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明朝宦官的權力有多大?竟能與內閣分庭抗禮?

在中國古代,宦官是個沒什麼地位的群體,歷來被人瞧不起。然而,明朝宦官的地位卻突飛猛進,他們不僅可以在地方身居要職,巔峰時期的司禮監甚至能和內閣對抗,影響整個大明的朝政走向,被稱為是大明內廷的另一內閣。那麼,明朝宦官的權力究竟有多大,竟能與內閣分庭抗禮呢?

明朝宦官的權力有多大?竟能與內閣分庭抗禮?

明朝宦官機構設定

大明王朝建立之初,就設定了內廷的宦官機構。然而,從設定到之後的巔峰還有一大段路要走,僅僅是朱元璋統治期間,大明的宦官機構就經歷了很多變動:公元1367年,朱元璋設定了內使監,還非常的仔細的劃分了監令、丞、奏御等官。之後,又相繼設定了紀事、內政二司,到了洪武一朝的末年,宦官機構和職官設定才已經基本成型。

明朝宦官的權力有多大?竟能與內閣分庭抗禮?

自此,明朝大名鼎鼎的二十四衙門成立。它一共包括了十二監、四司、八局,其中的司禮監呢,則是大明宦官二十四衙門中的大哥,地位最高,權勢最大。因為司禮監不僅統領內廷的事務,其職權甚至牽涉到了大明朝廷的政務,被稱為“無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實”,明代很多權傾朝野的大宦官都是司禮監大太監,如:王振、劉瑾、馮保、魏忠賢等人。那司禮監又是怎樣一步步走向強大的呢?

明朝宦官的權力有多大?竟能與內閣分庭抗禮?

司禮監形成過程

司禮監初設置於洪武十七年,後經過洪武、建文、永樂、洪熙、宣德、正統等幾朝的發展,才成為明代宦官衙門第一署。而司禮監最終達到權力的巔峰,獲得管理大明內外奏章和擁有替帝王“批紅”的權力,則是以宣德朝為界,共分兩個階段。

明朝宦官的權力有多大?竟能與內閣分庭抗禮?

司禮監發展的第一階段

首先呢,是司禮監發展的第一階段。在這一階段,司禮監先是從一個平平無奇的宦官機構,變為了二十四衙門中的衙門之一,之後又晉升為宦官衙門裡的頭號衙門。上文已經說到,在大明王朝建立之初,內廷宦官就已經存在,公元1367年,朱元璋設定了內使監,並且細細地增設監令、丞、奉御、內史、典簿等官,後來又演變成了內使監、御用監,這些機構各設有頭目一名,被稱為“令”,為正三品;還設定有丞兩名,為從三品,此外,還有奉御正六品,典簿正七品。而這些宦官的職權還是侷限在為皇帝和內廷服務。

明朝宦官的權力有多大?竟能與內閣分庭抗禮?

洪武六年,朱元璋繼續對宦官機構進行改革。朱元璋將原本的御用監改為了供奉司,還分貝設定了紀事、內政二司。其中,內政司主要負責管理太監們有沒有違反禮儀的事,以及太監們有沒有違反亂紀之事,算是個紀檢部門。可是,沒多久紀事司與典禮司又合併成了典禮紀察司,除了掌管內廷的禮儀外,也增加了其他權力:比如,記錄皇帝御前的所有文字,凡是需要聖旨決裁的事務,他們都要記錄下來。如此一來,宦官團體開始有了越來越大的權力。

明朝宦官的權力有多大?竟能與內閣分庭抗禮?

洪武十七年,大名鼎鼎的司禮監誕生。剛剛誕生的司禮監就註定了它的特殊與不同,比如它凌駕於其他各部門之上,上來就掌管了宮廷的所有禮儀,每逢正旦、冬至等重要節日,或者命婦朝賀時,由司禮監則排定其班位、儀注;並且,司禮監還有監察大明宦官違法行為的大權,還有了司禮監專屬的“令”,為正七品。自此,大明宦官就沒有另設過負責監察的機構,由司禮監全權負責,參考現在紀檢部門的地位就可知這對司禮監來說是多大的權力。

明朝宦官的權力有多大?竟能與內閣分庭抗禮?

洪武二十八年,司禮監的職權再次得到提升。當時朱元璋重新設定了內宮的官職,在上一次的基礎上將司禮監的權力再次提升,增加了“婚喪祭禮儀、制帛與御前勘合、賞賜筆墨書畫、並長隨當差內使等人出門馬牌等事,及督光祿司供應諸筵宴之事。”此時的司禮監雖然仍是一般的宦官衙門,但是已經有了提督太監一員,掌印太監一員,秉筆太監、隨堂太監等等,還有掌司、典簿等諸多職位,足見司禮監的機制越來越完備。而司禮監最主要的宦官,當然是大家熟悉的提督太監、掌印太監,只是當時的他們職權範圍還侷限於內廷,並未真正干涉到大明的核心權力。

明朝宦官的權力有多大?竟能與內閣分庭抗禮?

