國都確立在中原地區,中原的方言也成為了標準語,皇帝和臣子還是能夠順利交流的。各位網友,你們知道那個地區的方言作為標準語的時間最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