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易歌講漢中-諸葛亮《隆中對》三指漢中

史學界認為最早提出三分思想的是孫吳謀臣魯肅。公元200年,魯肅過江向孫權規劃了兩個方案:一是趕在曹操南下之前進伐劉表,形成南北對峙;二是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魯肅的這個規劃沒有直接涉及漢中,當時長江上游成都有劉璋,漢中有張魯,關中有馬超、韓遂,劉備還沒有屬於自己的地盤,也就是說孫權還沒有借給劉備荊州,更沒有得益州,再從曹操手中奪得漢中。魯肅提出的三分思想,只是一個大概的框架,一個雛形而已。

直接規劃三分鼎足的是諸葛亮,並直接或間接提到漢中。

易歌講漢中-諸葛亮《隆中對》三指漢中

公元207年,劉備三顧草廬,請計於諸葛亮。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當時天下的形勢,提出統一天下,應先走鼎足三分、聯孫抗曹的道路,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在這個對策中直接提到漢中的有一處,另兩處比較含蓄隱蔽,需要結合歷史才能折射出來。

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載,劉備“凡三往,乃見”。諸葛亮在隆中對劉備說:

……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 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過去解讀這段話,從來就沒有明確地和漢中聯絡起來,忽略了諸葛亮對劉備縱論天下時,用借代或隱喻的方法三指漢中。

用張魯代指漢中。

《三國志張魯傳》載:“益州牧劉焉以魯為都義司馬,與別部司馬張修將兵擊漢中太守蘇固,魯遂襲修殺之,奪其眾。焉死,子璋代立,以魯不順,盡殺魯母家室。魯遂據漢中,以鬼道教民,自號‘師君’。”這段記載有三點是明確的:一是張魯據漢中;二是張魯不依附劉璋,不歸益州管轄;三是張魯自成體系,用鬼卒、祭酒、治頭大祭酒,他自號“師君”統治漢中。漢中已是張魯的獨立王國。

《三國志》在記敘張魯時,都是和漢中聯絡在一起,如:

張魯據漢中,三月,遣鍾繇討之。

————《三國志。武帝紀》

建安二十年,太祖乃自散關出武都徵之,至陽平關。

魯欲舉漢中降,其弟衛不肯,率眾數萬人拒關堅守。

————《三國志。張魯傳》

後復超奔漢中,從張魯。

————《三國志。龐德傳》

十六年,益州牧劉璋遙聞曹公將遣鍾繇等向漢中討張魯,內懷恐懼。

————《三國志。先主備傳》

如此等等,不再列舉。這都說明漢中與張魯是不可分的。但為何《三國志》在記述曹操建安二十年(215年) 七月伐張魯平漢中,只用“太祖西征張魯”“太祖徵張魯’‘太祖克張魯”而不加“漢中”呢?這裡面有一個問題需要弄清,即東漢王朝是什麼時間置漢寧郡的?

2005年8月,三秦出版社出版的《漢中地區志》卷一第二章《建置沿革》裡寫道:“初平二年(191年) 張魯據漢中,改漢中為漢寧郡。”這個記述是錯誤的,因為是官書,影響面廣,所以不得不提出來指出其誤。一是沒有依據,查遍《三國志》沒有這個記載和說法;二是地方郡縣名稱的變更,是由朝廷,不是張魯據漢中,殺漢使,斷閣道,他說改就能改了的。但在唐人李賢校注的《後漢書劉焉傳》裡引《袁山松書》 曰:

建安二十年置漢寧郡。

這個記載也與《三國志張魯傳》相吻合。說張魯“雄據巴、漢垂三十年。漢末,力不能徵,遂就寵魯為鎮民中郎將,領漢寧大守,通貢獻而已”。這段記述的語序非常重要,有著嚴密的邏輯關係。先說張魯據巴、漢垂三十年,“垂’釋為“將近”。張魯從初平二年,到建安二十年,僅有二十六七年,可算為“垂三十年”吧。然後是漢末朝廷無力征討,不得已才寵他中郎將,這裡沒有用“任、拜、除”,領漢寧郡。這個“漢寧郡”的名稱是不是張魯提出來的,沒有記載,不敢妄說。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建安二十年三月前,因為曹操是建安二十年三月徵張魯的,所以曹操徵張魯,在《三國志》裡只用“太祖西征張魯”“太祖克張魯”,等等,都沒有“漢中”二字。但在建安十三年、建安十六年、建安十八年的記事中都把漢中與張魯相連在一起。曹操建安二十年三月討張魯自然不能寫“漢中”,因為朝廷已更名為漢寧郡。當曹操七月破張魯後,立即恢復漢中郡。