司禮監發展的第二階段

到了第二階段,司禮監的權力就開始突飛猛進。雖然到了朱元璋執政晚期,司禮監的機制已經相對完備,但是洪武之後,明代的宦官機構仍有一些較重大的增置變易。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司禮監的老大——司禮監秉筆太監,代替皇上擁有了“批紅”之權,如此一來,司禮監的大太監就擁有了和統領大明朝政的內閣對柄機要的機會。《明史》記載:“凡內官司禮監掌印,權如外廷元輔;掌東廠,權如總憲。秉筆、隨堂視眾輔。”

明朝宦官的權力有多大?竟能與內閣分庭抗禮?

而這樣巨大的變化,首先與永樂、洪熙兩位帝王有關。永樂和洪熙時期,皇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將自己的心腹宦官分派到了大明各地去做鎮守中官、監軍等重要職位,如此一來宦官的權勢就從內宮延伸到了大明的地方。只不過,在宣宗朝以前這些手握重權的宦官並不歸司禮監管轄,也就是說當時的司禮監宦官們的地位並不突出。只是,當時宦官們得以到地方身居要職,主要還是靠和皇帝的親密度。

明朝宦官的權力有多大?竟能與內閣分庭抗禮?

但是,司禮監一躍成為各宦官機構的首位,卻是宣德、正統年間的事了。史書記載,玄宗年間,司禮監的地位開始發生變化,據《明史》記載,宣德年間最受君主寵信的宦官都做過司禮監大太監,例如宣宗朝司禮太監金英、範弘,受宣宗皇帝寵信,宣德七年,宣宗甚至賜給金英、範弘這兩個宦官免死詔,可是“免死”這樣的特權在古代是開國功臣才會有的待遇。

明朝宦官的權力有多大?竟能與內閣分庭抗禮?

另外,宣宗朝影響司禮監地位變化的關鍵,是司禮監宦官擁有了批紅權。原本,因為明英宗幼年繼位,太后有攝政之權,再加上大名鼎鼎的楊士奇、楊榮、楊溥等三楊輔政,太后身為女子,不能直接和大臣議政,為了避嫌開始用小票和大臣交換對於政務的意見,遂“專令內閣條旨”,從此,內閣票擬權法定化。而“批紅”也成為了司禮監太監的權利之一,宦官成為了皇帝的重要助手,也有了直接接觸大明政務的機會和權力。自此,司禮監真正成為了大明宦官第一署。

明朝宦官的權力有多大?竟能與內閣分庭抗禮?

司禮監的權力提高,可以與內閣分庭抗禮

同時,司禮監的權力提高,甚至到了可以與內閣分庭抗禮的地步。上文已經提到,司禮監逐漸成為了擁有批紅之權的機構。一方面,司禮監將大明宦官各衙門的權力集中在一起,擁有了鎮守中官的選派、三法司錄囚、提督京營、提督東廠等大權。比如,《明史》記載:“最有寵者一人,以秉筆掌東廠,掌印秩尊視元輔,掌東廠權重,視總憲兼次輔。”說司禮監秉筆太監身負大權。

明朝宦官的權力有多大?竟能與內閣分庭抗禮?

另一方面,司禮監成為了一個以掌印太監、秉筆太監為首,領導所有宦官衙門能與內閣、部院分庭抗禮的龐大的內廷官僚機構。比如,萬曆末年所撰《萬曆野獲編》記載:“司禮今為十二監中第一署,其長與首揆對柄機要,僉書、秉筆與管文書房,則職同次相。”說司禮監的大太監可以直接和內閣首輔對柄機要,相當於大明的次相。比如,司禮監直接掌握了大明所有需要皇帝預覽的奏章內容,而這是很多位極人臣的大臣都做不到的事情。史書記載:“遂專掌機密,凡進御章奏及降敕批疏,無有不經其出納者”,這都直接證明了司禮監宦官當時手中權力之大是多麼的讓人匪夷所思。

明朝宦官的權力有多大?竟能與內閣分庭抗禮?

最重要的是“批紅”之權,使得司禮監可以干預和影響明代的中央決策,可以與內閣分庭抗禮。上文見到介紹到,內閣的票擬意見形成後,會提交給皇帝決定,皇帝批紅通過後,再由內閣進行實施。可是,明代皇帝怠政時出了名的,太多的皇帝不務正業,不是逛青樓,就是養豹子,原本屬於皇帝的“批紅”之權,就被宦官們拿去,司禮監秉筆太監手中的批紅之權使得他們可以狐假虎威,假傳聖意,最大程度的影響內閣“票擬”的決裁能不能實施。

明朝宦官的權力有多大?竟能與內閣分庭抗禮?

所以,形成了大明內閣的票擬,不得不取決於內監之批紅的局面。即便是在明代首輔做大的特殊時期,哪怕當時的內閣首輔可以決定大明整個政治的走向,就像是張居正這樣權傾朝野的首輔,也需要和司禮監的大宦官馮寶聯合,才能推行自己的政治理念。所以,司禮監真的可以最大程度的干預和影響明代的中央決策,從而影響著明代的政治、經濟。