諸葛亮在《隆中對》裡為什麼不說“漢中在北”,而用“張魯在北”來代指漢中呢?諸葛亮在隆中對策中,將曹、孫各自評析之後,說到荊州是“用武之國”,益州是“高祖因之以成帝業”,接下來說“劉璋闇弱,張魯在北”,劉璋和張魯所統轄的益州、漢中正是劉邦成帝業之地。這裡主要是對人的評述劉璋闇弱,張魯實行的是鬼道,不好說,但朝野內外皆知,用張魯代指漢中更為具體。這裡有沒有諸葛亮暗示劉備取代闇弱的劉璋,然後再攻取在北的漢中張魯。後來的歷史是這樣的,諸葛亮隆中對策有沒有這暗示尚需研究。這裡張魯就是漢中的代名詞。當時張魯割據治地在南鄭,即漢中。所以諸葛亮《隆中對》 的“張魯在北”,就是指漢中。

易歌講漢中-諸葛亮《隆中對》三指漢中

暗指漢中兩處。

“高祖因之以成帝”,這個“之”字是代詞,從上下文看代指益州。但從歷史來看,當時劉邦封漢王,都南鄭。《史記。項羽本紀》和《史記。高祖本紀》均說:“立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劉邦的基業地是漢中(即都城南鄭),但在當時,益州是劉璋,漢中是張魯,諸葛亮只有分開說,才符合現實,而在理解上應看作漢中,才吻合歷史事實。這不是牽強,是還歷史的本來。如果不這樣吻合歷史,為什麼項羽不封劉邦為“蜀王”或“川王”呢?這是一處。還有一處是,“出秦川”,當年漢高祖劉邦用韓信之計,由漢中從故道出兵圍陳倉,實質上就是出秦川,以得天下,非從益州出兵圍陳倉。這在《史記。高祖本紀》和《史記。淮陰侯列傳》均有記載。《史記。酈生陸賈列傳》說:“夫漢王發蜀漢,定三秦。”《太史公自序》說:“子羽暴虐,漢行功德;憤發蜀漢,還定三秦。”所以說,“出秦川”就是指從漢中出師北伐曹魏。

關於這兩處暗指,僅從字面上是看不出來的。當時劉二牧集團(劉焉、劉璋)與張魯集團的矛盾已久已深,這在《三國志。劉焉、劉璋傳》中記之明白, 此不贅述。對於諸葛亮來說,不可能不知高祖是從漢中為基業地,而北出秦川,最終奪取天下。

易歌講漢中-諸葛亮《隆中對》三指漢中

對“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和“出秦川”,從後來的歷史事蹟看,諸葛亮的出師北伐,就是以漢中為基地,或出祁山,或出褒斜也可證實這一點。高祖當年封漢王,地轄漢中、巴、蜀。張魯在漢中,只有漢中和巴西兩地,所以說“高祖因之以成帝業”中的“之”上下文代‘益州”,實際上還含漢中和巴兩地,不然,與因之以成帝業“憤發蜀漢”的史實不符。

再從語序上看:首先“高祖因之以成帝業”,接著出現“張魯在北”,最後是“出秦川”,這就形成一個完整的語序鏈條,即:

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張魯在北 (漢中)————-出秦川

諸葛亮的聰明智慧正好體現出來,用張魯代指漢中,正好連線起來,完整地體現了隆中對策,是因高祖以漢中為基業地,擁有巴蜀和荊州的前提下,實現鼎足,然後從漢中出師北伐曹魏,統一天下的隆中路線。後來歷史證明,劉備在擁有益州、漢中、荊州南三郡後,地理形成大致均勢,然後曹、劉、孫三方先後稱帝,都不再打恢復漢室的旗號,形成政治均勢,三國鼎足實現。

對諸葛亮《隆中對》的解讀,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文字上,那樣就看不清諸葛亮的隆中對策是什麼對策,要從漢初的歷史,以及公元207年東漢末年混亂割據的現實局面去解讀,就會清楚地發現,諸葛亮早就對漢中有所關注。

從縱觀諸葛亮一生:出師北伐駐漢中,逝後歸葬漢中定軍山下,其實未出草廬就關注漢中,《隆中對》三指漢中。諸葛亮一生真正是魂系漢中。

易歌講漢中-諸葛亮《隆中對》三指漢中

田孟禮:

當代作家、文化學者,主編《略陽縣誌》,著有《讀史記說漢中》《讀三國志說漢中》《陸游天漢魂》《靈崖流光》《讀書遠行》等多種著述, 計數百萬字,影響廣泛, 曾獲省社科類作品獎項。

window。DATA。videoArr。push({“title”:“漢中龍頭山景區全面介紹”,“vid”:“g3029hvbfoj”,“img”:“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ls/0/10897204066_640480/0”,“desc”:“漢中龍頭山國際旅遊度假區位於川陝交界處米倉山主樑漢中市南鄭區小南海鎮境內,景區規劃面積有8609。6公頃,最高海拔2336米,景區年平均氣溫7。4℃,最低平均氣溫-4。3℃,最熱高平均氣溫19℃,資源稟賦較高,種類豐富。雲海、日出、奇花、彩林、怪石、冰雪等變幻莫測的獨特高山自然景觀,茫茫的原始林海,罕見的珍禽異獸等,組成了一個山奇秀麗、環境優美、風光迷人的高山自然風景度假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